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使用Marvell主控芯片的SATA 6Gbps接口510系列后,万众期待的Intel第三代民用固态硬盘今天终于正式发布。新硬盘被命名为320系列,但Intel也明确指出它就是X25-M系列的正统继任者。
英特尔320固态硬盘登场
令人期待已久的英特尔25nm固态硬盘终于发布了,用以取代经久不衰的X25-M 34nm产品,而且可是真正的英特尔血统,不像510系列那样采用了Marvell的主控芯片。
首先一睹真容,你可以认为它就是G3,几乎比原先的发布时间推迟了半年。但其实你认为它不是G3也无可非议,因为从代号来看,34nm的X25-M G2为Postville,而25nm的320系列为Postville Refresh。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它只不过是制程升级版,320系列进一步提升了性能,还提供了更加出色的全硬盘加密以及断电数据保护等功能。
尽管如此,320系列在性能方面依然要比采用SandForce SF-1200主控的产品出色。
不过和后者不同的是英特尔并没有采用任何的数据压缩技术,但是同样有着相当不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2010年SandForce SF-1200系列大放光彩,而今天新推出的SF-2000系列主控也是具备相当不错的竞争力,这可能会削减G3的价值。英特尔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推出了510系列产品。英特尔同时表示,510系列的年返修率(ARR)和34nm的X25-M G2一样为0.6%左右。
我们先来对比一下320系列的规格和售价吧:
这样的价格其实和SandForce SF-1200阵营相比竞争力稍显不足,但是英特尔希望保持65%的利润率,这样来看的话也无可厚非了。我们也就不要指望新产品能够很快降价了。同时英特尔预计320系列固态硬盘的可靠性比510或者X25-M更出色。
主控相比二代没有变化
英特尔320和310以及X25-M一样都采用了自家的控制芯片,下面让我们来对比一下34nm X25-M G2和320系列有什么不同吧。
Intel SSD 320 300GB的PCB
事实上,新产品的主控和上一代是相同的,而第二行不同的编号你也不要认为那只不过是固件的升级,因为G2根本没有全硬盘加密和NAND冗余这样的功能。那是320系列产品独占的。
Intel X25-M G1主控芯片
Intel X25-M G2主控芯片
Intel SSD 320主控芯片
缓存配备和掉电保护功能
由于主控没有变,所以整个SSD的架构也没有改变,外部配备的DRAM缓存依然是用来存放映射表而不是用来存放数据的,同时在主控芯片内部还集成有256KB的SRAM高速缓存。
海力士64MB 166MHz SDRAM
320系列的DRAM缓存就位于主控芯片下方,由海力士生产的64MB 166MHz缓存。这个颗粒其实比上一代X25-M的缓存尺寸要小。此外X25-M G1和G2的SDRAM缓存默认电压均为3.3V,而320的SDRAM只有1.8V,起到了节电的作用。
Intel X25-M G1: 16MB 166MHz SDRAM
Intel X25-M G2: 32MB 133MHz SDRAM
只在DRAM缓存中存放映射表其实也是英特尔引以为傲的地方,它只作为主控的暂存器而存在。一旦突然掉电,主控只需要将存放在SRAM中的数据保存到NAND中即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停电而造成的数据丢失的情况。为此,英特尔为320系列配备了6个470μF并联电容。
对比同样不配备外置DRAM缓存的企业级的SandForce方案,它配备有一个0.09F的大容量电容。英特尔表示这样的设计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这种高速缓存的数据量很小。同时有报告指出,多电容并联可以带来更好的可靠性,就算其中一个坏掉,其他的电容还可以正常工作。
冗余校验和接口配置
●重要的冗余校验算法
