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迎变 Intel睿频加速技术详尽解析

互联网 | 编辑: 潘磊 2010-01-19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睿频加速技术是指当存在足够的主频提升空间时,技术支持一个或多个处理内核以高于额定频率的频率运行。可支持处理器根据应用程序的强度自动、灵活的提高处理器性能,无需用户干预、处理器即可自动、智能的完成运行主频提升这一工作。当操作系统遇到计算密集型任务时,CPU将确

新酷睿&睿频加速技术

作者:PCHome 笔记本频道编辑 潘磊

测试内容:英特尔新酷睿处理器睿频技术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神舟优雅 A550-i5/Intel Core i5-520(2.4GHz)

对比平台:DELL XPS M1530/Intel Core 2 Duo T8300(2.4GHz)

“酷睿新家族”

酷睿新家族诞生

2010年1月8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芯片巨头英特尔公司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发布了旗下32nm制程处理器新品——酷睿i5/i3,这一代新品的发布带来了处理器产业的新纪元。而拥有英特尔“睿频加速(Turbo Boost)”技术的酷睿i5/i7处理器更以“智能处理”为亮点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整合图形核心的Intel Arrandale处理器

解析睿频技术

基于Nehalem微架构的“酷睿新家族”亮点主要有三:采用业界最先进的32nm制程、将内存控制器和显示核心集成在处理器芯片内、拥有“睿频加速”技术。其中我们“看的见的”睿频加速技术是指当存在足够的主频提升空间时,技术支持一个或多个处理内核以高于额定频率的频率运行。可支持处理器根据应用程序的强度自动、灵活的提高处理器性能,无需用户干预、处理器即可自动、智能的完成运行主频提升这一工作。当操作系统遇到计算密集型任务时,CPU将确定当前工作功率、电流和温度是否已到极限。如仍有多于空间,则CPU将继续提高活动内核的频率,以进一步提高当前任务的处理速度最大限度的有效提升性能以匹配工作负载

Intel Nehalem微架构

如此智能的技术能为我们的电脑提升多少性能呢?小编针对睿频技术进行了一些测试,用客观的数据和图表向大家展示睿频技术的强大。

 

测试平台及软件介绍

小编这次采用的测试平台为两台笔记本电脑,分别是最新上市的神舟优雅 A550-i5、搭载最新的酷睿i5-520处理器(2.4GHz)和DELL XPS M1530、搭载酷睿2 T8300处理器(2.4GHz)。下图为CPU-Z 1.53的处理器规格截图:

Intel Core2 Duo T8300规格

Intel Core i5-520规格

由于酷睿i5将内存控制器集成在处理器芯片内,以前的FSB前端总线频率技术已经不复存在(目前采用的技术是处理器直接连接内存,因此处理器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取而代之的是实现芯片间互联的QPI (Quick Path Interconnect:快速通道互联)总线技术。另外,在酷睿i5-520平台中利用设备管理器我们可以看到双核心的酷睿i5-520却拥有四个线程,这是因为这款处理器支持“超线程(Hyper-Threading)”技术,拥有额外两个逻辑线程(需支持此技术的主板和操作系统支持)。

超线程技术体现

接下来是测试软件介绍:

★Cinebench R10:这个软件通过多项测试内容来衡量计算机中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支持多达16个处理器或处理器核心的测试,因为测试过程简单直接,并且能够非常真实的反映处理器在3D渲染方面的性能,因此经常被各大芯片厂商作为标准的测试项目。

★PCMark05:这个软件是整机性能的权威测试软件,测试完成后能够给出整个系统的详细评分,通过评分我们可以大体了解系统每个环节的具体性能表现。

★PCMark Vantage:这个软件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测试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处理器测试、图形测试以及硬盘测试。相比PCMark 05,Vantage的所有测试子项都是基于实际的应用来进行,更具参考价值。

另外为了测试平台温度和稳定性小编还使用了大家熟悉的Everest 5.30WinRAR 3.90和多媒体软件VirtualDub 1.9.6,平台操作系统为Windows 7英文旗舰版,软件测试分辨率为1024X768。

