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网络设备是否在全力运转?

互联网 | 编辑: 何毅 2011-04-27 14:41:00转载

我是一名职业顾问,因此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参与一些运作IT项目所必要的硬件规格的研讨会议。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硬件是指网络设备和服务器,有时候也会涉及一些关于网络负载均衡及安全相关问题的特殊设备。

我是一名职业顾问,因此我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参与一些运作IT项目所必要的硬件规格的研讨会议。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硬件是指网络设备和服务器,有时候也会涉及一些关于网络负载均衡及安全相关问题的特殊设备。

每逢这类会议,与会者中总会有人坚持认为,要想处理好这些工作,必须构建起一套逆天级的运行平台:强劲的可容纳四块处理器的主机、天文数字级别的内存、万兆交换机、8G光纤通道等等。如果会上有销售人员在座,他们肯定会对此频频点头,鼓励这个自负并且浮夸的所谓技术人员,并在推崇他展示出的那些华而不实的营销演示之外,全力支持这套更像是奢侈品的硬件规格方案。

而实际情况是,很可能只需要配备一套在性能上只及上述方案四分之一的网络设备,就足以应付当下正在讨论的这个项目。

作为硬件发烧友,电脑爱好者们普遍陷入了一个误区,即只有最新和最强力的硬件才足以支持他们的各方面需求。而伴随着对硬件性能低下的恐惧心理,类似用一台价值一万两千美元的主机来支持最基本的DHCP运行的现象也就应运而生。这种情况在IT硬件产业中司空见惯,并且也确实有一些应用程序是针对四十八核心的服务器研发和运行的,但总体来说,这种硬件配备的工作能力远远超出了你所赋予它的任务强度。

在大多数企业的IT部门中,并没有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来检测一个新的应用程序或服务器到底具有多大强度的硬件需求。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运算量近似的模型以供研究,进而大大降低应对一个新项目所付出的高昂的设备成本,并且这种研究过程花费极少。这一点在虚拟服务器领域尤其必要,在付出极低成本的前提下,它能帮你把更多的资源分配到真正切实有效的方向上。

网络核心是衡量工作量的最好的指标之一。如果你还没有针对自己的网络运作强度进行具体参数的收集,建议你先放下本文,立即开始收集工作。我们完全没有理由再在这方面被那些特殊的障眼法所蒙蔽了。

经过几星期的网络收发信息数据收集后,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网络核心实际上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整天忙碌不停。如果你所使用的是古老的百兆Cabletron设备,那么你应该早就知道自己的硬件会有问题。但如果你正使用的是时下的新产品,你很可能会发现设备其实一直是在偷懒,它们或许是边发出滴答声边处于空闲状态,又或许只是在备份数据资料时随便闪几下指示灯。而如果你使用的是iSCSI的虚拟化基础网络设备,你没准会发现无论如何种种小问题总是客观存在的,但又不会对硬件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现在让我们结合你所提供的服务器服务,开始抽丝剥茧地分析问题。数据库的工作强度是很大的,因为它要处理用户访问的负荷,并且运算效率会受前端代码质量的影响;存储系统所面对的问题则主要来自那些编译水平低劣的软件,因为这类软件会极不科学地持续进行大量读写动作。但你可能还会发现,你一直认为处理任务最重的服务器,实际上只在数据包往来过程中甚至延后的一段时间内才需要工作。而与此同时,即使在一台多年未进行维护的古董服务器上,仍有传统的相关程序在对垃圾内容进行剔除。

当然,这一切工作要想实施起来,意味着你必须进行精确且极为枯燥的网络监控过程。但如果不进行这项工作,也不把它应用到针对IT项目的购买决策中,那么你在自己(或者你的公司)的预算方面绝对要吃大亏。

服务器的确需要进行整顿。Linux主机的负载平均值处于1.00时已经算是相当不错。我已经无数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总是在监测到平均负载处于0.75的状态持续超过1分钟时,就坚持认为他们的Linux服务器在处理任务方面已经力不从心了。其实如果我们在讨论的是一台四核心服务器,那么只有当处理器负载持续达到3.00时我才会考虑进行硬件升级。只要我监测到的数据还不到那种程度--包括等待网络响应或加载存储器内容--我都会觉得这台服务器已经算是可以正常完成任务了,只是存在一点提升空间。而借助当前流行的虚拟化趋势,你可以轻松地在今后对虚拟主机进行处理器和内存方面的进一步升级。

因此比起给你的销售人员买套巨型的网络设备,倒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认真思考你现在的硬件是否足以完成你的既定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升级目标,或许将硬件规格提升一到两个档次就完全可以用服务器的实际表现让那些叫嚣着配置至上的土财主们哑口无言。而你也会在不牺牲设备表现的同时节省一系列硬件成本,无论是在前期的采购准备方面还是后期的电源冷却方面。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在整体提高IT基础运作能力的同时降低开销——凭借这一点,你的资金储备可以让你发展得更大、走得更远。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