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的弊端

互联网 | 编辑: 2000-08-17 14:05:22

电脑产品的日新月异,各大厂商20年来不停顿的把PC产业技术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而巨大的消费市场,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IT界的航空母舰。巨额财富的积累使得IT产业成为全球经济的首要聚焦点。同时,以太平洋两岸为代表的北美、日本、台湾、韩国的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也不遗余力的加入了这场产业财富的切分行为中。因此,不分大小的厂商之间的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目前主流PC产业的格局。例如CPU上,Intel与AMD从486时代就开始难解难分,Intel一直位居CPU的主导,但从来也没有机会一棒子把AMD打死;台湾主板界三巨头华硕、技嘉、微星的股票先后上市,同时VIA也以台湾本土的出身一度向Intel发难;显卡界的浮浮沉沉,虽然有Matrox、ATI和3DLabs这样的不死鸟,但如今的龙头老大座椅早已归属于5年前不知何处的nVidia和3dfx了。每一个产品节点,都包含了数个甚至数十个厂商在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既有三分天下,各霸一方的经典战役,也有昏天黑地,睚跐互现,甚至还有公开彼此诋毁、指责的惨烈局面。虽然这些厂商的行为都是出于推销自己的产品的目的。但这么些年来,从我们消费者的眼光看,却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就是各大厂商之间过于激烈的竞争,很大程度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消费者的投资很不负责任。

首先确立一个观点,购买电脑的消费者绝不是专业的产品测试员。他们可以对电脑技术一窍不通,或者完全不清楚电脑的组成结构,但他们有购买的权利,也就有知道真相的权利!请注意,PC产业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透明的一个制造性的产业,全球数以几十万计的业内人士清晓这个行业产品的基本功能构造与原理。对于广泛的其他产品制造业的厂商,产品内部的性能指标则几乎完全是其各自的行业机密,但是,作为PC产品的销售的行业特点,PC设备的生产厂商就有必要把这些在其他某些行业几乎被视为商业机密的产品性能参数完全公之于众,否则很少有消费者会去盲目的进行购买。说句玩笑话,这种仅有的业界特点最大的贡献就是造就了无数的科普媒体。以国内为例,一大批以普及电脑知识,推广电脑教育为方针的媒体欣欣向荣,令人羡慕的销量和动辄百万人民币的巨额广告费使得中国历来被管头管脚,或者说是束手束脚的新闻媒体界出现了异样的繁荣,科普媒体一下子成了暴发户,引来了诸多同行的红眼。但结合本文的观点来谈,我们不仅要问,如果没有那么多的PC硬件、软件的制造厂商在激烈的进行着市场斗争,如果消费者不是在那么多琳琅满目(或者说的反面一点就是善于自我标榜)的厂商的产品面前无所适从,无从选择的话,这些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的媒体会有这种繁荣吗?会有眼下这种前拥后赴的排场吗?虽然从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厂商的竞争必然有其益处,它可以加快产业发展的速度,加快不良厂商的淘汰速度,加快产品最终销售成本价格的跌落,从整体而言,也可以说是加快了整个产业的更新循环的周期。但是,这种以竞争为本意,以淘汰对手为出发点来制造产品的做法,适合普通消费者吗?再而言之,作为一个非产品制造者的产品消费者,你喜欢那种不知什么地方瞄着同类竞争者的产品,以打击同类其他品牌产品为生产目标的产品吗?

