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06国产办公软件市场三大趋势

互联网 | 编辑: 2006-08-17 16:41:00原创

如果说国产办公软件从2002年底进入了政府采购的“温室”话,那么2006年,在中央、省市、区县级相继完成正版化后,国产办公软件呈现出多元化的增长趋势,机会与风险并存。各国产办公软件厂商显然预测到了自己的未来,包括永中、金山、共创开源、中标普华在内的众多国内厂商,相继倾斜了自己的市场策略。

布局企业正版化

4月19日,在国家正积极推动企业软件正版化,国内主流PC厂商纷纷投入巨资采购、预装正版软件的同时,金山公司高调宣布:WPS Office全面进军企业级市场,欲在这个规模超过100亿人民币的市场上抢占先机。

今年2月,由国务院17个部委、350多家企业参加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大会”在京声势浩大得召开,在场的300多家企业共同签署了《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倡议》。

尽管万众瞩目的《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实施办法》迟迟没有出台,但国家版权局的强硬态度还是令各办公软件厂商吃了一颗定心丸,面对超过100亿人民币的大蛋糕,永中、金山、共创开源、中标普华……似乎又看到了两年前的“繁荣景象”,蠢蠢欲动。

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继2005年底政府部门软件正版化工作完成后,中国正在推行大型企业的软件正版化。据他透露,国家版权局和信息产业部、商务部正在做两项工作:一是联合发文,要求PC生产厂商在产品出厂前预装正版的操作系统软件;二是联合推出一个大型企业软件正版化的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在中国境内的大型企业,到某个时期内使用的软件一律正版化。

众所周知,企业正版化的核心问题是办公软件正版化。国内办公软件厂商、以及微软都深知,大部分政府、企业购买电脑都是品牌机,操作系统本身有正版授权,而一般的工具软件零售价都在50元左右,对于企业没有压力。盗版出现的关键原因在于国外的办公软件动辄4000元以上,价格接近PC的一半,这也是办公软件出现大量盗版的根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000万台商用计算机,如果每台都购买一套国外正版办公软件,需要4000元,一共需要1200个亿人民币。而且这些软件每年都要升级,每次升级至少又需要2000元/台,耗用资金巨大。

“WPS Office就是可以替代国外产品的自主研发软件,它的价格相当于国外软件的1/4,升级价相当于国外软件的1/10。这样的价格,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可以很容易的接受。” 金山公司总裁雷军如是说。

在相关政策出台后即进军企业级市场,金山同微软争夺OEM市场的“司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金山公司副总裁葛珂告诉记者:“目前企业软件正版化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采购已经预装了正版软件的PC产品,二是启动正版软件的采购。针对这两条途径,金山都制定并实施了相应的战略。”雷军更是直言不讳地称:我们将在今年陆续与10家以上PC厂商进行OEM销售合作,全面推行WPS Office的随机预装计划。

海外市场跑马圈地

尽管国内的办公套件市场被普遍看好,但粥多僧也多的问题随即暴露出来。在稳固及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不少厂商选择了剑走偏锋,大张旗鼓进军海外市场。凭借毒霸在日本市场尝到甜头的金山,也欲再次“如法炮制”。

其实早在1999年,WPS曾进入了台湾和香港市场,零售价约相当于微软Office当地价格的三分之一,取得了不俗的业绩。2000年,雷军更是多次亲自担纲出入日本,为WPS进军当地市场探路。雷军注意到一款名为“一太郎”的办公软件,“一太郎”的研发水平在当地并不算顶尖,但凭借贴近客户心理和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赢得了市场。2005年,毒霸登陆日本市场前,金山已成功在日本搭建了一家子公司,聘日本人和了解日本的华人共同管理。

此外,为了与国际接轨,金山更是在产品名称上大做文章。把沿用了近17年之久的“WPS”改为“WPS Office”。新WPS Office将分为六个功能模块,分别是:文字办公处理、无限电子表格、会议幻灯制作、网页编辑制作、电子邮件系统、图片浏览处理等,这些模块都是现代政府、企业信息化办公中必须的功能。

仔细观察不难看出,国外大部分以Office作为产品名称办公软件,都是由这些功能组件构成。如SUN微系统公司的Star Office、IBM公司的Lotus Office、微软公司的Microsoft Office,以及Corel Office、WordPerfect Office等等。

更名WPS Office,无疑便于推广金山办公组合这个全新概念产品,并且“名正言顺”地进军海外市场。不少人或许都还记得毒霸2006进军日本市场的风光景象,值得一提的是,在正式推向海外前,金山也曾忍痛割爱,把沿用了六年之久的毒霸更名为Kingsoft Internet Security(KIS)。

已经在国际市场悟出心得并小有名气的金山,悄无声息地为WPS Office铺好了一条海外扩张之路——借助日本子公司的力量,打开当地办公软件市场,在海外市场蚕食微软的份额。

软件巨人心态变化

在国产软件的绝地反击下,习惯了一家独大的微软,“心态”也逐渐发生着变化。4月初,软件巨人在中国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正版化行动。名为“正版增值计划”(Microsoft Genuine Advantage,MGA),主要内容是面向中国大中型企业客户进行正版软件优惠促销活动。

根据购买微软授权许可的正版产品的价值,企业客户将能够享受到四种不同级别的免费安全产品和服务。微软同时表示,MGA并非短期行动,会在今后陆续推出针对所有产品的各项计划,包括Office。虽然没有大谈打击盗版,但微软正在尝试用另一种方式迎接国产软件厂商的挑战。

随后,微软获得了在华开展业务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订单,联想、方正、同方、TCL等主流PC厂商分别与微软签订金额不等的巨额采购协议,以便共同推进软件正版化的进行,总金额超过7亿美元,但具体套数并未透露。据知情人士透露,平均下来,微软每套产品的价格只有三四百元,打了超低折扣。

不可否认微软对支持正版化所做的贡献,但国产软件在其中的“牵制作用”亦功不可没。要知道,不少国产软件已与微软的Windows、Office极度相似。

自微软办公软件进入中国后,国产软件厂商便彻底陷入屡战屡败的尴尬境地,与微软苦斗十余年的金山自觉领悟到了“瓶颈”所在。2002年,金山抛出了“先继承、后创新、决胜互联之巅”的铮铮誓言,WPS踏上了二次创业的征途。

百名研发精英彻底放弃14年技术积累,新建产品内核,重写数十万行代码,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卧薪尝胆。历经千余个日夜鏖战后,金山研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十分“形似”微软Office的WPS Office 2005。

对于这场“模仿秀”,葛珂谈及:“根据多年的经验发现,困扰我们的问题不是功能的强弱,而是格式和用户的使用习惯,这样做是为了满足用户在使用习惯上的要求,WPS Office 2005的设计理念就是尊重客户的使用习惯。”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