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哲保身or奋起反抗论拜亚与京东拗断

互联网 | 编辑: 刘轶 2011-03-28 16:55:00转载

耳机门之后的事情,一直长时间没有得到耳机门立案的消息,总觉得有些乏味,不过就在事情貌似已经逐渐风平浪静的时候,一篇来自拜亚动力官方微薄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拜亚动力总代理帝捷公司与京东网已经暂停合作,欢迎各位选择新蛋网,卓越网,易迅网等授权合作的B2C网站以及帝捷的官方淘宝商城或支付宝商城购买。与京东网的合作中止并非我公司的意愿,希望今后双方能再有机会合作,中止合作不影响现有用户的保修。"

微博截图,目前此微博已被删除

短短百余字的微薄,透露出来的内容却颇值得玩味:第一句没什么好说的,叙述性的言论,后一句就比较劲爆了"欢迎各位选择新蛋网,卓越网,易迅网等授权合作的B2C网站以及帝捷的官方淘宝商城或支付宝商城购买"——直接将京东的主要竞争对手摆上了台面,这其中也包含了拜亚动力对这次行为的决心(至少短期内,是没有修好的可能了)。"与京东网合作终止并非我公司的意愿"——虽说的确是真的,不过也颇有些"一个艰难的决定"的意味。"希望今后双方能再有机会合作"——礼节性的外交辞令。"中止合作不影响现有用户的保修"——重申定心丸,其实一般用户也从电子商城寻求售后的几率也并不大。但综合起来分析,拜亚的此次行为,却也能看出很多的值得玩味的内容出来。

这样一个消息出来,令人感到比较震惊——一般说来,除非有极其巨大的利益问题,厂商很少有和渠道交恶的情况发生。联系起之前的京东耳机门事件,难道说是因为拜亚动力无法满足其订单需求?的确当时以999元销售的价格的确可能的确在成本上会有一定的差距,但一般商城的活动中,这样的折扣在一些高端小众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只要个人用户每单都控制在一个的话数量不大。对于京东并非不能承受。对于厂商来说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拜亚动力明哲保身的可能性极小。

明哲保身谈不上,那么奋起反抗就是比较合理的解释了。如果说淘宝的C2C模式让网购成为当今消费的一种必然趋势,改变了产品渠道的竞争规则。那么京东一类的B2C网络商城则以专业化、规模化的运作方式为更多大品牌厂商提供了更为令人放心的平台。不过,一旦一个渠道的销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于厂商来说,往往受到的议价压力也就更大——这几年,很多生活用品在进入超市大卖场的过程就一直承受着巨额的入场费、促销费、店庆费等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费用的压力。曾经看过某国内洗发水厂商的抱怨:自己在大卖场里的所有产品基本是亏本的状态出售,但为了产品的市场认知度,必须还要在卖场里进行销售。进场费是很多厂商不能承受之重:像格力电器就由于不能忍受电器连锁大鳄的高进场费,进而自己开设专卖店进行独家销售。耳机门事件是一个导火索,背后更多的可能是厂商与渠道在利润分配、以及品牌营销上的巨大分歧。想必拜亚动力不愿意自己在渠道上受制于人,最终选择了离开,以保护自身利益。

拜亚动力与京东的拗断,背后折射的问题不单单是两家公司的恩怨,更多的是厂商与渠道无法回避的利益分配问题。在渠道扁平化的时代,品牌价值更高厂商将把握更多的主动,更不畏惧渠道商的压力。或许,这也是拜亚动力之所以毅然割席断义的原因所在吧。

ps 凑巧在这篇博客放出的时候,京东方面传出:所有今年媒体的投放量降低50%。本人论坛编辑,此文章不受公司编辑部、销售影响,请勿将本文与其相关联。谢谢!

漫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