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之初体验⑥——总结篇

互联网 | 编辑: 贾征 2011-04-30 13:15:00转载-投稿

转眼间6周的体验期以至尽头,在这6周的时间里,通过对新一代的Sandy Bridge处理器的多方面应用,使我对其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往停留在纸面和冰冷数据上的观感,更增添了许多生动的气息。

收到Sandy Bridge体验套装的时候十分惊喜。因为之前虽然也接触过SNB处理器,但使用得只是P67芯片组,因而与核芯显卡以及其伴生的一系列先进功能失之交臂。此次测试套装中附送的主板是H67芯片组,因而体验核芯显卡的种种功能,特别是传说中的Quick Sync Video成为了当仁不让的首要目标。

测试时发现,在关闭QSV技术,仅使用处理器进行转码操作时,需耗时60s,而开启QSV技术后则大幅缩短至32s(更快转换)和35s(更高质量)。效率提升约1倍左右。实际上转码的效率同视频源的格式以及转换的格式均相关,在随后的测试中,使用一段200MB,时长90s的MOV格式1080p视频进行转码操作,关闭QSV时需耗时约55秒,而开启后居然仅需8秒即可完成转换,效率提升接近7倍!!转换效率提升的同时,QSV技术在画质上同样值得称赞,特别是更高质量设置下的转换结果同处理器转换后的视频基本毫无差异,这点比目前流行的其他GPU加速转码功能都要更为出色。

之后恰逢LucidLogix公司推出了“GPU虚拟化”软件Virtu,能够通过纯软件的方式支持SNB平台同时使用核芯显卡与独立显卡,并根据系统对图形计算的需求,进行实时无缝切换。得益于手头的体验套装,我也在第一时间下载并安装体验了Virtu软件。

测试时发现,当处于i-Mode模式(此时显示器数据线接驳在主板的显示输出接口上)下时,Virtu软件能够成功的控制独立显卡参与3D运算,令整机的3D性能相比只是用核芯显卡有了数倍的提升,只是独立显卡的效率还是明显得收到了影响。相信随着软件本身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与显卡驱动更好的配合,效率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而在d-Mode模式(此时显示器数据线接驳在独立显卡上)下,独立显卡的性能则被完全的发挥出来。同时在d-Mode下,SNB处理器必须依靠核芯显卡才能开启的QSV功能依然能够正常打开,且效率完全不受影响。只是在功耗方面,即使是LucidLogix公司推荐的能够明显降低功耗的i-Mode模式,因为彼时独立显卡依然开启且处于待机状态,与只启用独立显卡时并无明显区别,均明显高于只使用核芯显卡的功耗。其真正能够节省功耗的领域,仅仅是在开启视频播放软件,使用GPU进行硬件加速时,可以仅启用核芯显卡而使独立显卡依旧保持待机状态。

SNB处理器的计算性能之强早已毋庸置疑,但作为Intel一直的弱项,核芯显卡能否成功翻身值得关注。因此我之后的体验开始围绕核芯显卡进行。并针对性的寻找了几款入门级和主流独立显卡,以检验核芯显卡的真实实力。

测试结果对于Intel来说显然相当乐观,经历过多项改进和补强的核芯显卡,相比以往Intel平台的集成显卡,在性能方面无疑有了跨越性的进步。在大多数主流网络游戏中,均能够提供接近甚至超越300元级别入门独显的性能水准和游戏表现。尽管同500元以上价位的主流独立显卡相比,核芯显卡在性能方面尚存在差距,但相信随着驱动的进一步成熟,未来核芯显卡的性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甚至将成为入门级独立显卡的“掘墓人”。

借由朋友工作之便,体验期间我也有机会把玩了几台配备SNB处理器(正式平台名称为Huron River)的新一代笔记本电脑。基于更加丰富的应用模式以及更为出色的性能表现,透过冰冷的测试数据依然能够令人感到热血沸腾。更低的功耗和发热,则无疑将加速笔记本电脑的轻薄化趋势,。而Turbo Boost 2.0技术创造的冲破配置同质化的契机,也会令厂商更为专注于产品设计。可以想象,在Sandy Bridge处理器以及Huron River平台的推动下,笔记本电脑市场必将迎来一个更为精彩纷呈的时代!
尽管体验套装中的Core i5-2300处理器以及H67芯片组主板冰封了SNB处理器的超频性能,但想办法借到的倍频解锁版的Core i5-2500K,依然让我体验到了32nm工艺带来的绝佳超频能力。

由于只能调节倍频,因此SNB的超频变得异常简单。冲击4GHz关口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甚至不需要加压操作。在经过反复调试之后,手中的Core i5-2500K处理器终于在1.325V的核心电压下止步于4.8GHz。尽管未能成功闯过5GHz,但在风冷条件下依然能够达到如此高的频率,微架构的优化设计加上成熟的32nm HKMG工艺,使得SNB处理器的超频性能相比Clarkdale又更上一层楼。

只可惜由于暂时没有成熟的应用环境,SNB处理器另一大技术进步——AVX高级向量指令集一直无缘体验。但支持该指令集的Win 7 SP1操作系统已经正式发布,很快支持AVX的应用软件也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希望到时候能够有机会使用更值得期待的Sandy Bridge-E处理器搭配规格更为先进的X79芯片组来再行体验吧。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