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沉睡多年 CES2011唤醒未来之光

PChome | 编辑: 杜佳杰 2010-12-20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CES2011 OLED掘起

CES2011跟以往相同都在每年的1月7日-1月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如预言家般神奇,只要在CES展会推出过的热门产品,当年就会成为市场的焦点!就拿近两年的CES展会来说好了,2009年CES展会上各大厂商推出LED背光液晶电视,之后在2009年这一整天LED电视成为了时尚的王道。其次2010年CES展会上各大厂商推出3D电视,之后2010年被界内3D发烧友们定义为2010年“3D电视元年”。这两年CES展足以能证明它的神奇,那么明年的CES2011年上会有什么产品浮出水面呢?见证奇迹的时刻即将到来。

经过了2010年3D狂热风暴,明年CES是否会以OLED这词作为CES2011主题呢?早在今年初,行内有一个关于OLED电视的爆炸性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那就是索尼宣布停止OLED电视在日本地区的销售,由此引发的对OLED电视的发展前景的担忧,直到现在也没有最终消散。OLED电视最大的缺点在于大尺寸屏幕的量产,就好像等离子电视没有42寸以下尺寸难以小尺寸量产一样,OLED电视要达到32英寸以上,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在目前电视尺寸越来越大的今天,这个难题也成为OLED电视最终难以推向市场的重要原因。

索尼XEL-1是全球首部量产的OLED电视(目前已停产)

OLED显示屏 简介

估计有不少读者对OLED意思有所疑问,先来简单介绍下OLED这词吧。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OELD)。OLED的特性是自发光,不需要背光源,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比目前的LCD有明显的改善,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优势,被视为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

OLED的发光原理

有机发光显示技术由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构成。当有电荷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OLED发光的颜色取决于有机发光层的材料,故厂商可由改变发光层的材料而得到所需之颜色。有源阵列有机发光显示屏具有内置的电子电路系统因此每个像素都由一个对应的电路独立驱动。OLED具备有构造简单、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等优点,技术提供了浏览照片和视频的最佳方式而且对相机的设计造成的限制较少。

OLED的发光原理

OLED的特点

OLED为自发光材料,不需用到背光板,同时视角广、画质均匀、反应速度快、较易彩色化、用简单驱动电路即可达到发光、制程简单、可制作成挠曲式面板,符合轻薄短小的原则,应用范围属于中小尺寸面板。

显示方面:主动发光、视角范围大;响应速度快,图像稳定;亮度高、色彩丰富、分辨率高。

工作条件:驱动电压低、能耗低,可与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等相匹配。

适应性广:采用玻璃衬底可实现大面积平板显示;如用柔性材料做衬底,能制成可折叠的显示器。由于OLED是全固态、非真空器件,具有抗震荡、耐低温(-40℃)等特性,在军事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如用作坦克、飞机等现代化武器的显示终端。

两种不同的OLED

OLED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分为主动式OLED(AMOLED)和被动式OLED(PMOLED)

PMOLED 优缺点

优点:制程较AM_OLED简单、结构单纯。

缺点:大尺寸化有困难,为维持整个面板的亮度,需提高每一Pixel的亮度而提高操作电流,会因此减少OLED Device寿命。 Current Drive控制不易。

AMOLED优缺点:

优点 :可大尺寸化 , 较省电,高解析度,面板寿命较长,Data Driver设计较简单。

缺点 :制程较复杂,TFT变异性较高。

三菱155寸OLED屏

三菱电机于2010年9月21日开卖全球首款采用有机EL(OLED)作为发光组件的大尺寸显示器「Aurora Vision OLED」。「Aurora Vision OLED」主要是由长宽皆为384mm、重约8kg的标准款OLED模块(面板)组合而成,且可视安装场所情况组合成各种形状及大小的OLED显示器产品。

三菱155寸OLED屏

三菱电机与日本先锋公司旗下Tohoku Pioneer合作开发OLED,他们采用的是电致发光技术,在阳极和阴极之间使用一层有机薄膜。

和液晶屏不一样,OLED屏不需要背光板,拥有更高的对比度。该标准款OLED模块厚度仅99mm、亮度为1,200cd/m2、明暗对比约为LED的2倍,价格将视所需的尺寸大小而定;且因可依需求组合成各种形状尺寸,故除了狭窄的走道之外,也可安装于弧状的柱子及具角度的壁面。

LG 15寸OLED电视

LG在欧洲正式发布了首款OLED电视15寸15EL9500,该电视机身采用超薄设计,对比度达到10.000.000:1 ,响应时间也仅为0.001ms,单台售价高达1999欧元。据LG介绍,15EL9500将于本月率先在欧洲开始销售,随后在美国上市,而如此高的价格用户完全可以选择大寸尺的LCD和PDP作为自己的电视而非这款拥有优秀指标“花瓶”。

