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信息化实践已经有20年了,现在的医院已经须臾离不开HIS系统:但医院信息化系统提供商却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最近几年,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深入,国外的医疗信息化企业又一次出现进入中国市场的“潮流”,并承接了国内不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他们的到来是不是意味着中国医院信息化的高潮又一次来临?医院信息化又出现了什么新的方向?为此,本刊记者带着问题采访了几家企业。
成熟产品成就市场
康博嘉集团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是当地最大的IT上市公司之一。该公司系东南亚领先的IT技术服务提供商。公司在2004年初收购新加坡SCS MalaysiaCO.,一跃成为东南亚医疗领域的旗舰企业。而康博嘉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康博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康博嘉集团在收购新加坡SCS公司后在中国成立的子公司。
祖凯身兼康博嘉集团在中国的两家子公司业务总监之职,一年中一直在北京和上海两地间奔忙。他介绍说康博嘉集团进入中国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收购了新加坡SCS公司,而新加坡SCS公司在此之前在中国市场就开展了一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前期工作。他本人原来是新加坡SCS公司的职员,也是在并购后进入康博嘉的。
据祖凯介绍,康博嘉集团在过去的近20年里,向许多大型综合医院提供一揽子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项目咨询、流程优化、系统实施、软硬件集成、客户培训、维护升级支持等IT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因此,在医院信息化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产品。在2005年,其开发的新一代产品,为马来西亚PUTUJAYA医院系统做了全面的系统升级。而该医院是马来西亚第三大医院,被医疗信息领域公认为亚洲信息化的典范,是第一家实现无纸化的医院。同时也被马来西亚政府确认为未来医院发展的典范。
在为PUTUJAYA医院升级的同时,康博嘉集团也将该系统介绍到了新加坡、澳大利亚、泰国等国。此后,通过子公司,康博嘉集团也准备在中国推广其系统。
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被称为Total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eTHIS。祖凯称,如果一个医院能够采用其完整的系统,可以实现医院运营实现全面的数字化,并可以利用IT全面整合和优化医院的业务流程,同时,在医院的核心,患者的病历方面,实现完整的结构化电子病历体系,同时,可以实现全院无线网络覆盖,使移动医疗在一定的硬件投入下成为可能。
但祖凯同时称,该系统也可以拆分成数个子系统,提供给各医院。比如PACS子系统等。他强调说:“康博嘉的eTHIS在架购上分为三级,完全可以根据医院的需求进行调整和提供,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去适应医院的客户化需求。”
他认为,单纯从技术角度而言,各医院信息系统开发商采用的技术都差不多,关键是系统开发的经验和系统设计的成熟度,同时企业的后续服务及开发、升级能力是很重要的,这意味着医院在信息化系统投入的保值和增值。
由于具有成熟的产品,祖凯称在同医院沟通时,主要是为医院提供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建议,并引导、增强医院对信息化的理解。他说:“通过我们的努力,相信eTHIS能在中国的医院得到应用,为中国的医院业务提供坚强的信息化支持。”
追求信息共享理念
美国康和(中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进入中国是2005年。但据冯庆丰总经理介绍,他们在此之前的一年中对中国医院信息化市场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了解。
对于中国市场,冯庆丰认为有自己的特色。他说:“中国和美国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卫生系统是由政府来统一管理的,而在美国则是很散的。在美国推广一个平台很难,各机构互不隶属,因此,即便是实现信息化,也是局部的。其实,美国政府也意识到了信息孤岛这个问题,布什总统就提出了要花50亿美元来实现美国人的健康档案。而中国目前有很好的政府管理平台,有各种专业委员会和各级科委在推动这些工作。”
冯庆丰介绍说,康和使用的数据库是SQL server。他称,虽然这在业内有不同的争论,但康和通过使用,感觉其效果还是不错的。而且,由于SQLserver在不断改进,推出的新版本可以更好地同Oracle形成竞争,在技术上也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他们认为SQL server有一些比较好的性能,在可扩展性,在数据挖掘和分析上,在数据的通讯上,更灵活方便。冯庆丰认为,更关键的原因是使用SQL server成本会降低很多,大约是Oracle的1/3。因此,各方面促使他们采用SQL server。
同时,冯庆丰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康和提交的总服务技术是建立在Web平台上,这很不同于以往的Oracle的c/s服务架构。他说:“我们推翻了原来的技术,原来我们也走过这条路,但是一个医院还可以,多了就不行,数据的传递不通畅,就会造成一个医院成为一个信息孤岛,采用SQL server可扩展性非常强,如果在中国全国实施这么一个平台的话,都能有一个好的平台和条件。”
冯庆丰对于进入中国市场很自信还在于他认为康和的产品使用简单,他们针对医院的客户化服务细化到每个医生的专业及诊疗习惯。“我们的想法是真正好的东西应该是对用户非常友好,用起来非常简单。”他说,“我们让系统完全成为一个适用的工具,而不是让大夫从属于系统。”而且,这种客户化对于数据的挖掘、统计分析及宏观部门的统计、分析、管理完全没有影响。同时,由于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系统能自动学习,并适应不同医生的习惯。
