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观世博:春卷拍世博续之中国等馆

互联网 | 编辑: 何佳乐 2010-06-09 00:00:00转载 返回原文

周四全天,我跑的馆有:瑞士馆、英国馆、澳大利亚馆、中国馆、芬兰馆、爱尔兰馆、土耳其馆。

第二次世博行之瑞士馆

这次世博之行主要是受诺基亚公司邀请参观芬兰馆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馆,同时对诺基亚副总裁邓元鋆先生进行专访。有关于邓总专访的内容我会稍后向大家介绍,而今天主要是向各位网友介绍一下我周四所跑的几个场馆的情况,算是给大家继日本馆之后再做一个小的世博导游吧。

周四全天,我跑的馆有:瑞士馆、英国馆、澳大利亚馆、中国馆、芬兰馆、爱尔兰馆、土耳其馆。这前面几个馆应该说都是大热场馆,如果真都要排队观看的话一天几乎肯定拿不下来。很幸运的是,我们在入园时有芬兰馆的VIP卡,而芬兰又和瑞士、英国等一些欧洲馆关系比较密切,有互相“共享VIP”的做法,所以我们一行人(诺基亚邀请的国内一些知名媒体的总编、社长,我算是其中资历最浅的)能够有幸跑下这么多热门场馆。

从7号门入院,我们进入的第一个馆是瑞士馆。由于瑞士馆号称直接把阿尔卑斯山上的高山缆车带到了中国,因此这里也算是欧洲片区中非常热门的场馆。画面中这个缀满红色太阳能发光点的场馆就是瑞士馆。

我们随着几位演出的瑞士馆工作人员进入展馆。

瑞士馆内设立了许多与真人等身的人物形象站立在一个个落地的屏幕上。观众可以点击屏幕旁边的语言选择按键用英文或者中文收听屏幕中人对世博观众的致辞。我简单的听了一下,这些人物形象来自瑞士国家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各位介绍瑞士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再向前一些则是人头攒动。这里有一块巨大的imax屏幕正在不断播放瑞士雪山的风光片。由于屏幕巨大而且观众距离屏幕很近,所以当屏幕出现诸如在雪山顶部飞翔的画面时,大家真有飞翔在空中的感觉。听到不少年纪大的观众纷纷喊头晕吃不消。。。瑞士馆的这部风光片完整版现在正在浦东科技馆的IMAX剧院内上映。

什么是瑞士馆最吸引人的地方?当然就是高架缆车了。在昨天这样一个凉风习习的多云天气,坐在晃晃悠悠不紧不慢的缆车上越过“瑞士”之巅,遥望花海映衬下的卢浦大桥真是叫人心旷神怡。

缆车的速度不快,也没有什么危险性,朋友在从顶峰下降时打趣说缆车如果能开的再快一些就好——敢情她是坐惯了云霄飞车,觉得这个缆车还不够过瘾吧。总体来看,如果排队人不多(早上9点半的样子,排队不是很长,半小时左右就能入馆)、且天气条件允许(不要有大风大雨或者酷热),大家去瑞士馆坐坐缆车散散心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第二次世博行之英国馆

英国馆的外形可以算是这次世博会里最出挑的一个了,但这个馆也让很多游客觉得很郁闷——排了几个小时的队,跑进去一看那个叫“种子圣殿”的地方果然除了无数被封在亚克力塑料里的种子外别无任何其他展品。在英国馆门口你很可能会听到有游客大呼上当,也会听到有人说里面挺有意思,值得一看。

我应该算是属于后者——当然这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又一次走了VIP通道(虽然在进入前因为要等正在参观的英国总领事出来),所以我们并没有苦苦排队一两个小时游客的那种内心期望。

从后门进入英国馆,第一眼自然就是被“刺毛球”所震撼。你别说什么东西简单,但是这个简单的东西要是一多,而且还很有规则的弄在一起就显得很震撼了,甚至有些让人起鸡皮疙瘩了。

反正是我不敢对英国馆的外部细节看的太仔细,但实际上这个馆的展品都在外部而非种子圣殿里面。比如这个倒挂着的透明的英国民居的模型正好与卢浦大桥相映成趣。而且前面纯粹用绿色苔藓植物培养出来的英国四大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图表也让身处钢筋水泥丛林的我很是感叹!

