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见血!各大DC品牌的软肋!

互联网 | 编辑: 2004-01-19 00:00:01原创 返回原文

其实多说说机器的缺点是好的,一是各款DC虽有区别,但同级机器区别真的不大,二是购买时只买能忍受其缺点机器,而且有些缺点可以后期补足,比如不够锐可以用PS的UNSHARPEN MASK,噪点大可以用NEAT IMAGE,懂得如何克服缺点也是很重要的。

各大DC品牌的软肋 一

本文作者:雁塔晨钟

1。CANON

佳能始终以画质为诉求,赢得了很多人气,但佳能的作风过于死板,其软肋首先是没有大变焦机种,除了早已过气的PRO90IS,佳能再未退出类似的机种,一个PRO100IS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眼看着松下FZ1发展到现在的FZ10,OLY700发展到750,佳能的大变焦让人望穿秋水,即使钟情CANON的画质,喜欢大变焦的朋友也改投了松下和奥林巴斯的门下;第二是画质太柔,软塌塌的画面让许多喜欢硬朗风格的便宜望而却步,为什么不可以选择锐度呢?很简单的选项却不肯提供,还是死板惹的祸;第三,制造工艺和外形设计略逊一筹,A系列的粗糙是出了名的,S系列作为便携机太大太重,G系列样式不够威猛,每次升级革新太少,以致G3到G5的升级被称为换了块CCD,刷成黑漆了事,低端DSLR的300D频频爆出质量问题。

2。NIKON

NIKON有如蹒跚的老者,在快速变幻的时代,NIKON似乎无法满足求新求变的消费者。产品层次衔接不好,最要命的是,新产品越来越难以给人惊喜,更多的是遗憾,PROSUMER级别至今仍靠5700来撑门面,4300象塑料玩具,新出的3700有模仿M记F系列的嫌疑,5400令许多NIKON FANS失望,CANON 300D红火的销售了这么久,NIKON的低价DSLR还只是个纸面上的印刷品。NIKON的痼疾----你的PP为什么总是那样红,白平衡真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3。MINOLTA

M记做产品很用心,设计独到,然而做工却无法令人满意,几乎所有的机器都有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毛病,F系列的死机,A1的按摩器毛病,这个旗舰机器的抗震系统真可怕,据说长时间开启有可能烧毁电路,GOD!Z1做工粗糙,造型怪异,紫边惊人,画质可以用差来形容,且M记画质不够优秀,其要命的算法容易使画面过曝,动态范围狭窄,另外颗粒粗大是M记始终无法跨越的障碍,好在已经有所改进。

各大DC品牌的软肋 二

4。OLYMPUS

O记的功劳是开创了长焦DC时代,特别是到750,画质提高很大,然而它所有的长焦机器都没有抗震系统,使大变焦的意义大打折扣。其PROSUMER画质一般,既没有CANON G系列的细腻,也没有N记M记的7倍变焦,竞争力处于劣势。

5。FUJIFILM

富士最喜欢玩插值文字游戏,它不知道,这样会把自己玩死,300万插到600万,600万插到1200万,喜欢品评原图的色友看到插值后的原图都惊呼:太差了!富士的创新力也不够,S602这个经典克隆出了可怕的S5000,一个徒有其表的东东,受S5000的影响,S7000也不被人看好。富士的时尚机种还是不错的,F700,F410都很讨好,可惜选购者并不多。富士的颜色比较个性,有人喜欢有人厌恶,无法做到CANON那样人人称道。

6。PANASONIC

松下的机器很多,但真正热的非FZ系列莫属。引人瞩目的12倍大变焦,精良的制造工艺,O。I。S防震系统都令人满意,然而松下的画质始终出于中游,偏黄的白平衡,明显的噪点,对于追求细腻画质的人来说这是不可忍受的。松下最令人满意的就是它惯于使用的武器:降价!弄得松下的老对手SONY没有脾气,不得不跟着松下的步伐接二连三的跳水。

各大DC品牌的软肋 三

7。SONY

不提P系列单调乏味的设计和全傻瓜的操作,F系列为SONY赢得了声誉,可惜SONY的退步是有目共睹的,生不逢时的F828受300D的排挤不得不未上市就宣布降价,评测看来F828虽制作精良,功能优秀,可是在最关键的画质却让人大跌眼镜,从717时就可看出已经丢失了707令人称道的SONY特色:艳丽明锐,828则毁坏了SONY DC的声誉。

8。KODAK

柯达输在算法上,机器是不错的,甚至有的机器采用了未来的OLED屏幕,软件则始终没有进步,原图如水彩画般又糊又腻,据说这样的画质冲印时效果特好,没尝试过不得而知,不过有的电视看DVD特好,看有线一般,那柯达是不是看有线特好,看DVD一般的机器呢?柯达的小缺点还是有的,机器按钮设计不甚合理,一些外围配件跟不上,好在柯达色彩非常好,甚至在CANON之上,柯达还是不错的选择。

其实多说说机器的缺点是好的,一是各款DC虽有区别,但同级机器区别真的不大,二是购买时只买能忍受其缺点机器,而且有些缺点可以后期补足,比如不够锐可以用PS的UNSHARPEN MASK,噪点大可以用NEAT IMAGE,懂得如何克服缺点也是很重要的。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