 

性能测试成绩与分析

首先奉上测试软件成绩对比:

测试软件成绩对比(一)

测试软件成绩对比(二)

根据测试成绩,酷睿i5-520处理器的CINEBENCH R10单核/多核得分比酷睿2 T8300领先31.77%和27.71%、PCMark 05的CPU得分领先17.78%、PCMark Vantage得分领先31.07%,而多媒体软件VirtualDub的视频处理时间酷睿i5几乎要比酷睿2 T8300快一倍(95.77%)。

接下来是对睿频加速技术性能提升效果的测试,我们引入了Intel官方的睿频监测软件“Intel Turbo Boost Monitor”和检测软件“TMonitor 1.01”进行监测:

Intel Turbo Boost Monitor软件

睿频技术开启后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频率的提升,在单核心运行多媒体软件VirtualDub 1.9.6时,酷睿2 T8300的频率已达到2493.6MHz的极限,而开启“睿频加速”技术的酷睿i5-520处理器在尚有频率提升空间的情况下将频率提升至2793.7MHz(图中黄色部分),突破了原本的极限,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VirtualDub 1.9.6正在处理测试视频(Core 2 Duo T8300)

VirtualDub 1.9.6正在处理测试视频(Core i5-520)

频率提升的效果还可以用CPU-Z检测到,我们用“Intel Turbo Boost Monitor”看到在睿频开启时(黄色部分)系统核心速度由2.4GHz提升到2.67GHz,在CPU-Z规格截图中我们看到此时处理器倍频高达20倍(核心速度=总线速度X倍频)。

CPU-Z检测到的频率提升

另外,酷睿i5-520的CINEBENCH R10测试成绩中我们也能看到睿频技术的体现,我们看到主频同样为2.4GHz的两款处理器酷睿i5-520的单核心/多核心的得分比酷睿2 T8300要高很多,由于酷睿i5-520支持超线程技术,Multiprocessor Speedup(多核心的协作效率,既多核心成绩除以单核心成绩的倍数)项中酷睿i5-520的数值较大(2.22x)也是此原因。

CINEBENCH R10测试成绩截图(Core 2 Duo T8300)

CINEBENCH R10测试成绩截图(Core i5-520)

最后,WinRAR的性能和硬件测试结果中也能很容易的看到睿频开启的效果(黄色部分),在多线程开启时频率已提升至2.93GHz:

稳定性测试成绩与分析

酷睿i5-520是一款采用最新32nm制程的处理器,我们利用Everest软件的“系统稳定性”功能测试处理器满载15分钟的温度和空载时的温度变化:

Everest系统稳定性测试结果(处理器空载)

Everest系统稳定性测试结果(处理器满载15分钟)

温度测试结果总结如下:

酷睿i5-520温度测试结果

酷睿2 T8300温度测试结果

抛开室温,平台散热性能等因素(酷睿2 T8300平台的环境温度要低一些),我们发现开启睿频的酷睿i5-520处理器在稳定性方面表现不错,大家不用担心处理器过热的现象。

 

总结

强大的英特尔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及先进技术于一身的新酷睿处理器用极其强劲的表现告诉我们他们值得选择。拥有睿频加速技术的酷睿i5/i7处理器在多媒体处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提升性能的同时对平台稳定性没有带来一点影响,这是十分可贵的。睿频加速只是新酷睿处理器众多新技术中的一个,其先进的32nm的制程和集成内存控制器和显示核心的结构让处理器这个硬件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可以负责任的说,新一代的酷睿处理器是革命性的产品。

作为笔记本频道的编辑,小编可以告诉大家现在在市面上大家已经能够买到搭载新酷睿处理器的笔记本产品,随着市场的成熟,相信越来越多搭载新酷睿处理器的产品会在市面上出现。而关于这一代处理器值得一说的东西还有很多,请大家期待PChome笔记本频道关于“酷睿新家族”的后续文章。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