种子圣殿的确有其“超凡入圣”的一面。如果没有事先做功课,想来当你第一眼看到这里密密麻麻无穷无尽,看似雷同而事实上又无一相同的种子库时,你一定会吃惊的张大嘴巴,然后感叹一句——人家这是怎么想出来的!

种子圣殿在视觉上给人的震撼程度绝对是一流的,这个展馆内也的确无需什么其他展品了。对于这个非常特殊的“空”展馆的评价,我想真的是见仁见智了。

 

 

厄,最后再来一张很有中国特色的世博场景图。不过,我的确是很支持老人家们带着方便折椅来参观世博会的——看世博的确是一个绝对耗费体力的活啊!

  第二次世博行之澳大利亚馆

让我带大家继续我们的世博之旅。澳大利亚馆是周四世博之行上午的最后一个展馆。由于澳大利亚馆建设时间早,宣传力度大,再加上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参观过这个馆,所以澳大利亚馆是整个世博园区内人气最旺,同时也是排队痛苦指数最高的展馆之一。反正我们中午靠近澳大利亚馆时广播内已经宣称排队时间需要超过三小时,画面中所展现的只是澳大利亚馆排队队伍的尾部。。。

但是我必须说,澳大利亚馆也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观赏的世博场馆。和英国馆评价两极化完全不同的是,至少我所遇见的所有参观过澳大利亚馆的观众都对它赞赏有加,好评度极高——即使有抱怨也通常只针对排队时间过长。

澳大利亚馆的展品很丰富,布局也很花费心思。一进门可以看到被称为“基岩”的装置,实际上这是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们的图腾柱、图腾标记等展示;

稍微进去一些后,我们可以看到澳大利亚人用漫画雕塑的方式展现了澳大利亚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场景,比如第一次国会,最早与中国的贸易联系(出口海豹油到广州)等。陪同我们参观的馆方人员介绍说,之所以使用漫画人物形象来表现澳大利亚历史,是为了能够给观众更多的亲和感,让大家觉得历史并不是那么枯燥的。

这个正在剪羊毛的家伙,据说人物原型便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

相信所有参观过澳大利亚馆的观众都对这橘黄色的过道有很深印象。整个澳大利亚馆都用铁皮包裹用以表现沙岩的自然锈色,而过道玻璃自然也用了同样的色调(可以看到下面巨大的排队人流)。值得注意的是,馆内没有移动的手机信号,但却有联通信号覆盖。

澳大利亚馆参观的精华部分便是在中央圆形剧院内的多媒体秀。这场长达12分钟左右的表演,充分利用了声光电的多媒体效果,我拍摄了一小段视频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号称360°舞台表演的情况。!如果说整个世博会就是看各式各样的大屏幕的话,那么澳大利亚馆的这个多媒体秀的大屏幕肯定会属于音画效果最佳的屏幕之一。

 

 

当然,澳大利亚人也没有忘记利用硕大的展馆空间搞一些旅游纪念品销售、舞台表演之类的活。幸运的话,你还可以像这位漂亮MM一样和澳大利亚馆的吉祥物笑翠鸟“鹏鹏”来个亲密接触!

如果说澳大利亚馆长达3个小时的排队已经让人感觉崩溃的话,那么本次世博会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展馆中国馆的排队制度更是让人无语。从团队或者VIP通道进入园区的游客都能获得一张中国馆的餐馆预约券,而散客游客必须在开门后拼命跑向最近的预约机才有可能抢到中国馆的预约券。请注意,有这个预约券只是证明你有排队参观的资格了。。。如果你不行没有拿到预约券,那说明你连跑去排队的资格都没有。。。

第二次世博行之中国馆

估计不太会有人注意中国馆底楼这个金色的名为“共生”的雕塑。莲花与葵花这两种在实际生活中永远不可能种植在一起的植物却在中国馆的大厅里奇异的共生了。

如果要评选整个2010世博园最震撼人心的大屏幕,我想眼前的这个已经通过电视、照片、网络而被大家所了解的《清明上河图》绝对会是当之无愧的当选者。虽然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真的让你站在这块由200名工程师历时2年完成的巨大动态画卷面前时,你大概会和我一样会有一种震撼到透不过起来的感觉!怎么说呢,也就是这样的东西才配的上中国馆的整体建筑规模吧!说实话,我对中国馆内其他的展品或者展示都感觉一般,唯有这副超超超震撼的《清明上河图》真正称得上是园区的一大奇观!

