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壹周侃:内存反弹无力厂商求安慰

PChome | 编辑: 孙伟 2011-09-03 05:40:00原创 返回原文

上周笔者一直身在国外,回国之后竟赫然发现,持续降价了半年的DRAM颗粒现货居然涨价了!我们应该知道,自去年下半年开始,DRAM市场就开始了一段十分纠结的降价旅程,除了中国农历春节以及今年3月份日本大地震使内存短时间波动以外,还没有出现过其他反弹情况。

内存走势不稳 价格降至谷底反弹无力

上周笔者一直身在国外,回国之后竟赫然发现,持续降价了半年的DRAM颗粒现货居然涨价了!我们应该知道,自去年下半年开始,DRAM市场就开始了一段十分纠结的降价旅程,除了中国农历春节以及今年3月份日本大地震使内存短时间波动以外,还没有出现过其他反弹情况。

首先还是依照惯例,让我们看看自3月份以来的DRAM颗粒走势情况,地震时期原厂2Gb颗粒和eTT 2Gb颗粒的价格一度达到2.15美元和1.97美元(3月16日),而在上周8月23日也是出现了半年以来的最低点,分别仅为0.95美元和0.78美元,短短半年间降幅分别达到了56%和60%,幅度惊人。

而内存条现货方面,当初在6月底2GB DDR3 1333和4GB DDR3 1333纷纷降至100元和200元时就已经令许多人惊讶,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趋势竟然还持续到了8月底,分别达到了68元和127元的最低点。

而在地震期间的最高点,两种产品的价格分别达到了155元和290元。半年以来的降价幅度也达到了56%和80%!显然单条4GB内存的快速泛滥,也是贬值过快的一大原因。单条4GB内存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成为主流,想想去年这个时候单条4GB内存的价格还在五六百元的价位上。

因此,上周看到内存开始反弹笔者心理还惊喜了一下,没想到这个势头竟无法持续,仅仅坚持了4天时间就宣告松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1Gb颗粒价格几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内存条现货价格依然稳定,只是比最低点时高了几块钱而已。

制造业低迷 尔必达46亿美元债务缠身

为此,业内也传出了很多消息,很多厂商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1.关于DRAM颗粒涨价,据传是因为尔必达不堪现货持续下滑的情形,更何况已经触及最低限,因此暂停现货报价,以此刺激了上周下半程DRAM现货价格骤然反弹。

2.近期价格反弹并非反映了供给的变化,实际上终端消费的需求依然持续低迷,尔必达法人预计DRAM价格反弹仅为短期现象,换句话说,至少未来的一个月里DRAM产业仍难有起色。

去年内存市场中内存模组厂商的营收还是处于增长的

3.威刚科技表示,现如今DRAM芯片的价格确实达到最低点,而通路厂商库存去化也接近尾声,也就是说如果后续需求弱稍有起色还是可以维持价格稳定的。

4.事实上近期是整个电子产业的低潮期,台湾半导体制造龙头企业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表示,第三季度已经没有客户排队,等待库存去化后,直到第四季度芯片业才会出现回暖迹象。

也就是说,最近DRAM涨价绝非显示DRAM产业开始回暖,相反,持续的低迷依然在继续。而这也直接映射出最近的一条消息——全球8大内存芯片厂商仅3家盈利,部分较小厂商选择转行或谋求并购。

比如,台湾茂德科技已经连续16个季度亏损,或退出PC内存业务,全面转向利基型内存芯片的制造显然不无可能。而日本尔必达更是身背46.1亿美元的债务缠身,即便是力晶也有3个季度没有利润了。

也就是说,目前只有三星电子、海力士半导体以及镁光科技依然能够盈利,而分析师门也在分析如尔必达、茂德、力晶、南亚科技等这些无法盈利的厂商谁会成为收购的对象。

然而韩国未来资产证券分析师Kim Chang Yeul指出,一些公司可能会被迫歇业。“现在谁也不想收购这些赔钱的芯片厂商,问题只是谁会退出内存芯片市场,”Kim说,“谁又会跳进这个市场呢?”

比较有意思的是尔必达这个行业第三大DRAM厂商如今没落到这种境地,而这家公司也是日本最重要的本土化芯片供应商,所以它不可能被卖给海外的公司。然而,Sanford C. Bernstein的纽曼指出,东芝公司却有可能对它感兴趣——东芝制造移动设备(如苹果公司的iPad和iPhone)上的内存。

用户体验未改变 PC业全面倒退是根本

过去一年中,由于消费者对PC的冷落,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价格同比下跌26%,让厂商的处境愈发艰难。

消费者对PC的冷落也是显而易见的,而这其实是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当前笔记本电脑的宣传点已经不再像是前几年那样以双核和独显为话题,3D似乎成为了一个新的增长点,可惜在没有一套完备生态系统形成之前3D还是华而不实的应用。而Windows 7的推出似乎只让PC重新火了半年多时间而已,加之Windows系统的使用体验依然停留在传统输入方式上,消费者就很容易被引导或者跟随到其他一些拥有更为先进的理念的系统上去,比如平板电脑。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宣告新用户体验时代

