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在社会的普及,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游戏不使他们过度的沉迷,日前,文化部网络游戏内容审查专家委员会、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未成年人健康参与网络游戏提示》。建议未成年人不参与可能耗费较多时间的游戏设置,不玩大型角色扮演类游戏,不玩有PK类设置的游戏。在校学生每周玩游戏不超过2小时,每月在游戏中的花费不超过10元。
错位的世界
据了解,正在上初中二年级的15岁少年张嘉,由于痴迷于网络游戏,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家。而且深受杀人、杀怪从而获得更好装备升级模式影响。一日张嘉一如既往在网吧里玩游戏玩到凌晨2点多。然而他认为隔壁唱着歌玩劲舞的小泰打扰他,两人发生口角,失去理智的张嘉竟产生了“找个人来杀杀”的强烈冲动。
回家后他从自家厨房找到一把菜刀后来到网吧二话不说,就朝小泰的头部、颈部、背部和四肢等处连砍了数十刀,赵某立即倒在血泊中。由于害怕他回自动补血复活,张嘉又朝他补了20几刀,直至他完全断气,砍完人的张嘉不是报警,而是返回家里睡觉,直到警方找到他。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经常玩网游的青少年中,有暴力倾向的比例是普通人的4至5倍;沉溺网游的孩子,容易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变得冷漠、孤僻、叛逆,缺乏人情味。
树立正确游戏观
有心理专家表示,青少年长期沉迷网游容易混淆真实与虚拟世界,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界限并没有那么清晰,而未成年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的暴力倾向与杀戮逻辑,容易发生错位产生意识上的障碍,面对已经出现悲剧和隐患国家也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其中包括2010年4月7日,文化部向各地文化行政部门下发通知,决定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通知要求,对一次接纳3名以上(含3名)未成年人,或由于接纳未成年人引发重大恶性案件的网吧,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但是这些是永远不够的,有业内人士表示要想从根源上杜绝类似悲剧的重演。一方面,网络游戏应该有严格的分级制度和限制,同时网游企业也应该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要关注未成年身心健康,父母与孩子多进行交流,不要让网络成为孩子的精神寄托,更不要让网游成为孩子缓解压力的唯一途径,从而养成正确、积极健康的游戏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