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电热暖手器标准即将正式实施

互联网 | 编辑: 田野 2010-10-11 18:17:00转载

电热暖手器行业一直存在国家标准缺失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

GB 4706.99-200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储热式电热暖手器的特殊要求》(以下简称电热暖手器安全国家标准)将于2010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是储热式电热暖手器(以下简称电热暖手器)问世近20年来首次制定国家标准。“无论在行业门槛设定,还是在规范行业发展方面,这一标准的制定都具有非凡的意义。”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向东在接受《电器》记者采访时说。

安全性能引人关注

与传统取暖物件相比,电加热的取暖物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似乎更引人关注。“电热暖手器行业一直存在国家标准缺失的问题,企业依据自己的企业标准进行生产,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有些甚至都没有标注生产厂家。”一位参与标准制定的电热暖手器企业有关负责人感慨地对《电器》记者说,“真不知道这些产品的安全性如何保障。”

对此,标准主要牵头起草单位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徐艳容强调:“在制定标准时,我们已尽可能将与电热暖手器安全性能有关的各个方面都纳入标准范围。”据她介绍,电热暖手器分为硬壳暖手器和柔性暖手器两种,由于材质不同,这两类产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尽相同,标准有针对性地对它们各自的安全重点分别加以规范。

《电器》记者在电热暖手器安全国家标准中看到,标准规定的全部技术内容均为强制性规范,并且首次对电热暖手器进行了定义和分类。该标准明确规定,电热暖手器是把电能转化获得的热能存储到一个储热芯体内并随即自然释放的暖手器,这种暖手器在握持暖手时须与电源断开。

广州威凯检测技术研究院家电检测所电热产品测试经理李政勇告诉记者,硬壳暖手器安全性要求的重点在外壳机械强度,标准特意增加了跌落试验,并且规定试验后器具不应出现的情况包括影响符合标准要求的外壳损坏、电热元件断裂、结构缝合处损坏、影响符合标准要求的胶合或焊接点破裂、器具输入插口松脱以及电气连接松脱或断裂。

《电器》记者注意到,该标准还针对柔性暖手器提出了挤压试验要求,规定在表面放置80kg重物5分钟的情况下,暖手器不应有液体渗漏或破裂。此外,柔性暖手器加热时内部会产生一定气压,气压过高可能会导致产品爆裂,内部液体流出可能灼伤人体。因此,该标准规定,柔性暖手器在结构上应有防止在通电过程中出现暖手器内气压过高的保护装置,并且该装置必须符合标准的检验测试要求。同时,产品使用的柔性材料应有耐燃性,并通过火花燃烧试验来确定是否合格。

电热暖手器安全国家标准还对两类产品的安全性能做出了共同规定。“硬壳暖手器和柔性暖手器在使用中都会直接接触人体,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对产品温度控制的要求必不可少,这样才能避免烫伤。”刘向东说。该标准规定,电热暖手器表面最大温升为75K,测试角边壁和底板最大温升为75K;在试验期间,与隔热材料相接触的电热暖手器表面的温升不应超过155K;对于柔性暖手器,至少应有一个限制储热芯体温度的热断路器是非自复位型的。

或将规范行业发展

“现在行业内有几百家企业在生产电热暖手器,市场上的产品更是五花八门,价格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佛山市顺德区美美创新电器有限公司开发部部长李德宁表示,电热暖手器安全国家标准的制定给行业设置了一道门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将得到控制,对行业的规范发展十分有利。

刘向东指出,由于缺乏相应的国家标准,国家有关部门一直没有检验依据,电热暖手器安全国家标准的出台,使得企业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和检测产品,相信产品的整体质量会得到提高。同时,他预计,标准正式实施后,约一半的企业可能无法达到标准要求,这些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但是,李德宁认为,电热暖手器安全国家标准的指标是站在整个行业的角度制定的,并没有定得过高,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企业需要在技术和产品上进行一定改进,但是产品成本可能会提高近一倍。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