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即将在CES2011大会上发布的新款处理器Sandy Bridge了,对于英特尔的这款新处理器,用“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话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各大网站对于其报道大多属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这更使得人们对这款新处理器有了更多的遐想。我们暂且不深入讨论这
Sandy Bridge新特性
最近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即将在CES2011大会上发布的新款处理器Sandy Bridge了,对于英特尔的这款新处理器,用“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话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各大网站对于其报道大多属蜻蜓点水、点到为止,这更使得人们对这款新处理器有了更多的遐想。我们暂且不深入讨论这款处理器到底性能如何,待发布之后自然一目了然,只谈谈核芯显卡的问世,对于传统显卡产业的影响。
Sandy Bridge:将核芯显卡无缝融合
基于Westmere架构的2010新酷睿家族的推出帮助英特尔进一步扩大了在芯片制造与计算架构领域的优势,并为下一代计算架构打下了基础。按照“Tick-Tock”发展模式,英特尔将于明年1月推出全新的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不同于任何一次架构更新或工艺升级,这是一次彻头彻尾的变革。
在Sandy Bridge架构中,核芯显卡(处理器的显示核心或称GPU) 不再是一颗独立的芯片,而是变成了处理器的一部分。换言之,CPU与GPU之间并不再是简单的“吞并”关系,而是CPU把GPU“消化”并融为自己架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性能的进一步提高,Sandy Bridge处理器的核芯显卡可全面匹敌主流独立显卡,对于用户而言,购买Sandy Bridge处理器,就相当于获赠一块无形存在于机箱中的主流性能级显卡,而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这块能流畅运行星际争霸2的核芯显卡,可完全满足日常工作和娱乐的需求。
核芯显卡 不容小觑
在大多数人的传统思维中,板载显卡(指集成于主板芯片组中的显卡)不过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折中方案——两三年前确实如此。但以强劲的2010新酷睿家族为代表的“处理器+英特尔高清显卡”的组合,已经开始挑战这种传统的观念。眼下,另一幅崭新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汹涌而至的Sandy Bridge架构,其“处理器与无缝内置的图形处理芯片(即核芯显卡)”的强势组合,已是大势所趋,并将彻底颠覆传统——板载显卡曾经的辉煌犹如回光返照,浮华不再。
对于消费者而言,核芯显卡性能强劲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们不用再另寻他处,选择独立显卡,既节省了开支又减少了麻烦。而对于厂商而言,也可以不为产品配备独立显卡,既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也可使得诸如笔记本这类产品变得更轻薄,可谓是难得的”双赢“局面。
板载集显 境况堪忧
既然处理器中的GPU性能强劲,那么直接冲击的就是板载集显市场,消费者在购买处理器后,就可获得较强的游戏性能,那么必然不会自掏腰包购买板载集显,而这种境况早在第一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发布至后就已经显现,而直到Sandy Bridge问世之后,已经有权威机构预测,到2015年传统板载集显将彻底消失,而这个过程也会非常迅速,取而代之的将是整合度更高的CPU内嵌显卡方式。
显卡市场的拐点已经不期而至,无论在桌面市场还是移动市场,CPU核芯显卡将取代板载显卡的变革不可逆转。对于IT产业而言,芯片技术带来的这起变革是一次良好的发展契机——IT业有望向前迈进一大步;但更是生存挑战——对于一些显示芯片厂商来说,实在没有什么能比丢掉大把市场份额更可怕。
高端独显 定位转变
与板载集显面临的局势相同,独立显卡也面临严峻挑战,其中中低端的独立显卡更是首当其冲,其实就整体独显而言,境况也不容乐观,有数据表示,自2008年以来,独立显卡份额尚且能维持在30%上下,而在过去的一年中甚至还有略微增长,但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回光返照”。核芯显卡的问世必然导致独显份额从新进入下滑轨道,也许未来的几年之后,独立显卡将只会是游戏终极发烧友的玩具。
独立显卡面临的窘境来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CPU集成显卡性能的不断攀升令对不需要极端3D性能需求的广大用户失去了采购高端独立显卡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显示芯片厂商长久以来坚持的技术路线也正在遭遇瓶颈。以某图形芯片厂商为例,由于坚持大芯片策略,近两年市场份额不断滑落。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由于GPU的复杂度不断攀升,成本更是在竞争中占不到任何便宜,这更加凸显了处理器厂商的研发实力和产品优势。
预测小结
种种迹象表明,处理器中集成核芯显卡的时代已经到来,不过这一次胜利女神并没有眷顾传统的板载显卡而是CPU中的核芯显卡。与此同时,CPU核显的胜利来得如此之快,也有些让人始料不及。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当那些以板载显卡为卖点的整合主板仍在快速流通、欲图霸占更大份额市场时,它们也应该想到,面对Sandy Bridge的强势来袭,其虚假繁荣的景象也将走到尽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