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卡的画质更好你信吗?反正我是信了

PChome | 编辑: 马振华 2011-08-05 06:00:00原创 返回原文

XX

 第二代DX11之争:NVIDIA

从前年AMD发布首款DX11显卡HD5870开始,电脑3D渲染正式进入DX11时代,尽管那个时候这项新技术概念意义大于实际,使用新应用程序接口编写的游戏寥寥无几,可毕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游戏画面革命的曙光。一贯以图形行业领航者自居的NVIDIA显然不会坐视竞争对手领先,于是在接下来至今的这段时间中,围绕DX11技术的一场场对决展开了。

● 2011年显卡界第一场战斗:第二代DX11之争NVIDIA篇

在HD5870问世之后,出人意料的是NVIDIA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拿出针锋相对的产品予以抗衡,而后半年的时间里一直沉寂着。事实上它是要在DX11技术上酝酿一个更宏伟的计划:推翻原有的GT200芯片技术,设计全新的CUDA架构内核,使之能够对DX11中的核心技术曲面细分技术完美吻合。

GTX480就是在此概念下的一产物,可惜由于竞争对手的新品步步紧逼,NVIDIA没有太多时间等待工艺制程的成熟,以至于GF100芯片虽性能强大,但饱受高功耗、低良率的困扰,因而不得不在官方设定中就关闭了一组SM单元。

不过好在工艺制程是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在经过一番调整之后,号称在原架构基础上改进了实现方式的GF110不久就与我们见面了,对应的显卡便是GTX580,被NVIDIA成为第二代Fermi产品,即第二代DX11架构。

因为之前NVIDIA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重新设计的Fermi,从架构方面来说暂时没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所以GTX580的内核结构与组成跟GTX480几乎完全相同,不过前者确实解决了原先的高功耗问题,是其能够以完整规格的形式稳定工作在更高频率设定下,这样便将最强单卡性能推上新的高峰。

第二代DX11之争:AMD

● 2011年显卡界第一场战斗:第二代DX11之争AMD篇

俗话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尽管AMD在支持DX11的时间上取得领先,并不代表它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第一代DX11架构Cypress因为设计仓促,其实只是在原有RV700系列的基础上做了DX11补丁式的改造。它能在DX11模式下运行任何DX11游戏,但对其中曲面细分特效的支持很一般,所以AMD的当务之急是摒弃架构中不利于DX11的部分,大刀阔斧地改进。

与第一代DX11显卡一样,AMD第二代DX11显卡HD6000系列其实仍然早于NVIDIA的GT500系列面世,不用于以往的是在新系列中前者首发的产皮并非定位旗舰,而是中高端的HD6800系列。事实上HD6800所用的Barts核心只是在原先HD5000的基础上做了小幅调整,并无本质区别,要说AMD真正的第二代DX11架构代表,则必须是后来定位高端和旗舰的HD6900。

HD6900打破了AMD从R600开始沿用至今的架构设计思路,从原先一个物理流处理器有5个逻辑线程的VILW5转变成有4个逻辑线程的VILW4。工作模式从根本上有了较大改观,对流处理器指令分派的灵活性得到显著提升,原本臃肿的SIMD引擎变得轻巧了一些,这样更多的物理流处理器可以被放入。更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这些改进使HD6900的曲面细分性能得到明显提升,通过诸多游戏、基准测试均可验证。

不过火力全开的GTX580依然是目前单核显卡性能之王,HD6970的性价比更为出色,NVIDIA和AMD经过一番缠斗后又再次归于往常那种局面。

旗舰双核:NVIDIA暴走,AMD稳扎稳打

● 旗舰双核终极对决:NVIDIA失控暴走,AMD稳扎稳打

历史中顶级双核显卡大战在NVIDIA与AMD之间数次上演,最早可追溯到前者用Geforce 7950GX2对抗X1950XTX的四路Crossfire。这些价格与性能同样登峰造极硬件设备早已脱离了大众选购范畴,至少在消费能力还有限的中国大陆地区是如此,为的只是那个“谁最强大”的虚名。

在GTX580解决了GTX480的种种顽疾之后,NVIDIA开始有信心实现原先不堪设想的愿望:制造出搭载两颗旗舰Fermi内核的产品。不久拥有两颗完整规格GF110芯片的巨无霸GTX590诞生了,在GTX580稳坐单核最强显卡的宝座之后,NVIDIA想将最强显卡的桂冠也收入囊中。

相对于一贯秉持巨核路线的NVIDIA来说,在功耗和发热方面均有优势的AMD要推出旗舰双核显卡简直是易如反掌的事,在HD5000系列中后者便制造出HD5970,愣是让GTX480不敢称王,现在推出新的旗舰双核是顺水推舟的事。

第一次将GTX590与HD6990放在一起,我们大吃一惊,身怀两颗巨核的GTX590居然可以设计的这么小巧,而HD6990却与它的前辈一样硕大。既然比单核性能GF110胜了Cayman,那么同样乘以2的情况下,结果不会改变,NVIDIA如愿以偿得到最强显卡称号,可是这次对决到这里还未画上句号。