 

 

在欣赏了清明上河图、铜车马等展品后继续向前,又看了一些不知所云的展品,经过一条光怪陆离的走道,我们会进入到中国馆下一部分的展示。

需要顺便说一下的是,我很喜欢300米过道两旁展出的,孩子们为世博会创作的画作。有些作品充满童真,有些实际看起来作品水平很高,让我多少有些怀疑其实是出自指导老师的手笔。

中国馆后面的重要环节其实是乘坐小火车在所谓的历史发展长廊中行进一下。个人觉得小火车的设计不错(很有些主题游乐园的味道),但旁边的展示搭建水平未免与前面的清明上河图相差太远。简单的一些抽象构建模型+视频投影就要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发展历程,未免太困难了。

随后还有一些企业赞助(比如上汽集团)的展品用来表现中国现代化城市的环保理念,给我的感觉是展馆建设的美轮美奂,但实际内容显得比较空虚,表现手法也相对单一。倒是最后用电脑控制能显示文字和图像的流水瀑布还算有些新意。

 

 

个人感觉,中国馆内唯一值得一看的就是清明上河图了。考虑到中国馆在世博会后还会依然保留,而《清明上河图》这样巨大规模的展品应该也不太容易拆除,一般观众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渴望的话,还是过几个月再来看中国馆吧。

第二次世博行之芬兰馆 

相对于前面看过的几个展馆,芬兰馆无论从面积还是展品水平上都还显得平淡了一些。当然,我们去这个馆的主要目的不是参观,而是借用芬兰馆的会议室对诺基亚邓总进行专访,所以我也没有来得及拍摄视频,简单的用照片说明一下吧。

首先,芬兰馆有个别名叫“冰壶”,这个冰壶其实并不是我们体育运动中的那个,而是芬兰冰川地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理现象。“Kirnu”(壶穴)是一个久远的地理概念——冰川时代,芬兰埋在数千米厚的冰层之下。随着冰川的消融,湍急的水流将巨石挤压进岩床中,形成一个个巨大的壶穴。”所以,站在芬兰馆中央抬头看,便能一窥“冰壶”的究竟。

我们在会议室内结束对邓总的专访后(专访另行发文)打算下电梯,结果电梯门来回开关了几次,里面总是有这样一幅奇景。

最后才知道,原来是身着白色表演服的这个芬兰MM搞错了楼层。。。注意画面中的灯具以及后面的桌椅可都是绝对纯正的北欧家具设计哟。。。

芬兰馆的展厅内主要是用实物展示的方式表现芬兰人的日常生活,当然他们也没有忘记用大屏幕投影来表现一下未来科技和芬兰人的自由灵感理念。不过对比前面几个馆的装置来看,芬兰馆的规模和投入还显得普通了一些。个人建议,这个馆可以在人流量比较少的前提下参观一下。

前面有网友问单位组织去看世博,时间只有一天半让我推荐几个特别值得看的场馆。我的意思是,一定要做好事先预约工作尤其是团队参观的话。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团队和散客的预约时分开进行的,建议网友的单位能够出面与世博相关单位沟通下,看看如何进行团队预约参观。预约时间安排的好的话,一天半时间肯定是可以看到几个特别出色的展馆的——而且还无需像散客那样苦苦长时间排队。

几个大热展馆中,沙特、韩国和德国我还没有机会去看,但个人觉得日本、澳大利亚这两个馆实在是很值得一看。另外像瑞士、英国、土耳其这样的馆也很有特色,有机会的话也要去玩一下的。值得注意的话,如果单位订的酒店距离世博园区不远,而且你们晚上可以玩的晚一点的话,那么很多展馆(即使是澳大利亚这样的热门馆)在8点以后排队的速度就非常非常快了(小于10分钟)。昨天晚上我路过世博园区,都10点了,停车区域依然有一些团队大巴在那边等候着,估计也是一些打算趁晚上多看几个馆的团队还在园里吧。

还有一点要提醒团队观看的朋友,你们一定要事先预约好午饭和晚餐地点啊。像我们周四去有整整40万人入园,中午吃饭如果是散客还好,团队吃饭没有预定的话绝对是杯具。里面俏江南等餐厅通常都需要提前三天订位,即使是散客席位也要等到1点后才显得略微空一点。。。

本次拍摄用的器材是E-PL1和M.ZD9-18镜头。白天的场景都还好,但我又忘记关闭i-enhance模式内的自动色阶了,结果暗部噪点一塌糊涂。。。只能把图片处理的比较小再发布了。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