冯庆丰介绍说,据康和了解,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信息化产品。而且,在2年前,国内基本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历,这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市场,而且,就现在国内的企业,都没有一家形成拳头产品,能独秀于林。而且院内就是各种信息孤岛,现在有了好的技术条件,可以用一个HIS平台把各科室所有业务整合在一起。实现信息交流,而核心是电子病历,电子健康记录。他说:“公司正是看到这个大的愿景,并为了实现这个大的愿景而努力。”
构建医院信息化良性环境
俞毅博士是IBM大中华区业务咨询服务部的医疗卫生行业总监,他刚从沈阳回到北京,之前他从上海飞到沈阳待了一天,而在接受采访的第二天上午,他还需要飞往广州去处理一项业务。匆忙间,他在北京盈科中心IBM的一间小会议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俞毅博士对于医院信息系统实施的一般过程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将它比喻作皮划艇漂流的旅途。一开始,医院受到系统提供商的鼓励,说买我的吧,那将是一个实施很顺利的项目,于是,医院信息化这一艘皮划艇开始漂流了。然而,当项目开始实施,这只皮划艇就遇到小的波浪,医院会发现提供商人员的能力或者产品的功能与医院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就会问“我们签约就为了这个”?但这还只是开始,系统上线运行后,会遇上更多的问题,不是系统不工作了,就是响应速度慢,或者是应用软件中很多的错误,该怎么办?这时的皮划艇遇上了大浪。此时,医院只能是坚持住,否则投入的将一文不值,而此时的皮划艇也快翻了。而系统提供商只能说“坚持住,下一个版本会更好”。漂流还是会继续,只是有点颠簸。
通过比喻,俞博士将医院实施信息化的困境表现得异常生动,当然他希望这样的旅途能顺利一些。
他紧接着分析了目前在中国实现医院信息化的一些环境问题。
首先是投入环境。他说:“目前很多医院对于投入规模和可评估的产出与结果概念模糊,对自,己的投入和预期效果不明确,存在预期过高的问题。”
他认为,现在中国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并不只是投入少不少的问题,有些医院的信息化投入占医院总营收的百分比也不小。但医院对于信息化建设具体应该做什么事,要达到什么目的和结果,投入的比例结构和优先次序是怎么安排的,怎么实现可持续的投入等问题上缺乏全面思考。他说:“很多医院总希望一次投入就解决问题,而不是认为医院信息化是一个逐步完善和实现的过程,要进行规划,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合理陛。”
而且,医院对于系统提供商的售前承诺和实施结果之间存在落差,系统提供商在自己的能力与愿望上也存在落差,因此,双方往往在项目实施后无论是对对方还是对项目都不十分满意,也让双方的关系处于不和谐状态。这对于信息化的建设其实是很不利的。
俞博士认为,正是这种投入环境使得医院信息化建设一开始就存在偏差。
其次,由于医院的核心业务是医疗服务,因此很少有医院有足够多的医院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士,能对医院信息化的信息、应用与技术环境做出全面的分析决策。对于医院的信息化中,是自主开发还是引进系统?是采用一体化的系统还是分科室购买不同的系统?采用的集成模式是怎样的?等等问题都缺乏深入、专业的分析。
他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模式,都必须对应各个业务需求,细分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由此,产品与产品之间才具备可比性。他说:“为了便于实施管理,理想化的方法是选择一体化产品。但事实是很多产品本身还处于不断改进的过程中。”
他介绍说,目前中国的医院信息化尤其是,临床信息系统方面还处于第一阶段即信息收集者(Collector)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文件记录(Documentor)阶段之间,离第三阶段提供帮助(Helper),第四阶段业务支持协助(Colleague),第五阶段导师(Mentor)还差得很远。无论是医院还是系统提供商其实吝腑该看清这一点,务实操作。他建议认为,以集成为中心的应用架构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且比较符合现在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第三方面,俞博士认为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服务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务,缺乏服务环境。
他介绍说,医疗卫生信息专业服务公司有别于应用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是对医院信息化过程中为医院提供计划和评估服务,协助进行厂商和产品选择,提供管理和技术咨询,在系统提供上实行部分或全部外包。他介绍说,引进第三方服务,即可以是在前期规划和招标的过程中,也可以是参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并详细列举了每个环节所提供的服务。
第四方面,俞博士认为,目前需要客观的产品/厂商评估(Vendor Performance)体系来构建一个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良性竞争环境。由于目前缺乏一个可评估的系统,各厂商提供的信息化系统的价格也没有明确的定价体系,各厂商之间尚处于盲目竞争状态。由于相互间的价格竞争使得各厂商都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去进一步研发、升级系统,大量的系统最后都同质化,很难保有自己独有的产品特色。这种恶性的竞争环境对于医院信息化建设厂商极为不利,而这也是造成一拨拨厂商倒闭或半死不活的原因。因此,更谈不上相互间合作,各自发展有特色的产品了。
通过对以上环境的分析,俞博士介绍说,只有当目标、过程和技术相互一致时,医院信息化才会发挥最大作用,在其中,第三方服务商可以为医院提供很大的帮助,并能协助构建医院信息化的良性环境。他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参与到这中间来,共同推动和构建医院信息化的良性环境,为中国医院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