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后的思考 数字产品遭遇模拟社会

互联网 | 编辑: 潘磊 2010-03-17 00:00:00转载-投稿

惠普笔记本质量问题在3.15晚会上被点名并不特别让人惊奇,毕竟在3.15之前舆论铺垫就已经很多了。其实科技产品的质量问题不需要等到315才集中爆发,在这个领域问题天天有,我们怎么应对,对消费者有没有合理的保护才是最重要的。

笔记本电脑闪屏、显卡温度高这类问题,并不是2010年的新现象,其实这是几乎两年前就发现的业界普遍问题了。为什么现在把这事儿当成了炒冷饭的靶子,我觉得一方面惠普的售后服务策略肯定有问题,才会引起如此大规模的用户不满;另一方面,肯定还是因为惠普这个靶子足够显眼,是适合攻击的好对象。抛开这个具体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数字时代的科技产品要生存在模拟时代的社会环境中,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

一直以来,人类社会制造的工业产品都是对具体物质进行处理和互动,比如锤子是用来敲钉子的,看得见摸得着。进入数字时代之后,非常多的科技产品核心能力是信息处理。在摩尔定律的驱动下,这些产品注定要快速变化和更新换代。一把锤子可以爷爷传到孙子,一台电脑造出来两三年,就几乎要成为淘汰产品了。老一代人可能完全无法理解,看起来还崭新,只买了两三年的笔记本电脑,怎么就要换新的了呢?

高速变化的产品会带来极度激烈的产业竞争,很多厂商必须在新产品推出速度、产品品质、价格、利润中找到微妙的平衡才能生存和发展。产品研发、测试都需要时间,但市场竞争不允许你用三年时间设计,两年时间测试,即使这样你能造出完美无缺的产品,到时候竞争对手后两代的产品可能都已经上市了。所以我认为,在科技产品中偶尔有不易察觉的缺陷几乎不可能杜绝。关键是发现问题如何妥善解决。

用户对价格的极度敏感,又让厂商必须想方设法削减一切不必要的成本。在制造业有一个术语叫做品质过剩。如果产品的品质余量超过了它的目标应用环境所需要的,就被认为是不必要的成本。低价位产品往往只有很有限的品质余量,但用户的实际应用环境千变万化,遇到极端情况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自然会增加。如何在适当的价格上制造出品质合理的产品,是对厂商智慧的考验。但不管你这门考试成绩如何,只要是合理应用环境之内的问题,也必须给用户解决。

同时,我们的社会环境还没有对这些快速变化的产品有适当的反应。法律法规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快速修订,用户使用习惯和消费预期也没有相应变化,遇到问题自然很容易不满,而且感到维权困难重重。
但是对厂商来说,客户体验永远是最重要的。出现问题不可怕,不能正确处理就可能是灾难。证明自己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只能说明你在合法经营,但未必给用户提供了最好的体验和服务。要成为一个为品牌负责任的厂商,必须拿出诚意,切实让自己的客户满意,这才是永续经营之道。

作者:z0L总编承建
编缉:刘克丽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