也许有人会问,有吗?这种产品有吗?看看CPU吧,Intel当年从MMX奔腾进化到奔腾II的时候,何等风光,以CPU附带半速或者全速主频的L2 Cache的做法,一举把Socket 7时代终结。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他们会怎么看呢?他们会被告知,Slot1结构是目前最先进的结构,Socket阻碍了CPU性能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Slot1时代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恐怕在于Intel对这种架构申请了专利,完全阻止了当时的竞争对手AMD、Cyrix向Slot1跟进的可能,从此Intel就得意洋洋的把它的竞争对手驱赶到了另一条荒凉艰苦的战线上去作战。但当时,消费者难道会想到Slot1是Intel排斥竞争对手的分水岭吗?不会,消费者只能屈从于业界老大的安排。再看看历史后来的发展,Intel在成功的把AMD赶上了SlotA的不归路之后,又字正腔圆的对我们说,L2 cache On-die的设计更有利于性能,又不由分说的把所有的CPU全部转向了Socket 370,而简简单单的一个Socket370,还要分出PPGA和FC-PGA两种。呵呵,虽然Intel这么做用"无视消费者"来形容恐怕决不过分,但也强制提高了广大国民的科技素质,至少使得很多想购买电脑的消费者了解了不少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大大提高了国民科技水准。要不是为了买电脑不被商家骗,为了不买到会过时、会落伍、会没有升级余地的电脑,有多少消费者会去突击补习这些电脑知识呢?同时为了广泛传布这些看起来晦涩难懂的术语,我们的报纸杂志媒体又发出了多少稿费,富裕了多少职业撰稿人,大家又买了多少份堆积如山的报纸杂志,浏览拉多少网站,就为了下次别人和你说起Slot/Socket的时候,消费者可以知道还有转接卡这个玩艺可以用呢?

再看看AMD,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把SlotA推向了大众,并且取得了初步的市场份额,但又要面临Slot被淘汰的局势(或许将来又会有复活的一天)。自然,Slot1它不能用,Socket370的架构到了他这里就非得变成socketA才行。这下好,可苦了那帮好不容易经过重重论证,重重选择,才购买了自认性价比一流的K7用户。而今年3、4、5月份才兴奋的要死的买了支持Dma66,支持AGP4X,支持PC133,号称什么都支持,功能比815/820都要强劲的KX133主板的用户,就会在一夜之间发现,他们的主板,他们的CPU和主板成了绝唱,成了历史,成了没人要的老古董!你会怎么办?大骂AMD绝情?大骂陪你买电脑的朋友不懂装懂?呵呵,如果理智一点,就会看到,造成AMD这种众叛亲离、妻离子散的局面的并非AMD不成器的R&D工程师,而是Intel。是Intel――AMD的竞争对手――为了达到打击对手的目的(当然还有工艺、技术上的进步),频频变化架构,造成了今年早些时候购买AMD产品的用户面临着毫无未来的未来,换句话说,就是Intel在威胁我们:如果你喜欢AMD,你就等着花冤枉钱,你就等着吃亏。厂商的竞争,就这么直接的作用在拥护他们产品的消费者的身上,如果你购买了这个厂商的产品,你恐怕就非要像买了它公司的股票一样,关心它的前途,关心他的未来,担心于它的没落,振奋于它的发展,你就成了年底不分红的股东,与它同呼吸共命运,不同甘但共苦的追随。当然,如果你失去了信心,你可以重新选择,但是要什么代价相信大家也不会糊涂的,你只有重新认购一家你信得过的作为你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依托,如果你的选择没错,你会有一个舒舒服服、轻轻松松的未来,反之,你的电脑会不值一文。

Geforce GTS的超级显卡大家振奋吧,这是nVidia最新的产品。它巨无霸的性能完全打倒了竞争对手,它把PC显卡的多边形绘制能力与像素填充率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峰。但看看市场吧,最热销的还是TNT2 Vanta/M64的显卡,Vanta和M64是什么?那是TNT2显卡的简化板,是用户买不起128位的TNT2,而买的64bit显存数据带宽的廉价产品,而事实上这种产品对用户来说性能也能够被接受。但是,根据nVidia的产品线,Vanta和TNT2都是99年的产品,在M64的上面还有着TNT2标准板(目前市场定位被0.22um的TNT2 Pro替代),TNT2 Ultra,Geforce 256 SDR,Geforce 256 DDR这样的高高在上的同门后起之秀,然后才轮到目前宣传的热火朝天的GeforceGTS 32M和GeforceGTS 64M的产品。看看吧,nVidia如此脱离用户的推出高于用户消费能力整整4级的产品,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做显卡界的龙头老大嘛!而看看显卡赖以生存的驱动程序,虽然不停的在更新,但遗憾的是,最新的驱动程序都是为最新的芯片所优化的,虽然nvidia的TNT系列所有的10个产品都沿用同一个驱动程序,但越到后来,越新的驱动给早期的非最新显卡使用,性能表现就会越差。你想得到吗?消费者不是还一直相信最新的就是最好的吗?这种态度是负责的吗?为了程序发布的方便,这种一视同仁,不仅增大了程序的体积规模,对消费者用户来说,坏处远大于益处。这种厂商从一己之念,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损害的例子不胜枚举。

