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时代,很多人仍然不太习惯在手机上阅读和聊天。第一,体验不好,经常出现眼睛疲劳,精神匮乏现象。除了受制于非智能机因素外,更多问题出在浏览器。第二,一些浏览器并不智能化,人性化,需要人为进行设置,而很多人并不习惯操作;第三,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广告多,病毒多,耗费流量大,产生资费高,让很多人望而生畏。
其实,微博并不需要多少流量。几天前,我收到10010的温馨提示:截止8月21日,您当月套餐内流量已使用87.32MB,剩余流量312.68MB。我发了微博:微信、视频、飞信、QQ、微博全上了,还去了五台山现场微博直播,谁还说联通费流量?
微博、浏览网页并不费流量,只要选对浏览器。很多微博控每月100MB足够。在我的手机上,UC和腾讯QQ浏览器都安装了。那个方便用那个,交替进行。最近,突然发现,UC手机浏览器发生了一点小变化,出现了一个阅读模式的按钮,可以不用频频翻页了,这才是最人性化的地方。其实,腾讯手机QQ浏览器很早就有了,叫做小说模式,手机浏览器人性化方面的进步,还是可圈可点的。
我认为,无论是PC浏览器还是手机浏览器,都必须具有几个特点:其一,响应速度一定要快,不频繁假死;其二,强大的广告过滤、内容精简和排版优化,能够随意更改皮肤;其三,精准的记忆和导航功能,不要让用户产生烦躁;其四,一站式服务,开放平台,不用用户频频注册和登录。
手机浏览器除了具备以上几个特点外,还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节约流量。在“3G高而不贵”的年代,流量就是金钱;第二,拥有良好的输入界面和搜索功能;第三,提供离线下载。手机经常处于移动途中,下载软件,中途断网对用户来说是潜在浪费;第四,一键转发微博,能够兼容各个门户的微博,包括竞争对手。
Opera是一款强大的手机浏览器,其放缩等人性化功能获得了好评,此前宣布,每月有超过1.3亿用户在手机上网;UCWEB CEO俞永福透露UC浏览器用户数已达2亿,已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第二大平台;腾讯手机QQ浏览器没有透露具体用户数,但是它背后有6.7亿QQ用户做支撑,是不是互联网第一大平台,它自己没有对外说;另外还有3G门户等手机浏览器,早就宣布用户过亿了。
腾讯QQ浏览器充满了变数,最近将口号变成了“云览天下,一触即达”,高调推出全新的XCloud架构,这意味着手机QQ浏览器“云端服务”也随之升级,加入了互联网云端的争夺
。
记得2009年7月,手机QQ浏览器以“小窗口•大世界”为Slogan,通过技术创新,仅用一年不到的时间便完成了塞班、iPhone、Android、黑莓、Java、MTK、WM等八大主流手机平台的覆盖,成为腾讯无线领域拳头产品之一。当时还面向媒体征集对这个浏览器的意见,当时我将票投给了UC浏览器,因为当时QQ浏览器对手机适配性并不好,体验性不如UC。
今年上半年,手机QQ浏览器连续推出了iPad、aPad、WP7等新兴平台的版本,产品升级换代速度,令人目不暇接。如今,更玩起了“云服务”,除了提供网页浏览,一键式微博转发,还提供诸如网络硬盘、消息盒子、安全服务、上传书签等多种“云端服务”。尽管,对于云服务争议仍然巨大,但是,多功能浏览器,开放平台,打通即时通讯,已被用户普遍接受。我们应看到,国内几家手机浏览器也提供邮箱、网盘、导航等个性化服务,但是,在一站式服务和开放性受制于平台本身的局限性,而QQ浏览器由于能够实行互通,在速度、稳定性、省流量等基础性能方面和竞争对手平分秋色,因为其背后有强大的QQ用户作为支撑,其市场潜力非常可观。
如今手机浏览器竞争,其实就是巨头间的较量。外来客Opera尽管在国外拥有强大的粉丝群,由于“本土化”程度不足,但中国市场前景乏力,需要了解中国用户使用习惯;UC浏览器拥有强大的技术变革能力,人性化程度较高,但是互联网产品比较单一,缺少类似QQ的互动平台,对用户粘性有限;腾讯用户强大的用户群,一站式开放平台,如果采用了云服务,对用户粘性将更大,但是产品过于繁杂,力量较为分散,因此,仍然需要在产品的精细化上下功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