web2.0商业化路上的瓶颈与拐点

互联网 | 编辑: 2006-07-05 00:00:00转载-投稿

    不期然间,一茬又一茬Web2.0网站突然冒了出来,各领风骚于一时。不管它们是否拥有了最低限度的流量、注册用户数和品牌,也不管人们乐观还是悲观,你都不能不承认, Web2.0已经给互联网注入了某种新元素,并且无形中在改变着什么,颠覆着什么。其颠覆性之强,互联网既有的江湖秩序乃至基础架构甚至可能因此而推到重来(最起码,也会被兜底翻检一番)。而面对这股力量的革命性考验,Web1.0的大老们也不得不在不适应中求适应,一面回头修正自己的模式,一面小心翼翼地在既有利益与模式创新之间求得平衡。

    前后左右看看,力量的转移其实已经发生而且不可逆转,就看Web1.0的代表性势力怎么个适应法了。

力量的转移

    互联网会在多大程度上因Web2.0而重新洗牌,这不好说,而且也言之过早,但说Web2.0改变了互联网的基础架构或者说基础范式,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例如,由于个人用户日渐参与内容的上传、下载、存储、共享、分发,互联网已不再局限于Web1.0阶段那种完全基于服务器/客户机的集中存储—指向访问模式,而成了一个分散存储的、多中心的平台;不再是一个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的、只读的单向度平台,而成了一个开放的、可读写的、多媒体的交互平台。

    换言之,Web 1.0 更多的是一个以数据为核心的网,Web 2.0 则是以人为核心的网;Web 1.0更多是一个供浏览的、静态的、下行多于上行的网,Web2.0则更像一个动态的、P2P或者C2C的交互式应用程序。

    不妨看几个Web2.0应用的例子:

    博客(blog):用户创造内容(UGC)、通过RSS聚合工具共享内容、多节点上传;
    播客(Podcast)、P2P流媒体、视频博客(Vlog):用户共享带宽,共同处理信息,每一个客户终端既是客户机又是服务器,用户自定义标签,用户自行收藏、订阅、上传、下载、在线录制、个性化定制视频内容并发表相关评论,通过SNS、RSS、在线邮箱等进行分发、交互和共享;
    社会性标签(tag):用户设置tag并决定内容分类或频道分类,提供用户分享和推荐,基于Tag的协同工作软件,基于tag的wiki词条;
    社会网络(SNS):站点内形成“同城”、“兴趣小组”等圈子,用户之间通过IM、论坛、blog等交互并建立联系;
    Wiki:用户与用户合作生产、组织内容,允许用户添加、选择、评价、修改内容,允许用户编辑网页;

    由上可见,Web2.0应用主要呈现这样几个特点:用户创造内容(UGC)、个性化定制、社会化、存储空间的网络化、操作系统概念的弱化、浏览器服务成为网站提供的主要产品、分布式计算取代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如此等等。

    不过由以上特点,也衍生出不少问题。由于Web2.0的应用更为交互和动态,内容的生产者也更为分散,于是内容的多节点上传、下载、存储、分发越来越频繁,因之Web2.0应用对网站的访问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也因此,其对网络带宽的占用之大,远远超过了以静态内容分发为主的web1.0应用。

    虽然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带宽已经在并一直在逐年增加,但一方面用户数量也在增加,另一方面网站所要处理的信息流也愈来愈大,因此受Web服务器的负荷和传输距离等因素的影响,除个别采用了特殊内容分发技术的网站外,多数Web2.0站点的响应速度只能说差强人意。Web2.0技术的瓶颈和短板由此而生。

    电子商务的普及也加剧了网络的负荷。在电子商务站点,企业的信息中心已经从侧重计算与数据处理的计算中心和侧重网络与数据通讯的网络中心,而发展为一个将计算中心与网络中心功能平衡优化的集成一体的数据中心,其中包括高性能计算、数据通讯、语音通讯等多种功能。所以,电子商务平台上交互的数据更为庞杂和分散,其对网络带宽的占用,远非一般内容网站可比。

    此外,很多C2C网站由于主要靠买家和卖家自动上传产品信息,且网站上充斥着大量图片内容,因此分布式的计算已日益取代集中的服务器模式,这就无形中加大了数据传输对核心带宽的压力。如果不采取网络优化,势必延缓网站响应速度,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带宽提速当然有助于缓解上述问题,但在有限的时间段内,带宽的增加毕竟是有限的。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在固定宽带接入网方面,主要采用ADSL和LAN的接入技术,其中ADSL接入速率绝大部分是限定在512Kbps。对于ADSL用户来说,其速率与用户的铜缆长度、线路质量、出线率等均有关联,实际网络中接入速率要远比理论值为低。有鉴于此,互联网站点要想提升响应速度,除了耐心等待核心带宽增加外,还需另外想辙。