经过一系列更为细致的测试,不少评测机构的同行发现GTX590在有意规避业内公认的显卡拷机测试软件Furmark,无论如何设定,始终只能让其中一颗核心负载,NVIDIA为何要这么做呢?接着3DMARK06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它其中一项PixelShader测试与Furmark机理相同,只因其是Benchmark软件,GTX590不能规避,结果发现当两颗GF110同时进行理论满载时,散热系统,或者是供电系统无法支撑,GTX590自动退出工作进入了安全模式。

用同样的办法测试HD6990,Furmark可使双核正常满载,却没有任何异常发生,资深人士都能意识到庞大的显卡PCB和散热器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当然也离不开Cayman核心功耗较低的优势。结论是,尽管HD6990硕大的体型让大多数机箱都对它说NO,但起码它是可以跟其它显卡一样正常使用的旗舰双核。

谁占据了甜蜜点,谁就赢得玩家的心

● 谁占据了甜蜜点,谁就赢得玩家的心

显卡中的甜蜜点是指什么?这是NVIDIA在GTX460发布时单方面提出的一个概念,是至定价与1500元~2000元之间的显卡产品,它必须拥有与高端十分接近的性能和咬咬牙就能接受的价格,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中高端显卡。不过甜蜜点可以是中高端显卡,但中高端显卡不一定是甜蜜点。

在喜爱3D游戏的玩家中总有那么一批人对图像画质和高分辨率情有独钟,他们酷爱大型单机游戏,对身临其境的体验上瘾。但这一切都与消费能力无关,他们的经济不一定很宽裕,对昂贵的高端显卡力不从心。于是具备上述条件的显卡便是这群人的最爱。

【上图】Geforce GTX560Ti

NVIDIA对常年对游戏的研究使它能深刻领会到这一点,所以在历代NVIDIA显卡系列中总会出现那么几款产品备受游戏玩家关注,7900GS也好8800GT也好,那都是过去式了,如今它叫做GTX560Ti。

GTX560Ti的官方售价1999元,依然属于甜蜜点范畴,且有相当多的非公版产品打出了更实惠价格令其性价比攀升。它拥有完整的GF114内核,了却了GTX460的夙愿,频率潜力惊人,性能直压AMD高端产品HD6950,功耗和发热控制的相当理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贴近完美。

【上图】Geforce GTX560

在甜蜜点上AMD难有能与NVIDIA对抗的产品,历来如此。原本HD6870和HD6850还可通过与GTX560Ti的价格差争取市场,可是继GTX560Ti之后,次阶产品GTX560的发布让这个希望也化为泡影。GTX560售价与当初的GTX460一样,频率能力却今非昔比,在它面前即便是HD6870也只能卑躬屈膝,在千元以上的消费级产品中NVIDIA已没有对手。

千元以下生存之道 不可不察也

● 千元以下,生存之道,不可不察也

中国大陆什么价位的显卡销量最大?答:千元以下。没错,尽管中国DIY行业已经有向高端发烧人群浓缩的迹象,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还远未达到个别人想象的程度,大多数攒机者仍然认为购买一款千元以内的显卡是合理的选择。不论画质,绝大多数游戏都能玩起来,平时看看电影解解高清,这是他们的要求。

2011年上半年,NVIDIA和AMD在这个消费领域处在什么样的局面?

◎ 恨铁不成钢 NVIDIA你高端产品的威风哪儿去了?

 NVIDIA千元内可选的产品可以算十分匮乏,除去入门级的不算,许多定位至今还需上代GT400系列产品充数,并且相对竞争对手AMD而言,千元以上产品的强势性能不见了,每一级产品的对比均以颓势收场。

【上图】GTX550Ti

【上图】GTS450

【上图】GT430/440

◎ 田忌赛马 AMD我赚到钱是硬道理

反观AMD阵营,HD6000系列千元以下产品迅速铺满每一层级,从高到低分别有HD6790、HD6770、HD6750、HD6670、HD6570,价格区间划分十分细腻,其中更不乏HD6790这样低定位高芯片的厚道产品存在。

【上图】HD6790

HD6790采用HD6800系列的Barts内核,性能与HD6850十分接近,流处理器数量与HD5770相同,却拥有略微改进的架构和高端才有的256bit显存位宽,这使流处理器的性能得以充分发挥,成为业内为数不多的高位宽中端显卡,同价位的GTX550Ti只能望而兴叹。

随后HD6770、HD6750虽然是HD5770和HD5750的直接马甲产品,但它们相对GTS450的优势依然不变。再接着HD6670和HD6570,相对上一代同定位产品HD5670和HD5550,这两款并不是马甲,内核规格都有所提升,GT430/430无法与之对抗。所以,NVIDIA的千元以下产品真的需要上上紧箍咒了,否则真有崩盘的危险。

2011年上半年显卡的那些事儿,已经发生的就是这些了。总的来说NVIDIA在千元以上所向披靡,而AMD则在千元内威风八面,至于未来何去何从还无法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红绿之间的战争永无休止,好戏还会接连登场。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