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经了解过了理光GXR的基本构造原理,那么就知道,GXR最大的特点无非就是其模块化的设计结构,更换一个模块就等于将其核心完全替换,从而可让其变身外一种完全不同的产品。目前GXR的核心模块有两个,一个是50mm定焦头+123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另一个是24-72mm变焦头+1
理光GXR机身外观
有关理光GXR的开箱文,我们有一篇专门的独立文章,里面包含了一些高解析度的照片,如果你对理光GXR很有爱不妨点击阅读:
在机身解析里,我们还是要用到一些开箱文内的图片的,不过这里就不做高解析图片的链接了,还请见谅。
如果你已经了解过了理光GXR的基本构造原理,那么就知道,GXR最大的特点无非就是其模块化的设计结构,更换一个模块就等于将其核心完全替换,从而可让其变身为一种完全不同的产品。目前GXR的核心模块有两个,一个是50mm定焦头+123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另一个是24-72mm变焦头+1000万CCD传感器。
通过上图你可以看到,GXR的机身上的模块接口,首先是滑轨,在镜头模块的背面也有同样的滑轨,在接驳的时候还需要小心一些,不要用力太猛,平时不使用的时候还是将镜头模块中的保护盖盖上,防止灰尘。
当你想要更换模块的时候,需要拨动上图的滑动开关。GXR的机身结构很紧凑,做工也是按照最高的规格来的,一切都会让你感觉到很满意。
机身背面以及顶端按钮
GXR的机身底部是电池和存储卡的插槽,另外还有外接支架的的接口,另外由于模块化的设计,所有比如视频输出和USB接口之类的都只能放在机身的右侧了,尽管听起来有点挤,不过实际上安排的都刚刚好。
有关理光的机身背面情况本站已经有相关的文章报道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简单说一下实际操作的使用感受吧,所有的按键的压按手感都非常出色,基本上只要不去触碰液晶屏上方的三个按钮的话,所有的操作均可由单手完成。
GXR的机身顶部至右一个拨盘,不过实际使用下来感觉已经完全够用了,另外这个拨盘采用了按钮锁,需要将拨盘前面的按钮按下后才能转动,有的时候会感觉单手操作有点困难。在GXR的机身右侧就是所有的接口了,另外GXR的机身盒装内还附送一根挂绳,建议各位为GXR装上方便携带。
GXR与S90以及G11机身对比
小编之所说GXR比M4/3还要M4/3的原因在于其确实做到了拥有比M4/3类机器更小巧的机身,这点个人认为对即将发布的三星的所谓“Hybird DSLR”NX10是个不小的打击,要知道GXR可是APS-C规格的哦。正好在GXR来的时候编辑部还有一台佳能的S90以及G11,这两台产品都是最近备受关注的高端消费DC产品,想必你也很想看一看他们之间的外形对比,我们就简单拍摄了几张来看一看。
我们先来看一下佳能S90的外形规格:100.0×58.4×30.9 mm,机身重量为175克。然后是G11的外形规格:112.1×76.2×48.3 mm,机身重量为355克。最后看理光GXR的规格:113.9×70.2×28.9 mm,机身不带镜头模块、电池和其他配件的重量为160克,电池+挂绳等配件的自重为66克。
长度方面,GXR比G11略微多了2mm,但G11个人感觉确实有一些些的短,从个人使用的角度来说会觉得GXR这个长度其实差不多是需要的。高度上,GXR略微低于G11,虽然比S90高了很多,但通过实物比较缺发现其实并不明显,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的?
