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看到一条微博说是某相机在使用机身内置滤镜时必定会自己弹出闪光灯。这条微博不禁触发了我的吐槽之情:我就特别不喜欢一些相机的内置弹出闪光灯设计——这类相机只要一开机闪光灯就会自动弹出,即使你已经限定了闪光灯功能关闭
上午看到一条微博说是某相机在使用机身内置滤镜时必定会自己弹出闪光灯。这条微博不禁触发了我的吐槽之情:我就特别不喜欢一些相机的内置弹出闪光灯设计——这类相机只要一开机闪光灯就会自动弹出,即使你已经限定了闪光灯功能关闭,该闪光灯依然会孜孜不倦的在每次开机时自己跳出来,我不得不每次再手动按回去(甚至有根本不能按回去的机型),非常麻烦。事实上,我们平常用内闪的机会并不多,而每次都弹出的闪光灯不光造型难看,而且也容易造成硬件损坏。
于是我在工作群里和影像部门的编辑同事讨论了一下,看看有哪些相机设计会被大家吐槽,结果如下:
1、闪光灯乱弹,开机自动弹起
这一点前面已经谈到了,不再赘述。反正印象中柯达、佳能、索尼都有此类产品出现过;
2、追求长焦却只有小光圈
业内不乏动辄光变在15x以上的产品,然而这些镜头虽然焦段很长,但最大光圈值很可能达不到F2.8,有不少机型起步光圈就只有F3.5。尽管现在各类光学防震功能都很普及,但对于消费DC而言在高ISO画质普遍不行的前提下,更大的光圈能有效提升快门速度减少画面抖动几率和保证弱光下的画质;
3、复杂或者古怪的UI设计
这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索尼NEX的第一版UI。可能是为了追求时尚感和方便入门用户操作,NEX的第一版UI据说是索尼爱立信手机部门参与设计的,但最终用户反响却不甚理想。特别是为了调整一个ISO感光度就必须深入三层菜单,实在叫我们这些需要测试ISO画质的编辑感觉很吐血。好在索尼很快发布了新固件解决了这个问题,目前NEX用户基本不会再为UI问题抱怨了;
4、按键小的一朵朵,而且还要反复确认
必须说明“一朵朵”是上海话里“一点点”的意思。要知道并不是所有摄影者的手都像MM那般纤细的,类似富士X100这种明显定位给男性摄影师使用的高端产品,机背模式拨盘与按键的尺寸却设计的过小,很容易让我们产生误操作。或许是日本设计师手比较小的缘故?这个问题可不能指望固件设计来解决,只能寄希望于下代产品了。另外,我对富士X100的“微距”功能开关反复确认设定吐槽已久,幸好新固件已经有所改进;
5、烤漆机身一碰一个手印
很多时尚卡片机型采用了光洁的烤漆镜面机身。这种机身看上去的确显得光洁漂亮,很有档次。奈何,相机毕竟是拿来用的而非只是看的,所以烤漆镜面机身很快就变成了“指纹收集器”,最后我们不得不随相机带着清洁布,随用随擦。。。
6、过高的ISO设定,可用的却很低
这是当前许多品牌的通病。为了展现自己新型感光元件的技术进步,不少新机纷纷给出了骇人听闻的高ISO设定:ISO3200那是起步价,6400很常见,甚至卡片机都敢说自己能上ISO 12800。好吧,以我的眼光来看,目前消费DC超过ISO 800以后的画质基本都是浮云了,标的再高也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7、没有对焦成功也有合焦提示
这个问题比较纠结,因为有些相机允许用户设定是快门优先还是对焦优先,以提升用户的抓拍效率。不过有不少消费DC在明明没有对焦成功的情况下依然会很坑爹的给出合焦成功提示,这样拍出来的画面自然是没法看的。
8、容易误操作的触摸屏或很不好用的触摸屏
这个问题过去并不怎么让人重视,不过随着如今各品牌都推出了触摸屏相机,所以这方面的抱怨也就出来了。情况容易走两个极端:触摸屏过于灵敏以至于经常会有误操作,比如偷偷的改变了参数设定,变化了对焦点位置等;触摸屏过于呆滞以至于不能及时反应用户的触摸操作,触摸屏幕菜单操作效率极其低下等等;
9、一味追求小型化,但是手感变差
还是可以把索尼拉出来做例子。当年的世界最薄数码相机CyberShot
T7虽然实现了超薄的机身,但也由此带来了用户单手无法拿稳相机的弊病。一款主打轻便好用的超薄卡片机却必须要双手操作才能安心使用,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让人沮丧的设计。好在如今新款的CyberShot
TX55同样超轻薄,但比较传统和正规的机身设计能让用户方便稳固的用单手进行拍摄。所以,轻薄虽然大势所趋,但不能靠牺牲握持稳固性为代价。
以上几条并不是特别针对某一厂商或某款产品,事实上有很多大牌厂商的著名产品都可能犯过这些错误。我想征集下,除了前面这几条外,你还有什么对现今数码相机设计最不满意或者最想吐槽的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