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虚拟化进入生命旺盛的青春期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7-28 13: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很多企业开始为虚拟化而忙乱,从AMD到Intel、微软到Novell到Red Hat。今天,每个主流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供应商都已经开始了在虚拟化游戏中跑马圈地。但事实是,在一台工作站或服务器上运行多个虚拟化系统已经可以轻易实现。

    诚然,微软1998年在Windows NT上导入了虚拟化软件后,引起了用户的强烈反应。但实际上,类似的技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大型主机上就有了。若干年前,商业Unix厂商就在他们的企业级产品中加入了虚拟化的功能,这就是当时为什么大型主机卖得如此之火的原因了。

    如果你调查一下,看近年来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你会发现答案是让人吃惊的清晰。前几年,虚拟化的门槛很高,而且应用也很有限。但随着x86平台上虚拟化技术的实现,首次向人们展示了虚拟化应用的广阔前景,因为x86平台可以提供便宜的、高性能和高可靠的服务器。

    更重要的是,一些用户已经开始配置虚拟化的生产环境,他们需要得到新的管理工具,从而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收益。于是,这些领域的竞争日渐加剧。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稳定,厂商们从来没有像今年那样带着大量的新工具杀入了虚拟化市场。

大中小企业通吃

    成功的实施案例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户对虚拟化感兴趣的底线。而希望把成本低,往往成为中型企业采用虚拟化架构的驱动力。

    并且,许多小型企业开始进入数年前部署的Windows 2000/2003的更新期,他们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买一或两台高性能的服务器或者购买6、7台普通的服务器。前者采用虚拟化技术就能达到后者所能提供的性能和存储容量,但占用的空间更小,成本也不高。

    对于大型企业,虚拟化技术更吸引人。他们的数据中心往往由数十台甚至上百台机架式服务器组成,里面闪烁着指示灯,风扇在嗡嗡作响,空气必须保证高速流通。然而,这一现象背后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大量服务器的CPU被闲置着。Sun公司在大量调研后得出的结论:只有15%左右的资源在被充分利用。

    CPU在高速发展,但操作系统却相对滞后,应用就更不用说了。这使得用户花大量的钱买新的服务器,运行的却是老的应用。在今天超级动力的芯片前,即使是保守的IT主管,也会超过其真正的需求购买超前的计算能力。那些已经运行数年的应用可能并不需要更大容量的内存和最新的CPU,但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和对新硬件的支持,用户别无选择。

    许多企业一旦实施新的采购,总会突破最初的预算底线。一台中端的服务器采用虚拟化技术后,一般能替代6或者7台低端的服务器。其节省下来的费用有时会超过最初购买的成本。如果在加上后期增加CPU、维修以及空调等的费用,其节省下来的费用会更多。

    一个虚拟的数据中心能明显地降低运维成本。它在防范系统意外宕机、病毒感染和系统升级方面的能力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虚拟化架构对资源的管理更加简单,它可动态分配CPU、内存和网络带宽。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