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之战SONYa607与iAudioU3音质对比

互联网 | 编辑: 2006-10-12 01:00:00转载-投稿

iAudio U3入了很久了,前几天入了SONY A607,所以在这里做了一下评测。本人玩MP3也有一段时间了,手上的mp3也不少。从最早的NH1(不能算mp3了,但是我最早的发烧路就是从NH1里走过来的),再后来的IPOD mini、IRIVER H10、IPODnano、IAUDIO u3到现在的a607,接触了不少MP3,

前言:u3入了很久了,前几天入了A607,所以在这里做了一下评测。本人玩MP3也有一段时间了,手上的mp3也不少。从最早的NH1(不能算mp3了,但是我最早的发烧路就是从NH1里走过来的),再后来的IPOD mini、IRIVER H10、IPODnano、IAUDIO u3到现在的a607,也接触过一段国产的mp3 Mini palyer、T19。可以说上面的每一款mp3都有让我心动的感觉,就是没听过创新的mp3有点可惜,有机会还是会去买创新的mp3.

最终选定U3跟a607对决,是因为在这么对多的mp3中唯有u3可以算上是个神器。老实说这两个MP3出来的时间也不算晚了吧,可以这样说他们两个代表两个厂商的最高水准,也代表了MP3音质的最高水准!

一、外观篇:
 
总体感觉过去感觉a607略胜u3一筹,但在做工方面来说的话,还是u3较好,A607入了不到两天,屏幕里居然进了灰尘!郁闷ing~确实我第一眼看见A607就有一种占有欲,确实太漂亮了!比起我的nano也不逊色多少啊。

在操控性方面来说的话,还是u3胜把,sonicstage对我来说使用起来是没有多大问题,但超吃系统的,感觉过去传输的过程中是一种严重的卡。而u3呢?使用起来很满意,人性化的设计。

续航方面就不用说了,肯定是a607完胜对手。


二、音质篇:

高手之间的对决真是让人心情澎湃,只有一句话形容,那就是“招招要命”。

全程使用shure e4c

音效嘛?他们比的就是音效!(似乎有点绝对,但是本人感觉过去也确实是那样的,尽管拍砖子过来把)前面几首是没开音效的,后面几首有,我都在后面注明。

1.裸机篇!(即无开音效)

A.《加州旅馆》

呵呵,有一点让我挺郁闷的是,两个mp3确切的说无法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对决,因为a607不支持wav,所以只能在a607上使用atark plus 352kps,在U3上使用FLAC,以下的歌都是使用这两个格式,均是我从我的CD里转出来的,我也说不好谁吃点亏,按理来说的话还是a607比较郁闷了。使用SONY的mp3一定要使用atark plus,若是Mp3格式的话,sony的表现还好是不够令我满意的。废话少说,现在进入真刀真枪的比试了!

首先是u3的表现:

在u3里我不知道已经听了很多遍,快要烂了!总体感觉过去U3在三频的衔接还是值得赞一把,除了低音下潜力度不够,动态不足以外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特别是在把握人声感情的方面,味道很足,声场的宽度也是很好的,定位不错哦!中音的密度把握得很好,回音也是有的。

接下来看看a607的表现了:

换到A607,感觉声场跟u3不相上下,但a607的人声显得仟细了不少,厚度明显不足于u3,吉他的弦显得很细,鼓声相对于u3沉的少了点,量和质感都不错。声音的分离度还是略胜u3一筹,定位也不错,主唱的声音少了那分粗狂,少了点感觉,妖至得有点厉害。本来认为u3会小胜一把,但是如果从低频的动态来说还是A607有点优势,平手吧,只能说平手。

B.《渡口》
 
呵呵,本人是个严重的蔡琴迷,所以这首歌我决定换一下耳塞,用E3C,感觉用e3听蔡琴的歌比e4有感觉。可能是他们的风格不同,适合演绎不同风格的歌曲。

由于换了e3,感觉低音的量少了,开头的鼓声,下潜的量都少了,但是还可以听出他们的区别。u3表现的细节比a607多了,都可以听出鼓皮的振动,但A607的余震表现的比较饱满。首先是sony,蔡琴声起,舒服,但蔡琴醇厚的嗓音无法完全重现。换过U3感觉明显不一样,只能这样说把,得益于中频的厚度,u3的表现人声方面还是有点优势的。其实渡口里的吉他也是对机子的一等一的考验,这次感觉过去,u3的声音显得偏硬点,吉他的挑高a607占上峰,高音方面u3略逊于对手把。u3的层次感强与对手,可以这样说把各有千秋,但总体来言还是决定u3小胜一把。

C.《炎黄第一鼓》
 
换回E4了,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那一款mp3在我听这首歌有一种震撼的感觉,期待他们的表现。首先是a607,刚开始的几声鼓声都沉得非常好,但听起来鼓声很空,不知道用什么词汇来形容他呢。换过u3后,感觉他们的差异还是挺大的,总体来说U3对鼓声力度的把握比较好,让昏昏欲睡的我提得起点精神。

