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由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与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2011微软非营利机构信息日”活动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次活动以“IT 技术拓展公益资源”为主题,以创新的“诊断堂”以及案例分享、新技术介绍等环节,与100多家中国非营利机构代表,以及IT及非营利领域专家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在拓展公益资源方面的需求及解决途径。前期调研产生的《2011年度中国公益组织IT现状调研报告》也在活动中首次发布。
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及合作伙伴事业部高级销售总监陈静、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洪军、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主任吕朝、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作为嘉宾出席并发表了主题演讲,淘宝网企业社会责任部霍奕、Vjoin顾问陈露分享了IT在公益领域应用的优秀案例。
公益组织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运作能力。实践表明,灵活、高效地运用IT技术,日益成为公益组织运营和发展所必需的技能之一。深圳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马宏在致辞中表示:“社会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在过去十几年已经证明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而社会组织未来将会是社会创新的主体和动力源。利用信息技术帮助社会组织的发展,将这些创新的力量汇集成为社会创新的合力,我们的社会才会有一个更好的图景。”
作为主办方之一,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洪军表示:“中国的非营利机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软公司作为信息技术行业负责任的领导者,一直致力于为非营利机构的信息技术能力建设提供支持。此次微软非营利机构信息日活动旨在全面探讨IT应用在筹‘资’领域可贡献的价值。我们希望通过与非营利机构,政府机构以及业界同仁的合作,协助非营利机构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提升效率,增进透明度,提高竞争力。”
此次活动上,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与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共同发布了《2011年度中国公益组织IT现状调研报告》。调研发现,公益组织已逐渐开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平均每个公益组织有11台电脑 (除了两个百人以上大型机构,其他组织平均拥有6台电脑),六成的公益组织租用了网络服务器空间等,大部分机构已能运用IT设备进行有序工作。但仍有48.6%的公益组织没有服务器,43.1%的公益组织没有机构独立域名的邮箱账号,服务器和专业的邮箱服务在公益组织中仍有一定需求。
报告指出,公益机构部署信息化系统最大的挑战是专业人才的匮乏,其次是资金及IT知识和设施的积累,这些是公益信息化管理的短板。因此,助力公益组织的信息化建设,要从人、财、知识和制度积累全面提供帮助,仅仅提供资金或基础设施是不够的。
“我们也看到IT产业领域致力于推动社会发展与创新企业,正在关注这些需求,并尽其所能推动公益信息化发展。我们相信三个部门通力合作,在政策导引、产业支持、社会动员的环境下,中国公益环境将会有极大的改善。”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研究与发展总监李媛在介绍调研报告时说。
对于本次活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认为:“比起其他任何技术,互联网技术更能为草根公益组织赋权。而实际运用中,公益组织往往期望很高,却实效很少。如何运用IT技术进行组织管理、并成为引领者成了草根公益组织新的苦恼。公益组织如果想要获得公众更多的信任,就需要与IT行业有所合作,提高自身IT技术的应用能力,增加机构运作的透明度,本次活动对于这种合作和提升是个有力的尝试。”
“微软非营利机构信息日”(NPO IT DAY)主题活动日是微软公司在全球推广的公益品牌项目,在各个国家为公益组织提供创新技术学习和交流的平台。2011微软非营利机构信息日在年度公益行业盛会“中国•深圳公益项目交流展示会”(以下简称“深交会”)期间举办,结合“深交会”主题,以筹“资”(款、物、员工\志愿者)为主线,在特别设计的诊断堂环节,由实战经验丰富的企业领导者、国际知名公益机构负责人、营销专家及微软公司专业志愿者与参加论坛的非营利机构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对非营利机构在拓展外部资源时遇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困扰把脉问诊,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和资源途径,与全体会众分享。
此次活动还尝试让信息技术从业人员与非营利机构代表直接进行交流。来自微软(中国)公司华南区的员工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此次活动。通过与非营利机构代表的深入交流,志愿者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非营利机构如何服务弱势群体、满足社会需求,以及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志愿者们结合自己的专长和经验,为非营利机构的信息技术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反馈。
此次活动中,参会机构通过参与“寻找IT筹资先行者”的藏宝游戏,5家机构获得了微软公司捐赠的二手笔记本电脑作为奖品。另有2家参与前期调研的机构在现场通过抽奖获得奖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