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计划》:成式喜剧一次精彩回归

互联网 | 编辑: 2006-10-11 00:00:00转载

纵观2006影坛,有三大意外惊喜:先是《石头》的突然火爆,好比内地影人一针强心剂;而后《加菲猫》亦足够夸张,竟一举打破多年国内卡通票房记录,这两部代表着内地与好莱坞的影片竟然不声不响的在票房上赚得“意外之财“,数钱到手软。但是接下来的十一黄金档,随着《黄金甲

一.2006的意外惊喜

    纵观2006影坛,有三大意外惊喜:先是《石头》的突然火爆,好比内地影人一针强心剂;而后《加菲猫》亦足够夸张,竟一举打破多年国内卡通票房记录,这两部代表着内地与好莱坞的影片竟然不声不响的在票房上赚得“意外之财“,数钱到手软。但是接下来的十一黄金档,随着《黄金甲》的点映风波以及《夜宴》的毁誉参半温度渐低,一部标着”成龙作品“这样的金字招牌,由导演陈木胜指导的电影,却伴随着一路洋溢的欢乐与温情,赫然呈现在观众面前。
    可是,观影之后,你会发现,这部影片应该是今年最大的惊喜,因为,曾几何时,远走好莱坞的成龙,回港后扮演着悲情英雄的成龙已然统统不见,成式功夫喜剧。多么另人曾经无比怀念的名字,《宝贝计划》像多年前的每一部影片一样的诙谐,轻松,另人在意外之余,更添激动。

二.亦老亦少

    影院里的欢笑,仿佛是最好的说明,这部演员阵容横跨“老中青小四代”的影片,使得每一位观影者都充满了亲近感,仿佛角色的平民化以及多样性是一部喜剧影片的必然定律.
    许冠文的角色演绎起来,不失幽默,但是由于年轻一代在年龄上差距的原因,造成的不甚了解,他的出色表演反而在影院引发的笑声以及回应都是最小的,而成龙还是老了,几组特写镜头下,可以发现岁月在其脸上的耕耘无比辛勤,但是身手依旧敏捷博命,在结尾的游乐场片段便可见一斑,躲避过山车的场面十分精彩,古天乐离开《黑社会》的暴虐,对这种插科打诨的角色的演绎可谓轻车熟路,比如在开篇和阿SA的一段对话更是让人感觉到纯正港片久违的市井幽默。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我们最大的明星,这个名字惊人的小家伙——“嘉诚”宝贝。可以说,他几乎可以摧毁所有观众心理防线的自若的表情,可爱的动作神态,无一不呈现着我们人生最初的感觉:纯真,可爱。有一个镜头印象极深:成龙扮演的“人字拖”抱着孩子走进赌场,在孩子哭闹时回想起的话,就是我们常说的类似于“三岁看到老”,反观现在,昨日的无知孩提,到现今的每一个嗜血的青年人,权谋的觑觎者,想必已然深深将幼时忘记。

三.煽情,又见煽情

    影片前半段,节奏紧凑,从开篇的医院追逃到偷到BABY,再到街头的刺激追车,伴着强劲的电子乐,无一不体现出成家班的动作水准以及导演陈木胜在动作场面上的非凡掌控力。但是到了后半段,虽说情节的发展转折已经被熟知港片这种套路的观众熟稔于胸,但是在结尾突然出现的煽情则不禁让我们困惑。
    作为商业片,煽情并不累赘,相反,苞米花才让人诟病,但是过度的用力以及滥俗的创意往往会适得其反,反观陈木胜的电影,在《三岔口》中的煽情脱离剧情的毛病又一次隐现,本人猜想,这是否是陈为了在成龙作品中打上个人烙印的一种手段,实在不得而知。
    而说到感情戏,最夸张的就是这几年在港片中一直都近乎搅局作用的内地演员,在《宝贝计划》中,高圆圆的本人一如既往的清纯,角色也一厢情愿的游离。

四.精彩的回归

    最后,还是不得不说的是,《宝贝计划》,在商业片的角度上无疑上是相当成功的,众多的客串明星,比如让全场人喷饭的谢与吴的BT警员,(没想到小谢可以这么搞笑,吴说的背背山加上暧昧眼神简直暴笑);紧凑的转场与成龙一贯在紧要关头出人意料的动作,比如让人津津乐道的楼顶与高利贷的缠斗,以及在民房间踩着空调跳下;甚至是类似于以前成龙片桥段的各路人马聚集一室的经典桥段再现,通过镜头切换以及层出不穷的笑料都令人回味无穷。
    可见,真正的电影,真正的香港电影并没有死亡,只要用心的剧本加上诚意的制作,就更成为一部至少另人不至于昏昏欲睡的影片,然而,在电影的角度看来,仍尚欠火候,只不过,宝贝虽至,经典未成。
    但这条回归之路,却豁然明朗起来。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