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牵头环保产业链发起绿箱子计划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10-05-16 18:10:00转载

2010年,低碳环保成了整个社会的主题,从绿色建筑到绿色服务,来自各行业的“低碳概念”让人眼花缭乱。作为低碳排放的通信行业,也在今年迎来了一场关于低碳产业建设的深度调整。

日前,中国移动通信表示,其正在牵头尝试EMS(能源管理系统)模式,以自身的低碳实践带动行业,把产业链的生产厂商和应用厂商组织起来,通过利润分成等多种模式来达到双赢的目标。而早在这之前,由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发起的绿箱子计划,已经在2010年第一季度回收手机电池等2万多件,成效斐然。

探索EMS模式深入思考环保产业链

尽管关于低碳概念的打造,已经蔚然成风,但如何从零碎的概念传播,散落的产品打磨,转化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联动,却让“低碳模式”的追求进入瓶颈。

“通过尝试EMS(能源管理系统)模式,把产业链的生产厂商和应用厂商组织起来,通过利润分成等多种模式来达到双赢的目标。 ”中国移动通信上海公司副总工程师孙达言简意赅,“一旦EMS建立,整个产业将形成一个‘三赢’的局面。 ”

孙副总介绍,EMS模式就是运营商采用租赁、变相租赁或者投放等方式使用设备供应商提供的节能设备,再与设备供应商在实际节电的基础上,进行双方分成。比如原本每月用1000元钱的电,使用了节能设备后,电费少了300元,运营商就从这300元中拿出100元给设备生产厂家。这对于国家来说节电了,对于运营商来说少付出了,对于生产厂商来说也受益了。

“这样一来,低碳产业本身也成了有利润驱动的可持续的产业。 ”孙副总笑着补充。他表示,这个过程中,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将扮演一个组织者的角色,不同生产商提供的技术在“绿色基站”中被整合应用,实现了自身最大化节能、节地、节材及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双重目的。

“绿箱子”成效显著环保概念全面落地

作为行业领袖,中国移动对低碳产业的思考远不止这些。

“其实低碳环保不能成为一个孤零零的概念,最重要的是能进入日常生活,全面落地。 ”谈到低碳,孙副总介绍,低碳实际上分两部分,一个是节能,一个是减排。 “所谓减排现在通信企业很多工业用的电池,这种电池如果没有用正当的途径进行销毁的话,对于土地的污染非常严重。 ”据介绍,一个手机电池如果埋在地下对于地的污染,在一平方的见方范围,200年才能完成化解掉。

鉴于此,基于这种减排,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实现了专业化的回收,即绿箱子工程。数据显示,仅2010年第一季度回收手机电池等2万多件。“绿箱子”还走进校园覆盖全市1600余所中小学,并在每个营业厅安置“SIM卡卡体回收箱”。

“我们主要通过有偿回收进行激励,包括积分回馈和免费的通话时间的赠与。 ”孙达表示,回收SIM卡以后,可以再利用,并减少污染,“节能”“减排”一举两得。

同时,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在自身管理上也做节能文章。据介绍,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总部大楼大手笔投入全面采用光感应的技术和LED灯进行节能。

而除了企业自身要求外,中国移动上海公司还邀请合作伙伴加入了绿色行动计划。孙达介绍,公司跟合作伙伴都签署了相关协议,提出绿色包装以及材料的循环再利用。“之前我们买的设备很多木质的包装箱用过就扔掉了,但是现在要求循环利用,对双方来讲都节约了成本。 ”

李真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