Web2.0与CDN2.0

    大致来讲,在核心带宽不变的情形下,可以从5个方面改进Web站点的相应速度:缓冲、压缩、CPU优化、运用内容分发网络(CDN)及客户端软件。此外,P2P技术也是解决网络拥塞问题的一种方案。P2P技术因为绕过了集中的服务器,可以直接将内容交付从内容供应商的网站卸载到用户PC上,然后再通过用户PC从较近的位置交付给其它用户。不过,现实中并不存在一个广泛分布的P2P客户端,而且P2P网络本身也完全是随机的和不可管理的,这注定了其难以成为一个普适而有效的内容分发技术。

    解决网络拥塞问题的另一个方案,是内容分发网络(CDN)。CDN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网络传输上利用缓存技术使得web服务数据流实现就近访问,把网站的内容配送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将内容服务从原来的单一中心结构变为分布式结构,以此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优化网络数据传输。

    CDN的历史可上溯到1998年,当时美国MIT一个研究人员最早提出了CDN的概念。1999年,第一个使用CDN服务的网站是雅虎;2000年,中国第一个专业CDN服务网络ChinaCache(蓝汛)正式运行,新浪成为其第一个CDN用户。是为CDN1.0。

    不妨顺便提及的是,当年,后来成为国内搜索引擎领军者的百度亦曾试图进入CDN领域,终因时机、人事等原因而匆匆作罢。

    CDN1.0主要服务于中心网站,其特点是单向、静态、集中。具体来说,在运营模式上,CDN1.0主要由运营商自行构建维护;其服务对象则大多为中心网站,且以提供静态网页加速为主。但随着Web2.0应用的普及化,动态网站突然间遍地皆是,原先那种单向度的静态网页加速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来自动态网站的需求。于是必须诉诸于以解决动态网页加速为主要诉求点的CDN2.0。

    与CDN1.0相比,CDN2.0采用的是旨在动态寻找最近一个服务器节点的智能定位技术。由于采用双向加速并关注于双向数据传输,因此可从上行和下载两方面提高动态网页速率。此外,在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上,CDN2.0更多的是由用户参与维护并服务于个人用户,而且也不仅限于文件(流)的传输,而是涵盖整个Web Services服务。

    其实不止Web 2.0网站面临动态加速问题,包括Web 1.0站点在内的几乎所有网站都绕不开这个问题,只不过Web 2.0网站更为明显罢了。有数据显示,在2002年,国内动态网页占整个网络页面的比例还只有33%,但是到了2005年,动态网页的比例已经达到63%。

    所谓动态网页,是采用数据库技术为基础自动生成且存在个性化信息或者实时数据的页面,举凡在线录制、RSS、BOLG、WIKI、播客等采用AJAX技术的应用,以及P2P流媒体及P2P下载、社会网络(SNS)等采用P2P技术的应用,乃至论坛、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搜索、股票行情等等,均属此类。因为网页是实时的,变动不居的,所以,用户每次访问的网页都不相同,于是也就无法用传统的CDN方式对网站内容进行加速,而必须有一个针对动态网站加速的解决方案。这就是CDN2.0。

    ChinaCache此前推出的动态网页加速解决方案——GAD服务,可视为CDN2.0在国内最初的应用。

    ChinaCache成立于1998年,而正式运行则在两年后的2000年。作为国内迄今最大的CDN(内容分发网络)提供商,ChinaCache目前拥有71个CDN节点,覆盖全国主要省份,主要提供基于网页快速分布、数字流媒体直播点播、数字媒体下载三大服务产品系列的内容快速分布解决方案,其投资方为英特尔创投。

    CDN2.0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提升Web 2.0网站的响应速度?ChinaCache市场、产品和研发副总裁Lawrence Lee的态度颇为乐观。在他看来, ChinaCache的CDN2.0服务在支持Web 2.0应用方面至少有如下特点:互联网用户的访问是完全透明的;网站方面的切换过程简单易行、操作方便;覆盖了国内的主要网络运营商,保证不同地区和不同网络中的用户都能得到良好的访问质量;在设备、节点和网络三个层面上实现了完善的冗余,保证在设备或节点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访问等。因为以上原因,他认为CDN2.0能从技术上全面解决由于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原因所造成的用户访问网站响应速度慢等问题。

    不过,CDN2.0能否成为Web 2.0应用的一项基础性服务,进而改善用户体验,推动Web 2.0应用朝前走,还要经受时间的检验,此刻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