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整合上市公司资产白电大战激烈

互联网 | 编辑: 蒋冰青 2011-07-04 17:47:00转载

近日,海尔电器和青岛海尔连发公告,公布其资产整合进程,其中主攻未来海尔渠道的海尔电器先是收购青岛日日顺电器服务公司,随后又拟通过一揽子架构合约实际控制海尔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近日,海尔电器和青岛海尔连发公告,公布其资产整合进程,其中主攻未来海尔渠道的海尔电器先是收购青岛日日顺电器服务公司,随后又拟通过一揽子架构合约实际控制海尔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记者从接近海尔集团高层人士处获悉,今年对旗下各个事业部整合之后,整个白色家电营销体系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从美的系抢回市场份额。

看来,海尔与美的的“白电战”正在愈演愈烈。

洗衣机之战

来自某权威机构的数据显示,2010年一季度海尔洗衣机的市场份额为28.6%,而今年一季度其市场份额则下滑到25.6%;在“美的系”当中,小天鹅品牌和美的品牌在2010年一季度份额分别为12.1%和1.9%,而今年一季度分别为15.2%和4.3%。两者一增一减更加凸显出海尔的压力。

一位接近海尔集团高层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对旗下各个事业部整合之后,整个白色家电营销体系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从美的系抢回市场份额,最重要的就是抢回争夺最激烈的洗衣机市场,这是第一要务。

在冰箱领域海尔龙头优势明显,美的在短时间之内不可能赶上;同样,在空调产业上,海尔也无法撼动格力和美的的地位。“所以,海尔白电整合后,今年内不会在空调领域无谓地投入过多精力和资源去硬碰硬地跟美的、格力抢份额。”一位业内观察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美的在去年开始执行的“上规模、保利润、调结构”九字方针让海尔吃尽了苦头。

而记者在对比海尔和美的的2010年年报后发现,海尔洗衣机的营收为115亿元,毛利达到29.66%;而美的洗衣机的毛利率为17.29%。

对此,美的制冷家电集团一位高管则对记者表示:“海尔的销售收入为115亿元,‘美的系’是112亿元,考虑到我们较低的毛利率,我们已经在销量上有了突破。”

前述美的制冷家电集团高管还告诉记者,二季度美的洗衣机的销量仍有突破,已经与海尔基本相当。

而海尔应对美的的主要策略就是不断推出新产品,从而冲击对手的市场。日前,海尔在青岛推出的“磨粒”洗衣机正是这一策略的具体体现。

美的制冷家电集团高管告诉记者,“磨粒”洗衣机就是针对美的的“水魔方”品牌所推出的产品,今年我们也要巩固住去年在洗衣机产品上取得的成果。

中国家电行业经过多年的诸侯混战之后,海尔、美的实际上成为了仅有的两家上千亿级的家电巨头,将逐渐主导中国家电市场的竞争大格局。”家电行业观察家梁振鹏对记者分析。

制造与流通分离

海尔在经受着来自美的“狼性战略”的巨大压力之时,其自身也在进行业务整合。

一位海尔集团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尽管现在资产整合正在进行当中,“但是在集团内部早已经形成了按照股票代码划分的‘690集团’和‘1169集团’两大集团架构。”

据记者了解,海尔电器和青岛海尔,是由海尔集团控股的分别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两家公司。由于历史原因,两者同时经营白色家电产品,青岛海尔主要经营电冰箱、空调和厨房电器产品,而海尔电器则主要生产洗衣机和热水器等产品。

早在今年1月份,青岛海尔就发布公告称,海尔集团在未来5年内将把4家在海外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冰箱、空调和洗衣机等白电产品的控股制造工厂整合进青岛海尔。

此外,白色家电业务外的其他家电相关资产和业务如彩电、家居业务等,海尔集团同时还承诺,在收购兼并、投资新的家电业务项目时,青岛海尔具有优先选择权。

那是资本层面的事情,上市公司要走很多流程,但在内部已经实现了分开经营的思路,”前述海尔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厘清资产的目的也是为了两大集团能够在内部良性竞争,看谁能够先把海尔的业绩提高到新的高度。”

按照海尔集团的规划,未来青岛海尔主要集中在家电制造领域,而海尔电器则专注于流通领域。

未来公司将成为在中国家电分销领域举足轻重的渠道综合服务提供商。”海尔电器董事会主席杨绵绵公开表示。

一位接近海尔集团核心层的人士告诉记者,青岛海尔所经营的是海尔自有品牌,专攻一二级市场;而海尔电器则经营包括“统帅”在内的非海尔品牌、OEM和三四级市场的渠道,“如果海尔品牌的产品在三四级市场上销售,制造利润归青岛海尔,销售利润属于海尔电器。”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