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博客写的是我在周五晚上欣赏的一场音乐会的感想,希望能够获得喜爱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的朋友们的共鸣。
本周的博客看来一定是要拼命补课了。这篇博客写的是我在周五晚上欣赏的一场音乐会的感想,希望能够获得喜爱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的朋友们的共鸣。
————————————————————————————
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感谢党,然后是感谢上海民族乐团的朋友能够让我在周五晚上依然以摄影师身份参与到著名二胡演奏家邓建栋老师与上海民族乐团联手为上海的爱乐者奉献的一场高质量的民族音乐会。对比上一次在东方音乐厅演出时的大量拍摄,在上海音乐厅这场名为《弦歌行》的音乐会中,我实际上拍的少,听的多,算是真正过了一把听音乐会的瘾。
由于受父亲的熏陶,我从小对民族音乐就比较喜爱,几乎可以说是伴随着父亲的二胡声长大的。对于邓建栋老师,之前最早的印象是在电视里看他和捷克国家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演奏《春晓》,后来才知道这首曲子就是邓建栋老师自己创作的《姑苏春晓》,一时对这样创作和演出复合型的高手佩服的紧。
周五晚上在上海音乐厅的演出也以《姑苏春晓》为开场,由于前来看演出的有不少是家长带着学二胡的孩子的组合,所以在乐声开始前场子里多少还有一点点小小的嘈杂,但是当邓建栋老师开场的第一个内弦空弦音长长的响起时,整个音乐厅内的气氛迅速沉静下来,所有人的注意力在那一瞬间都被二胡乐声所吸引,以至于每个人都感觉到这种环境氛围的迅速改变。我想,这就是大师现场演出时的所谓“气场”吧。
上半场的演出多是小编制的传统曲目,《江河水》与《二泉映月》都是二胡与扬琴的组合,尤其是在演奏江河水时,全场光线暗下,唯有在邓建栋老师身上投射了一束淡淡的白光。此时,整个音乐厅里似乎突然变得寂寥无人,天地间仿佛为唯有邓建栋老师一人一琴与飘渺在空气中的乐声。这首曲子调子很悲,也是充分体现二胡这个中国特有的民族乐器表现能力的曲子。我不敢说邓建栋老师与闵慧芬老师在处理这首曲子时的高下,只觉得邓建栋老师演奏时弓弦放的极松,这种能够充分展现二胡音色与情感的“松弓”手法需要演奏者对于弓弦有极高的控制能力,普通乐手很少敢使用这样的手法(通常弓弦都会收的比较紧),从中也能体现邓建栋老师极其深厚的二胡功底。
上半场演出中有一个小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在演奏了几首较长篇幅的专业曲子后,邓建栋老师拉起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内蒙民歌《赞歌》。在简短的前奏过后,“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那熟悉的主旋律奏响时,我听到整个音乐厅内响起了一阵低低的乐声。原来,这是许多观众情不自禁的在那里随着邓建栋老师的琴声而轻轻哼唱赞歌。或许每一个人的声音都极低极轻,但当整个音乐厅内上千名观众一起低声哼唱同一曲调时,这低沉但又无法抑制的哼唱声便始终伴随着邓建栋老师的二胡乐声。我一直看到有文章在指摘国内观众听音乐会时的种种,但说实话,在当时我也忍不住在角落里想和大家一起哼唱着——这种观众与演奏家之间的互动是那样自然和打动人心,想来邓建栋老师也一定不会介意台下观众的这种共鸣吧。
下半场演出则一改上半场的小编制配乐,整个上海民族乐团都出动为邓建栋老师的演出伴奏。《洪湖》、《乔家大院组曲——爱情》、《第一二胡狂想曲》和《长城随想》这四首曲子中,我自然是最爱充满戏剧性且旋律极其动人富有表现力的《乔家大院组曲——爱情》。这部由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根据他自己为电视剧《乔家大院》配乐而改编的作品实在非常能打动人,而邓建栋老师与上海民族乐团跌宕起伏的演奏让我不由想起那首“尘缘苦短叹人间路长,不能够容我细思量;登临远望看山水迷茫,情通天下一路奔放”的主题曲。
上次在东方音乐厅也听到过王建民先生作曲的《第一二胡狂想曲》,说实话我之前对于这部曲子并不太感冒,原因是总觉得这首曲子过于注重于技巧而在旋律性上比较“难懂”。父亲也曾经说过他听过不少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拉这个曲子,都有在演奏中过多炫耀技巧甚至是大量采用一些新的融合西洋技法的技巧,但忽视乐曲旋律本身,听起来很生硬的问题。而作为《第一》首演的邓建栋老师对于这首曲子的演绎,对我这种层次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唯有用“浑然天成、细腻高远”这几个字来形容了。很难用文字来解释我听邓建栋老师演奏《第一》的感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终于能够发现这首曲子除了技巧以外的情感内在。对于《第一二胡狂想曲》,我终于觉得它的确依然是一首“很中国”的曲子,这一点应该与邓建栋老师那种能够将现代化演奏技巧与民族乐器、民族音乐深刻融合在一起的演奏方式有很大的关联。
即使不谈最后安可的《紫竹调》以及把全场气氛推向最后高潮的《赛马》(邓老师演奏这首曲子的速度特别快),我也已经深深被邓建栋老师的演奏所折服。正如我前面所提到的,这场音乐会无论是在曲目选择还是邓建栋老师本身的演绎上,都有着很浓很浓的中国味道。乐曲情感的深沉内敛,演奏手法的自然流畅使得整场音乐会变得一气呵成,实在让我觉得时间过得太快。
最后简单的对音响问题说几句:自从上海音乐厅整体搬迁后就一直没有去过,但这次听感觉的确要比东方音乐厅音响效果好不少——尤其是在彩排时站在靠近音乐厅门口的地方听完全没有东方音乐厅那种干涩的,缺乏低频的问题。不过在演出时,似乎音乐厅音响设施重放的二胡乐声高频略略缺少了一点,在中后排听起来二胡音色不够明亮,而当我走到前排拍摄时并没有这样的问题。厄,所以说,即使是听live,这样的音乐会还是尽可能的把票子买的前排一点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