 

LG 15寸OLED电视EL9500

LG 15寸OLED电视EL9500

三星 OLED电视

三星目前不再局限于小尺寸OLED电视的研发,他们已经将目光放在了55寸大尺寸机型上的规划上,不过由于目前的OLED生产线还不足以生产这么大尺寸,三星计划在2011或2012年投建第八代OLED测试生产线。

由于八代线基板尺寸达到2200x2500mm,这就为大尺寸OLED切割提供了众多选择,目前大多数40-55寸电视面板都是基于8代线生产线基板。

不过三星8代线OLED投建后产能也非常有限,预计月产能在4000片,而且价格也会非常昂贵。三星想要通过8代线的试产来积累有关OLED尺寸上的重要经验,并把它当作未来制定OLED长期计划的参考因素之一。一旦该项目取得成功,三星将在2012年再次提升产能。

消息称,OLED面板寿命不久的将来会提升至10万个小时,功耗也将减半。

如果韩国媒体报道属实,那么三星首款55寸OLED电视有可能会在2011或2012年面世。三星此前投建的5.5代OLED生产线预计将在2011年5月量产,届时它将有力提升中小型手机屏幕面板的产能。

8代线玻璃基板可切割成8片46寸基板

5.5寸OLED基板只能切割成很小尺寸基板

TDK公司 超薄OLED屏

日本TDK公司发布的0.3mm超薄OLED屏让人赞叹不已,而如今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又开发出了6寸可弯曲AMOLED屏,厚度达到惊人的0.1mm。

该AMOLED屏采用FlexUPD多用途柔性电子基板技术,折叠状态下照常显示图像,卷绕半径 5cm甚至更短,而且达到15000次卷绕寿命。在此之前,索尼推出过一款可以进行1000次卷绕的柔性OLED屏。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表示,FlexUPD是目前最简单、最便宜的纸式显示屏量产技术,这种技术也将很快得到广泛应用,友达已经计划将其用于自家柔性电子书阅读器上。

据悉该技术灵感来自于润饼制作(台湾一种薄得像纸一样的烙饼),因为目前柔性显示面板生产技术们都需要在一个坚硬而平坦的硬质底座上粘合一层柔性基板,再在柔性基板上一层层地制作和放置电子元件以及各种面板,接好线路后再把完工的柔性显示面板从底座上撕下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精细的显示组件制作过程中,需要精确固定柔性基板的位置和平坦度,误差只能以微米来计算,以让电子元件之间不致错位。

既要求柔性基板能够稳固地和底座相结合,又要求它能够容易地脱离底座,这就成了生产中的一个难题。不过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就从做润饼的过程得到灵感:“如同在润饼与烤盘之间加入一层易撕的中介材料,让润饼可以顺利脱离烤盘而不受损。”

润饼皮非常薄,制作者会熟练地把软面团抹在热炉板上,瞬间成型,润饼皮既不沾锅,又可以很快取出;除了材料本身,另一关键是制作者在炉板上抹面团前,会先抹上一层油。

FlexUPD就是这一技术的模仿: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层叫做“离形层”的特殊材料,来满足生产柔性显示屏时的矛盾要求。在生产的时候,离形层通过粘着剂固定柔性基板和底座,以方便生产时的精确对位;而在完成所有的制程之后,只需要简单的切割工序,就能容易地把柔性面板和底座分开。在柔性显示面板的生产过程中,离形层的作用和纸杯蛋糕的纸杯很像。

OLED掘起 总结

离CES2011展会已经不到一个月了,看了前几款OLED技术的产品,是不是对OLED产品很期待很好奇呢?但是小编不敢100%保证在CES201上面会有大量的OLED产品,但我们可以期待,而且如果真有产品出来,有几个方面还是可以预见的,一是样机的尺寸不会太大,估计不会超过40英寸;二是推出OLED电视的厂商不会多,仅限于有限的几个日韩厂商;三是OLED电视还是将作为概念机型展示,并不会如3D、LED那般迅速量产并大量占领市场。

三星可折叠3D OLED电视

从目前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OLED无疑是会带来显示产品集体换代的一项新技术。现在主要的技术突破还在于大尺寸工艺,色彩,以及使用寿命。不过目前萎靡的液晶市场或许会激发厂商们尽早提速OLED大面积进入市场的决心,提速OLED的研发及生产工艺的改进或许已经在厂商们的计划之内。当然我们不能指望OLED不久会以一种低价格的姿态进入市场,任何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均随着市场及技术的成熟才渐渐地平易近人,这段时间往往需要几年,OLED的前景是十分让人看好的。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