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英特尔平台作战是优势 酷睿将迅速普及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08-04 11:00:00转载
8月2日 北京报道:今天,英特尔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事业部副总裁、亚太区联合总经理兼中国区总经理杨旭、英特尔亚太区性能指标评测经理傅彬和英特尔公司中国区资深技术经理李维作客CNET中国,就酷睿2和近期英特尔热点问题回答了现场记者和网友提问。


英特尔亚太区总经理杨旭

杨旭表示,英特尔到今天为止,已经构建了一个计算机平台,包括CPU,芯片组,还有网络芯片等,这种平台性的优势是竞争对手所缺乏的。谈及新的酷睿2处理器,杨旭认为酷睿2在市场上过渡将非常迅速。酷睿2会和微软未来的Vista系统配合,把用户带入真正的多任务计算。

问:英特尔一直在说计算与通信的融合,进展如何?

杨旭:这几年英特尔转型比较大,最关键的一点是整个产业的计算和通信融的趋势是英特尔关注的。计算和通信两者之间,计算是英特尔传统强项,融合之后的重点还是专注计算优势,和通信未来相关的产品和技术会和我们的核心优势挂钩。

问:对ATI被AMD收购有什么看法?

杨旭:ATI的收购还没有正式成交,还在申报、审批。不是已经成事实的东西。英特尔下一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确立后会跟大家公布。

从英特尔自身来讲,英特尔是完整提供平台的技术厂商,而不只是芯片本身。竞争对手不得不考虑与英特尔在更大范围内竞争。因此竞争对手的收购也是一个跟进的策略,反应出英特尔技术平台是很成功的。

问:预期一下酷睿2的市场普及速度?

杨旭:英特尔发现市场反应比较强烈。酷睿2把奔腾时代跨入酷睿时代,市场购买期望很高。现在酷睿2的处理器价位在6000元左右,这样的性能与价格,非常有吸引力,酷睿2在市场上过渡应该非常迅速。

问:酷睿2带来的用户价值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英特尔在产品换代上速度是不是太快,让PC厂商跟不上?
杨旭:从新产品来看,酷睿2不是走得太快而是太慢,酷睿2创造到面世用了7、8年的时间。实际上,大部分厂商是一直在问,奔腾4之后下一个芯片是什么?

酷睿2给用户带来实惠的东西非常明显,简单说就是:多、快、好、省。多,同样一台电脑为消费者做的事情多的多;快,性能提高了40%;好,就是革命性的设计,架构比较好;省就是省电。功耗一下子降低了40%。

问:英特尔一直在经营网吧市场,也有英保通的网吧品牌,但是要第三方必须通过授权才能开发、生产,会不会影响英特尔在网吧行业的推广?

杨旭:英特尔的英保通是开放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品牌,精英、华硕等等都在与英特尔合作。这个产品在技术、测试和运营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开放平台与合作伙伴一起解决,加上第三方的软件商开发的软件,英特尔带给网吧经营者们提供真正的网络管理平台。

问:数字家庭的概念是英特尔5年前提出来,但是进度不大。电脑是否会最终进入客厅?

杨旭:大家应该关注的是数据进入客厅而不是PC进入客厅。3C融合,包括电信产业和电脑产业融合,和家用电器融合,都是数据引起的。英特尔会跟踪数据的走向。未来我们的梦想是: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屏幕在不同的地方来享受相同的内容。我们追求的是芯片的运行扩展、延伸,而不是简单的说PC进入家庭。

问:多核之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杨旭:首先应用上有很大突破。在未来5至10年,双核的诞生体现在整个应用的改变。英特尔的工程师前段时间宣布,我们在未来10年会设计出100个核的芯片,在这个平台上做什么应用,是我和大家都关注的事情。在芯片设计技术上,也有突破的空间。

问:新出的酷睿2处理器主频不是很突出,但是性能比奔腾高很多,这是为什么?
李维:酷睿2在执行指令方面做了很多方面架构的突破,是一个划时代的架构。CPU架构改进是多方面的,比如我们有很强缓存的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访问速度和执行的效率。另外,在针对多媒体、视频、音频,包括图片处理,酷睿在指令执行上也做了特别的优化。

酷睿是非常好的一代产品。如果消费者做下一代PC产品的选型,它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问:如果非要说缺点,酷睿2有哪些不足?
杨旭:目前核心还太少,现在只是双核。

问:英特尔为什么近段时间宣布裁员?

杨旭:英特尔要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这一次宣布全球范围的员工裁减,规模不是很大,且非常有针对性,它可以帮我们提高公司运作效率。

声明:以上问题为编辑整理,未经英特尔公司及杨旭本人确认,请读者注意识别。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