320的主控采用的是10通道架构,因此如果容量较小,那么会严重影响性能。好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款300GB的型号。300GB的型号正反面一共配备了20个闪存颗粒,每个闪存的规格为16GB,每个Die为64Gbit即8GB,为25nm的MLC。
所以300GB型号实际的物理容量为320GB,而在Windows下查看实际可用容量则为279GB。300GB的型号之所以屏蔽掉了12.8%,其中一半是用来降低写入放大和磨损平衡,而另外一半容量则是用于NAND闪存阵列中的冗余校验,作用和RAID类似。这也是英特尔原生方案固态硬盘向来的两个重要特点。
早在50nm闪存时代,SandForce就开发了自己的冗余校验算法RAISE,因为随着闪存工艺制程的增加,其擦写次数也在不断减小。因此冗余校验和磨损平衡都是非常重要的算法。SandForce的RAISE是将奇偶校验位分布到整个固态硬盘的NAND中,本身SandForce就有自己的数据压缩算法,这样也就预留了更多的空间用于这两项功能。尽可能降低NAND的故障率。
不过英特尔并非将所有的NAND都用于冗余校验,320采用了一个类似RAID4阵列的系统。产生的每一个校验位都储存在预留的空间内部,比如300GB的型号就会放在其中的20GB中,这比一个完整的Die还要大。
●没有采用SATA 6Gbps接口
英特尔X25-M向来限制固态硬盘的顺序写入能力,G2时代最高的速度也不过是100MB/s左右,若不是随机性能很强,否则竞争力会严重不足。不过在全新的320系列当中,随着容量的增长,其连续写入性能最高达到了220MB/s。
另一方面应该提到的是,在25nm闪存当中,页面大小从34nm时代的4KB增加为8KB,因此在相同的通道数量下,顺序读写速度也就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关于接口方面,新的产品依然采用SATA 3.0Gbps,自2009年以来就没有变过,其实考虑到这次连主控芯片都没有变化,这样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顺序读写性能。
全硬盘加密和其他疑问
●AES加密技术
SandForce早在2010年就介绍了自家的SF-1200/SF-1500控制器的全硬盘加密功能,所有的数据以加密的形式写入到NAND闪存之中,所以这种加密的方式说白了,如果有人单独把NAND颗粒偷走,这样的加密就毫无意义了。如果你确实希望有全面的保护,就需要设置一个ATA密码,也就类似通过电脑的BIOS密码来保护数据的方式。这样的话如果有人将SSD偷走接到另一台电脑上就能够真正起到加密的作用。
英特尔320系列采用了一个类似的加密引擎,在默认情况下所有写入固态硬盘的数据都采用了128位AES硬件加密。这个过程是实时的,硬件实现的,不会对SSD性能产生影响。
固态硬盘在出厂的时候就内置了128位AES密钥,而每一次进行擦出硬盘的操作后还会生成一个新的密钥。还可以利用BIOS/ATA加密方式来实现更加有效的保护作用。
不过这种全硬盘加密技术会导致擦除硬盘的时间受到影响。SandForce主控的产品只需要3秒钟,因为它仅仅是废掉老的密钥并生成一个新的,以此来数据无法访问。而320系列则慢一些,比如300GB的需要30秒左右,可能同样是生成一个新的密钥。因为如果没有密钥的话,保存在NAND中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其他疑问
英特尔的510系列采用了SATA 6Gbps并且拥有较高的顺序读写性能(250GB版本读取500MB/s,写入315MB/s),但是随机读写性能偏低,最高只有20K IOPS的读取能力和8K IOPS的写入性能。而320系列则恰恰相反,虽然顺序读写性能只有不到300MB/s,但是随机性能将近40K和23K。英特尔表示,这两款产品的定位并不冲突,510适合那些诸如视频处理或者需要大量文件拷贝的应用环境,而320系列显然更加适合系统应用。
此外关于寿命方面,尽管25nm闪存的擦写次数相对34nm闪存从5000次缩减到3000次,但这并不代表厂商都会更加保守。实际上根据英特尔的计算,320系列产品如果用户每天写入20GB的数据那么可以用5年。所以从这点来看用户完全不必为使用寿命而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