不得不提的还是苹果,苹果的成功一方面在于划时代意义的iPhone以及iPad的推出,另一方面也在于恰当合理的对消费者的正确引导,以及苹果核心用户群体对周围人士的影响。这似乎也对后来居上的Android平台起到了免费的铺垫宣传作用。

试想如果苹果对iPhone乃至iPad的宣传也是停留在硬件参数的宣传上,还会有今天的成功吗?也许第一代iPhone推出的意义在于改变人机交互方式,而到了现在的iPhone则开始朝向服务发展。相比之下,我们在Windows PC上所作的工作依然停留在传统的Office、QQ、IE等应用上。

对于当前的用户而言,看似ARM架构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还是围绕着X86 PC来发展和使用,但是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思路来看,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取代PC只是时间问题。我们现在用X86 PC的唯一目的就是办公,而这种办公方式十几年来都几乎没有变化过。

显然这也是为什么微软要在Windows 8上加入ARM阵营了,因为他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在Windows 8上给X86 PC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要么向ARM妥协。

其实前者微软也在专心去做,Windows 8势必将在触摸屏这一当前流行的人机交互方式上大做文章,这也是苹果致力发展iOS的原因,显然未来不排除运行iOS系统的iMac出现。

因此,最为保守的估计,就算第四季度供求专为平衡,DRAM价格不再下跌并维持稳定,而想要再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回暖,恐怕就要等到Windows 8推出之时才能见到了。内存厂商们,你们还要坚挺!

体验是根本 PIO与Ultrabook加入战局

同样是前两周,惠普宣布分离PC业务并放弃发布仅几十天的TouchPad,甚至一年前刚刚买来的WebOS也遭到抛弃,同时收购了Autonomy公司,进军软件和服务行业。与此招来很多的质疑和评论。

其实我们把问题想得简单一点,就像IBM当年将PC业务卖给联想一样,表面上来看惠普分离PC业务不过是集中资源到优势项目上,但其实还是在寻求转型。总之,容易使人理解的原因还是PC产业的衰退。而且似乎惠普也没有找到能让WebOS大发光彩的办法。

显然,在这个夕阳产业上,惠普做出了自己的决定,而现在也是众多内存芯片厂商做出决定的时候了。

当然我们也不必太过悲观,还有很多厂商坚持PC的路线,只不过需要改一改方式罢了。

长城PIO一体机

比如,长城所主导的PIO产品,源于DIY用户群体并弥补AIO的不足,并以此攻入市场。应该说AIO没有普及开来的因素并非只是无法升级而已,Windows系统没有赋予AIO足够优秀的用户体验也是一大主因,显然这一切还要等到Windows 8的到来,而DIY理念还并不足以引导这一需求。

当然,64位系统的推广也势在必行,否则即便是4GB内存降至百元以下也无济于事。Windows 8将不再提供对32位的支持,但这对家庭和游戏玩家来说这个过渡可能比较简便,而对企业来讲升级成本就要高很多了。

华硕UX21 Ultrabook电脑

其实笔者还是比较看好英特尔所主导的Ultrabook,超轻超薄的特性正适合长期奔波在外的用户,而如果结合固态硬盘也可以极大地消除系统运行瓶颈,再者人们短期内依然还是离不开实体键盘,至于价格和续航时间显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笔者认为Ultrabook暗示了ARM和X86的王者争夺战。不过如果Ultrabook能够盛行,内存芯片厂商或许可以直接从中受益,对于传统的内存模组厂商来说,除了原有的PC内存产品以外,寻找全新的蓝海也势在必行,当然这也是现在很多厂商正在做的。

也不能指望DIY市场 加速转型是王道

电脑DIY这一词汇自从出来之后就注定不会适合于大多数用户群体,不过DIY玩家还是可以凭借自身在朋友周围的影响力而带动他们,或者绝大多数的用户都只是拜托懂行的朋友来攒机罢了。而没有各种税费也使得DIY在中国市场中流行起来。

现在,随着中关村电子卖场被逐渐整顿,DIY一词是否只会剩下一种理念而传承下去呢?不过内存厂商也不指望在零售市场能赚得多少利润,征得更多OEM厂商的订单才有资格谈价。不过DRAM合约价也是持续走低这的确不是内存厂商希望看到的。

再下一代显卡的推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内存价格受制于PC销量,而全新一代的CPU以及显卡或多或少还是可以带动PC市场的。然而即将于明年年初迎来的新一代的CPU和显卡能带给我们什么呢?是DIY玩家的狂欢?还是Benchmark跑分软件新的记录?又或者是噱头不断的显卡视觉技术?

我们当然都希望会有更多画面更好的PC游戏推出出来,这也是笔者作为PC游戏玩家梦寐以求的期望,但前提是今后不能再有像《孤岛危机2》这样的悲剧重演。

加速转型才是王道

早前有业内高层人士曾谈过对内存市场持续萎靡的看法,内存模组厂商该怎样生存呢?显然,即便消费级市场的需求变少了,但是企业级市场的需求并不会衰减。未来是云计算的时代,主打服务的大型企业自然需要高性能的计算平台,所以内存厂商还是有机会。

其实DRAM市场并没有我们说的那样糟糕,只是说,现在,我们需要改变一下所竞争的领域。加速转型,或许是唯一的出路。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