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在网上发现了一篇中关村的文章,虽然事情发生在北京,但是相信对上海的广大消费者也能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
随着暑期消费高潮的来临,近来在网上大呼自己买电子产品时受到黑导购欺骗的顾客更是日渐增多。日前记者就此前往中关村进行暗访,幸运地碰到一位商家自曝黑导购蒙骗顾客的内幕。
第一招:超低价招揽顾客
关于中关村的“黑导购”,受骗的网友们早有了各种形容,比如他们都拿着各种电子产品的报价单,在几大电子商城前面兜售,以大大低于市价的叫卖声吸引人们的注意,而当他们把消费者领到各自的柜台,价格马上就会发生变化。
在对海龙大厦的暗访中,记者表示准备购买一款索尼数码相机,柜台上的标价是2400元,附近的导购们马上围拢过来叫价,有的说1900元,有的说1800元。当被问道为什么标价和叫价并不一致时,导购们却都笑而不答。
最后,记者选择跟最接近网上报价(2200元)的叫价1900元的导购到了楼上——销售相机的真正地点,没想到负责接待的商家很有些正义感,竟然向记者大曝黑导购的内幕。
第二招:看货定价在楼上
“看你没有决定马上买,我可以告诉你一些中关村的规矩”,这位实话实说的商家准备给记者介绍些经验:卖场分楼下和楼上,真正的定价都发生在楼上的小间里,楼下的功能只是展示而已,而导购是把顾客引到楼上的关键环节。
当然,导购成为中关村一个独立的职业不止始于今日,至少在2002年,就有人开始专门为卖家招揽生意。这些导购不固定属于某一个商家,但由于竞争激烈,却成了不可缺少的竞争手段。
环顾四周,刚才热情的导购早已消失不见,而自曝内幕的商家接着说,“如果判断你真心要买,我决不会给出1900元的价格,我会推荐别的,你没有查过价格的相机”,“在中关村,基本不可能买到网上查出的价格。”
第三招:看眼色忽悠忙转型
要是到了楼上的卖场,和商家的博弈才真正开始。
“导购往往告诉你要的那种型号没卖的,或者质量不好”,据该商家介绍,商户们对数码相机实在太熟悉,随便调节几个按钮,就会让顾客原本想买的产品显示变得模糊一些,然后再跟他们推荐的相机相对比,顾客就很容易听话。而这款新的相机,顾客事前往往并不了解价格,被多收三、四百元也是常事,“买笔记本电脑也是一样,只会被骗得更多”。
当然,并不是每个顾客都会受骗,但不法商户们可以做到让骗局只在事后被察觉。
在得到这样的“经验”后,记者立刻到临近的一家商铺验证了一下。同样的,记者提出要看索尼的某款相机,但很快被告知“没货”,并被很热情地推荐了另一款记者事先并不熟悉的相机,接下来,记者表示坚持购买原来的型号,但商家提出,除非能确定当日必须交钱拿货,否则不会开封验机,接下来更是选择冷淡的不予理睬。晨报记者 张黎明
消费提醒:黑导购假期最猖獗
从导购热情地指路,到商家“专业”地推荐,中关村几个电子商城已经形成了成熟的销售链条,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尤其是在长假和周末。
在某电子商城的网上投诉中心,要求商场出面调解的“受骗”事件近来比比皆是,有消费者购买的惠普笔记本电脑竟然比官方价格高出1000多元,原因就是最初想购买的并不是该品牌,但却被商家“忽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