厂商为了在行业竞争中争先,或者排挤打击竞争对手,隐瞒产品的未来形势,或是过度开发领先于需求的产品,已经给消费者带来很多不利行为。而采用某种花言巧语掩盖产品真相就更是千夫所指了。看看昆腾现在推出的硬盘,昆腾为了追求环保静音我们肯定支持,但明明是四千多转的Lct硬盘却要用"非7200转"的形容词来掩盖,实在是令人再气愤不过!这种广告用语我不知道是否违反中国的《广告法》,但不管怎样,它完全违背了广告所基本应有的真实诚信的态度。虽然,昆腾作为最早的在广告上公开标明内部传输率的厂家值得称颂,但眼下这种欲盖弥彰的行为则完全破灭了昆腾的美好形象。而且"非7200转"的"非"字一旦漏看,就会造成误导,事实上台湾的一家著名资讯杂志5月号就曾错误的忽略了"非"字而做出了目前7200转硬盘还不如其他品牌的5400转的硬盘产品的错误结论,虽然这里面有人为的愚蠢行为,但因为错误广告而导致的这场误会第一个被批判的绝对应该是昆腾自己。而反过来想一想,昆腾为什么不老老实实的坦白呢?这还不是因为惧怕在同类产品和同行业中被带上一个性能最差的帽子。这种莫名的恐惧,源自于厂商的激烈竞争,源自于激烈竞争导致的信心不足,最终造成的,除了让小部分眼花的消费者受骗上当,还能有什么!能维护其生产方的宏伟的行业地位吗?我看完全不值得。

今年有一部美国影片《The Insider》(局内人/惊爆内幕)就是暴露了美国烟草商为了推销更多的产品,为了在激烈竞争的行业中获得领先,完全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利益,隐瞒真相。该烟草集团的研发部经理出于自身的良心而勇敢的在电视上揭露了这个行业的不正当行为。虽然片中表现的是烟草业,但现在看看我们的PC制造业也就快要变成一个吞噬消费者的行业了,虽然一个是健康,一个是科技,但同样的是瞄着我们的腰包。从一开始我就提到,PC是一个比较透明的行业,厂商过度的竞争虽然同时有利有弊,但利在厂商,弊在消费者,这种竞争给消费者的压力太大,对消费者的逼迫性也太大。昨天WD硬盘出了问题,今天买了820主板还要回收,而且凭什么当时买了个A什么牌子的用户只有乖乖的换一块同牌的产品,即使他已经不喜欢或者讨厌那个牌子,而隔壁的老李目不识丁买了一块看上去一点也不好看的M什么的牌子的820,在换主板的时候还能换回一根128M的内存条来,换了是你会服气吗?谁知道我明天用得好好的什么东西又被告知有问题要更换,非得逼着我天天上网站,周周买报纸,月月买杂志的提心吊胆的看新闻看评测,关心是否我的花钱买来的东西就上了黑名单,或者是评测拿了最后一名,即使是评测后被列出了一长串缺点也要几天睡不着觉。真的希望哪一天我的电脑产品可以用的安安心心,真希望哪一天我花了几千元钱买的显卡不要被隔壁邻居说是低档垃圾牌子,或者买了一块主板用了几天就说架构被淘汰,芯片组被淘汰,或是什么第一代产品,存在某些小问题,或者开开心心买了一块DMA66硬盘却连DMA33都打不开,真希望哪一天买了最好的Sb Live声卡不要再被人说是音乐味太差,或者用了9块8毛钱的一对无源音响被人批评为不配用400元的声卡。虽然你可以说我苯,说我不懂电脑,但我不想花了钱还那么累,或者花了钱还买不到"正确"的产品,总之我只是希望,哪一天,我的电脑可以用的不是那么提心吊胆,用不着再每个礼拜三去买不知那里出版的那么多整版整版登满"本文属于广告,不代表本报观点"的什么报,去看那些到处是第一到处是最好的文字,而是我可以放松我的大脑,用我的电脑,上上网,去享受电脑的乐趣。产品的测试,让那些人去做,我只要听到最后的结论:买还是不买它。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