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小灵通上,相互竞争的通信运营商被奇妙地捏合在了一起,然而,一位信息产业部局级官员透露:即使双模小灵通销售升温,信息产业部近期也很可能不会就其入网许可颁布新的政策,双模小灵通的名分很可能是继续“黑”下去。
在河南、山东、广东以及国内其他很多地方,一种特殊的手机正在被大量生产和销售着。这种手机的名字是双模小灵通——通过在一部手机内设置两个手机卡插槽,可以同时使用小灵通与普通手机两张网络的服务。在这样的手机上,相互竞争的通信运营商被奇妙地捏合在了一起。
双模小灵通突然加速
双模小灵通早在2003年就已经被生产出来,但最早研制出这种技术的UT斯达康公司表示,由于没有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入网许可证,他们的产品一直是在东南亚等海外市场销售。之后,中兴通讯、宇龙通信等公司也做出了双模小灵通产品,但基于同样原因,都没有高调上市。
事情在2006年发生了变化,年内,双模小灵通的销售额陡然上升。本报独家获得的一份内部监测报告显示,截至10月8日,国内小灵通用户为92123798人,其中GSM/PHS双模手机约占小灵通市场份额的0.5%至1%左右。一年前,这个比例还只是现在的1/3到1/2。
这样迅速膨胀的市场规模依然是政策强力拉住缰绳的结果。易观咨询公司之前的报告显示,小灵通用户中“双枪将”(同时使用两部手机的客户)比例超过30%。这意味着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只不过,由于主管部门拒绝对这类产品进行检测,也就无从谈及入网许可。几年来,这只能是一桩不能张扬的生意。
生意在悄悄地进行,却没有人愿意承担开闸的责任,尤其在北京这样政策敏感的地区——北京网通对此给出的官方回答是,网通公司不建议客户使用双模小灵通,因为无法对双模小灵通出现的故障承担责任。
但在另一方面,并没有明确的政策限制双模小灵通的使用。可以参考的例子是,与双模小灵通技术概念相似的联通“世界风”手机(GSM/CDMA双模)早已在市场上高调销售。双模小灵通限制使用的出发点是为了平衡运营商利益,但是,面对巨大需求与监管滞后的矛盾,市场已经开始出现混乱,冒牌、水货手机层出不穷。
上述监测报告显示,除了非正规厂家生产的手机和水货手机以外,目前双模小灵通手机品牌主要有中兴、科盛、英皇、宇龙等。很多贴牌机,如中国网、小旋风等属于深圳代理商自己贴牌销售。以双模为卖点的小灵通主要在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内蒙古、江苏等地销售,其中河南相对销量最大。部分开放市场的份额稍高,如陕西宝鸡为15%,山东临沂达到8%,郑州3%,武汉3%左右,主要型号为中兴K70;四川绵阳2%左右,主要为中兴K70、蓝天V998等。
“双模”即将获得准生证?
嗅觉敏感的中国手机厂商已经发现了双模小灵通市场升温的新商机。在最近的一次投资人会议上,深圳宇龙通信高调向海外分析师表示,该公司生产的双模小灵通已开始向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大量供货,并把这一消息作为重大利好。
来自中兴通讯的一位匿名人士说,近期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多家省分公司都在加紧向他们订购双模小灵通。这位人士说,随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资费大幅下降,小灵通原有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小灵通增长放缓。固定运营商急切盼望通过双模小灵通减少客户流失,同时为即将到来的3G做移动业务和移动客户储备。
这两家固网运营商的思路显然是,如果双模小灵通政策开禁或事实开禁,在移动资费下降的背景下,现有小灵通用户的离网比例将大幅降低,甚至中低端手机用户在换机时也可能选择双模小灵通。这将大幅带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业务和收入的增长。
上述人士不愿透露中兴双模小灵通的销量,但他确认,这些没有获得入网许可证的手机是通过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的营业厅销售出去的。之所以没有入网许可证,是因为信息产业部在双模小灵通方面至今尚无明确规定。
一位信息产业部局级官员说,是否应该给双模小灵通“准生证”的问题,在两年前就内部讨论过了。当时的定位是作为无线市话,小灵通的业务没问题,所以终端也就没问题。但如果加上双模功能,业务改变了,双模小灵通是否违规谁也说不好。做与不做,“可能”应该由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决定。
不过,这位负责政策研究的官员说,从研究层面来看,即使双模小灵通销售升温,信息产业部近期也很可能不会就其入网许可颁布新的政策。双模小灵通的名分很可能是继续“黑”下去。因为“当前的工作重点在3G”,他说,“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政府已经没有压力和动力去做小灵通政策方面的调整。”
作者:冯大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