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模式才是在线音乐的核心应用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6-11-03 16:42:00转载

  数字音乐到今天旧的模式已日落西山,新的模式还未建立起来。那接下来还有没有新的模式?笔者之前一段时间写了《用户粘性、虚拟货币与数字音乐》、《SNS、交友社区与数字音乐》、《威客、电子商务与数字音乐》、《P2P、搜索与数字音乐》等系列文章来探讨音乐与其他多种模式结合的方案。找来找去结果发现,搜索模式才是在线音乐的核心应用。

  搜索是在线音乐中的关键应用

  目前网络用户获取音乐最主要的方式还是依靠搜索。按道理说应该是去音乐网站才对,这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思考。首先分析一下正版音乐网站的不足,除了支付方式很烦琐以外,正版网站需要跟唱片公司谈判,有一个时间差,不能最快速度来提供歌曲,也造成曲库不全。但这是最重要的失败原因吗?非正版的网站曲库是最全的,歌曲也是最新的,但是他们仍比不上百度搜索。

  因为搜索可以为用户最快地最便捷寻找到他想要的歌曲。曲库也是最全的,什么歌在百度都能找到。而正版和非正版网站们不可能把古今中外所有的歌曲,都收录在自己网站的服务器上。搜索竟然比音乐网站编辑分类给用户的模式,带给用户的体验要好的多。因此缺乏一个好的搜索功能,是正版和非正版音乐网站没有起来的原因。

  搜索下载比只提供试听的用户群要大的多

  现在使用音乐下载用户还是主要群体,而仅仅是在线试听的用户群体却很少。这是因为音乐是重复使用特征的产品,用户会反复来听。所以音乐网站仅仅提供在线试听是吸引不了用户的,必须要有下载功能。去音乐网站来听歌的大多是无明确目的音乐爱好者,就好比是看电视用户都是为消遣来的。在线试听网站要想真正发展起来,只有到技术实现在网上听音乐,就像看电视或听广播一样方便平常的时候。

  案例:雅虎音乐盒。是一款“在线音乐”共享产品,将帮助用户将好听的音乐保存到网络服务器上,实现“随取即用”的便利。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立即欣赏自己喜爱的音乐,而不用频繁搜索,屡次下载了。

  怎样超越百度为用户提供更好的音乐搜索服务?

  一个是细分市场,一个是增加服务。可以定位专业的音乐细分市场。例如只提供最全的摇滚歌曲,并有人性化的服务,所有的摇滚迷就会来你这里。其实搜索技术都大同小异。但是你要让用户“感觉”你比百度更专业,更周到,这样你就有了口碑,才有可能让用户从百度转移过来。还有就是给用户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例如在搜索的同时,提供音乐评论、相关链接等。你要在细分的专业市场给用户更完善的服务。如果不明白我讲的以上观点,就推荐您买一本《定位》看看吧。

  案例:1、奇虎MP3.奇虎MP3搜索是模仿百度MP3搜索最像的,而且有一些新的功能。例如还有按专辑出版时间来分类,用户可以找到最新出版的专辑,而不仅仅是单曲;有歌手相关新闻内容。专辑评论。这就相当于一本《当代歌坛》的权威内容了;还有按心情来分类,例如甜蜜爱情、失恋苦闷等;以搜索“千里之外”为例,搜索页面的搜索栏里自动列出所有“千”字打头的歌曲和演唱歌手;在下载链接的页面还有“按连接速度排序、按文件大小排序、按歌曲热度排序、按专辑发行时间排序”;并且有类似雅虎音乐盒一样的奇虎音乐盒;还链接进入演唱者周杰伦的资料库;还有相似歌曲推荐;并列出所属专辑为《依然范特西》。

  2、UBOX智能搜索 .UBOX音乐网站有一个很人性化的功能:遥控器。例如输入“XSYD”就能快速找到"香水有毒"。实现了“快速拼音, 轻松找歌”。

  本文举了雅虎、奇虎、UBOX三个例子,但也并不能说明他们依靠这些附加的功能就一定能超越百度或抢多大市场。这些功能里并没有一个足够强的杀手级应用令用户从百度等地方转移过来,用户的转移成本是很高的。例如你用惯了一种汉语输入法基本就很少会转移使用别的输入法了。一方面用户需要方便地得到歌曲和相关服务,另一方面,用户也不需要有那么多功能!过多功能反而是一种干扰。比如现在有多少用户会喜欢听音乐时也会在线聊天?并通过音乐交友?哪些排行榜是用户不看的?等等。我们就要从这里面分析哪些是对用户有帮助的,对于无关紧要的一定要剔除。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