其实这主要是由于厚度方面造成的视觉错觉,GXR的厚度仅为28.9mm(不包括右侧的凸起部分),这个数值比S90的30.9还薄,这是不是很难令人想象呢?不过正是这个原因让GXR看起来就很偏向S90超轻薄路线而脱离了G11略显“肥厚”的感觉了。
然后我们来看M4/3的机型,E-P2的机身规格:120.5 mm (W) x70.0 mm (H) x35.0mm (D) (不包括突起部分),机身重量为335克。接着是松下GF1的机身规格:119 x 71 x 36.3毫米,机身重量为285克(仅机身)。可以看到,不论是E-P2和GF1,他们引以为豪的小机身,在厚度方面都不如GXR,所以可以想见为什么我们会对GXR的外形设计如此叹为观止了。
GXR菜单和界面简介
GXR的菜单设置比较直观明了,只要你不是第一次接触相机,基本上不会遇到任何的困难,在取景模式中按下MENU可以调出下图的主菜单,GXR的菜单分为三个大类,拍摄设置、浏览设置以及系统设置,另外还有回放设置以及视频拍摄设置,这两个特殊的菜单需要进入回放模式和视频拍摄模式后再按下MENU键才能呼出。
GXR没有独立的返回键,进入主菜单后想要再进入子一级菜单要使用MENU右侧的Fn2按钮,此时的MENU键则变成了返回键,这个设置其实和许多DSLR都很类似,不过可能也会有许多消费DC的用户不太适应吧。
如果你看过本站关于GXR的机身背面按钮以及菜单介绍的话,那么就可以知道,GXR在按钮布局上基本延续了理光GRDIII的设置,最大的改动就是那块3.0英寸,92万像素的液晶屏上方的额外按钮了。但对使用者来说却完全不需要去适应,除了DIRECT以外,第二个是打开内置闪光灯,第三个是切换液晶屏显示和电子取景器显示,如果你没有购买电子取景器配件的话,这个按钮对你而言就是无效的。
那么来说说DIRECT这个按钮,他最大的作用就是在取景屏幕上显示出透明的菜单(如下图),用户只需一次打开就基本不用关闭,当你半按快门开始对焦时,这个透明的菜单就会自动隐藏,拍照结束后会自动出现,相当人性化的设计。基本上这个透明的菜单可以满足用户一些最常用的日常设置调整需求,另外用户可以在MENU菜单中找到设置该菜单透明度的选项。
最后来看一下这个DIRECT菜单,显示的内容相当丰富,像小编这样过去用惯了奥林巴斯的DSLR的人对这样的菜单模式实在熟悉不过了,上手速度非常快。最后要提醒的是,GXR只有微距拍摄这个按钮是被独立出来的,在DIRECT菜单和MENU菜单中都不能调出微距模式。
两款镜头模块比较
因为核心完全不同,实际上GXR搭载两个不同的模块就等于两台相机,所以我们将为这两个镜头模块各自单独撰文,这里先简单的从外形和构造上比较一下。
首先这两个镜头模块的传感器部分的厚度是一致的,反过来说,如果不一致他也根本就无法和GXR的机身咬合了。然后先来看一下下面这个更长的50mm F/2.5 Macro定焦镜头的外形数值: Camera unit only: 68.7 mm x 57.9 mm x 71.3 mm (including the lens barrel; Excluding the connector) ,这是理光官网提供的数值,其厚度达到了71.3mm,也就是说,如果GXR搭配这款镜头使用,他的最大厚度是绝对超过M4/3机型和那些饼干头的。
然后是另一款24-72mm F/2.5~4.4 VC的外形数值:Camera unit only: 68.7 mm x 57.9 mm x 38.6 mm (excluding projections),两者唯一的区别就是厚度,GXR加上这款镜头后的整体厚度就相当具有优势了
另外还需要提醒一下,GXR除了模块化的设计以外,还有众多的配件可选,比如24-72这个镜头模块就有2个增加焦段的配件,一个是DW-6广角转换镜头*(左上)放大0.79x广角转换镜头。以最大广角拍摄相当于19mm的照片(相当于35mm胶卷相机)。然后是TC-1远摄转换镜头*(右上)放大1.88x远摄转换镜头,安装后焦距最长可增加至135mm。最后是HA-3遮光罩和转接器(下方)安装遮光罩及转接器来防止不必要之光线。可插接43mm直径通用滤光镜。
这三款配件都需要配合 RICOH LENS S10 24-72mm 这款镜头来使用,通过这三款配件24-70mm的焦段可以分别延伸,其总体焦段则可覆盖到19-135mm,这样一来其灵活性就更加的强大。
有关GXR的机身、外观以及镜头模块的详细介绍就基本差不多了,接下去就是分别针对两个镜头各自进行的试拍体验了,目前GXR已经跟随本站的副总 Gaven 先生前往美国,参与即将开始的底特律车展的拍摄,就让我们期待更多的样张观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