D.《one night in beijing》信乐团

我挺喜欢的一首中文流行歌曲,特别是阿信那种京腔的演绎,以及那份张扬的感觉是非常good!AB的对比听太烦人了,这次我就原原本本的听一遍,再将他们的不同一一说出来。

前奏二者的表现都是值得赞一把的,分离的很开,不像我听nano时挤在一起的感觉,声场宽度差不多,素质都很高。这次二者的人声都没有被埋没,只是都不够大。在快要完的时候u3可以明显的听出阿信在吼了那么久以后,喉咙有明显的撕裂感。在听a607时我也特别注意到这一点,但是我却听不到那种撕裂感,sony很好的把他掩盖过去。呵呵,现在感觉过去sony的音染慢慢的出来了,但是是属于很好的修饰。而u3就会比较客观的将原原本本地表现出来,但和nano的那种平直不太一样,可以说nano只有U3一半的素质把(呵呵,好像有点跑题了。)

最后还是U3小胜把,确实对这两个硬汉来说,他们的素质太接近了,有时感觉给谁都觉的对另外一个有点不公,郁闷ing

E.《死了都要爱》信乐团

从A607开始,刚起始的清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底噪还是比较严重的,高音部分也拉得比较高,没有暗的感觉。吐字换气同样不俗。钢琴响起,离我还是比较远的,特别希望他大点,听清楚点,但是就是不大。对sony的声场我是没有多大的问题,宽度还是比较满意的,分离度也是无可挑剔的,一首歌下来,精神大为振奋。

接下来就是U3的表现,郁闷ing,这次音场居然比a607小了点,但分离还是不错的。人声方面还是相对于sony来得突出,高音也高了不少,毛刺也比较少,比sony更有听出油感觉。声音也相对于sony浑厚了不少,可以很好感觉阿信的鼻音,其实SONY里也有,只不过sony将他掩饰了。

最终还是a607胜出,因为u3的ROCK的味道相对于sony少了,可能是因为音场的宽度不及,感觉还是SONY比较好。

F.《执迷不悔》王菲

u3先来,刚开始吉他声显得很实撑,一条一条,有条不紊。接下来是王菲的演唱,漂亮,我居然听出了久为的感动,很清脆的声音,王菲的声音味道都出来了,让我陶醉其中,现在都不知道要写点什么,还是看看SONY的表现。好细啊!这是我的第一感觉,确实相对于U3细了不少,弦的抖动也能听得十分清楚,但弦与弦之间显得有点粘!而王菲声音在sony表现下,显得中归中矩吧,没有特别的地方,只是高音比U3来得“迷人”。最终还是U3胜出。

三、音效篇

呵呵,这也是我最期待的,若论素质BBE还是强bass不少,还是用心去感觉一下吧,毕竟sony的音效曾经也是大家所赞赏的!可是,现在呢,废话少说,现在就进入实质性阶段。现在摆在我面前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到底要选哪一些歌,选不好了,可能带来的后果,可能是我们所意料之外的令一种感觉。

U3 BBE开到3,a607 bass也开到2 treble 开到1,最终决定选首流行歌。

A.《菊花台》 周杰伦

周董的新歌,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周董的演绎也非常不错。谁说流行的一定就不好嘛?流行歌就不能拿来评测吗??

首先先说说SONY,先说要开音效和不开音效的区别。开了音效后,sony的人声做得比较高,尖些,声音也比较集中。刚开始的小提琴演奏显得委婉些,高了些,周董的低音多了些,马马虎虎上可以说是足把,但远远不到猛的地步。吉他、古筝、人声的表现都蒙上一层沙布,不够通透。

BBE就是牛,开了以后,染色也不会像sony那么强烈,细节方面也多了不少,有点不解,低音的方向感也不错,低音是包围着你敲的,整体也比较平衡,不会像sony高音高得吓人,而且音场宽度也不错,对乐器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在音效的表现下,U3还是明显强于A607,不得不感叹BBE的厉害,昔日的老大在他面前也黯然失色,那怪大家都不较认可BBE,不像BASS虽然不错,但染色太中,平衡不够。

四、总结篇

确实有时这样的对比会搞得我头都大了,但是还是挺愿意这样去做的,感觉有种成就感~A607的素质不容小视,并不像论坛里写得那样烂,sony与U3的声音都有一种妖艳的感觉,但相对而言,sony来得强烈一些。

人声:u3小胜是没问题的
高音:sony来得高
低音:两个给我的感觉都不是挺好,只能说相对而言U3在质感和量感方面都有小胜一把的能力
乐器:SONY的小提琴更委婉点,吉他则是U3来得较强
音场:伯仲之间
分离:SONY小胜
EQ:呵呵,不用说也知道啊,但差距也没想象那么大

SONY的素质总体来说也是和U3不相上下,SONY适合听流行偏摇滚多些,而U3则是听流行偏民乐多些吧。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