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博客:索尼A65/A900的ISO对比研究

PChome | 编辑: 徐嘉 2011-09-04 06:29:00原创

今天我来展示几张之前拍摄的索尼A65与索尼A900的感光度对比画面。由于索尼A65/A77相机都采用的是新款Exmor APS HD CMOS,像素高达2400w,因此我们很自然的会想起三年前索尼发布的同样采用2400w像素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A900。

前晚我发布了一组使用索尼A65相机搭配DT 11-18mm 镜头拍摄的陆家嘴夜景照片,而今天我来展示几张之前拍摄的索尼A65与索尼A900的感光度对比画面。由于索尼A65/A77相机都采用的是新款Exmor APS HD CMOS,像素高达2400w,因此我们很自然的会想起三年前索尼发布的同样采用2400w像素的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A900。那么,在时隔三年以后,今天的这块APS-C画幅感光元件在新型BIONZ处理器的加持下是否能在高感光度画质方面追赶上三年前的全画幅元件呢?

A65 ISO 100/200

A900 ISO 100/200

拖拽到新窗口内观看1920px大图

由于索尼A65的高感光度降噪仅有高/标准/低三档,因此我把两款相机的降噪统一设定为“低”。同时机身内的各项设置都设定为相同值,包括:相同的标准色彩模式、白平衡、统一关闭DR动态优化等等。我之前曾经想选择某一款定焦镜头进行对比拍摄,但考虑到两款相机的画幅不同,因此为了能够尽量保持同等的焦段,我使用的是经典的索尼卡尔蔡司24-70 ZA镜头。在此时,A65的焦段大约为35mm而A900则大致控制在50mm上下。在采用同样的平均测光模式下,两款相机的实际测光值看起来会略有不同。比如在ISO 100下,同样的F2.8光圈,A65的快门值为1/25s而A900却为1/15s,这个差异会使得A900的画面整体亮度略高于A65一些。

A65 ISO 400/800

A900 ISO 400/800

拖拽到新窗口内观看1920px大图

之前好友@滕飞-小ET 在色影无忌站上发布了一个与此类似的索尼A77对比A850感光度测试贴,得到的结论是ISO 1600可以看做是这相差三年的两款感光元件画质的分水岭,而我这个并不太严谨的测试实际也能证明这一点。在ISO 1600之前的感光度下,两款相机的画面不考虑精确对焦和镜头色散问题(似乎我的老A900在焦点方面不如新A65那么精确,有空需要矫正下),它们在噪点和伪色杂讯方面的差异并不明显。但是在ISO 1600和ISO 3200下,可以感觉到A900的画面将会比A65有更多的红蓝伪色杂讯。

A65 ISO 1600/3200

A900 ISO 1600/3200

拖拽到新窗口内观看1920px大图

由于索尼A900的ISO上限为ISO 6400,因此下面这张对比图实际只有右下角为ISO 6400(对应左上角的A65 ISO 6400),其他两张是索尼A65自有的ISO 12800和ISO 16000。厄,我想在通常情况下应该没有人会在A65上使用这样极限的超高感光度——画质并没有什么实用价值。考虑到A65的画质特性是在高像素高解析力方面,因此我建议大家还是把它的感光元件画质上限控制在ISO 1600-3200吧。

A65 ISO 6400/12800

A65 ISO 16000/ A900 6400

拖拽到新窗口内观看1920px大图

另外,我也对比了一下索尼A65相机机身内高感光度降噪,高中低三档不同程度的画面效果。不过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三档降噪在画质方面差异并不是很大,但是还是可以看到降噪低和高之间在画面细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必须提醒各位的是,我手头的这台A65依然是机身编号为00000的工程样机,也许和未来最终上市版本的产品在画质上有差异。

A65 ISO 1600 高感光度降噪 低/标准/高

拖拽到新窗口内观看1920px大图

总体来看,索尼A65相机所采用的这块APS-C画幅的Exmor感光元件性能还是能够令人满意的。尽管走的是高像素路线,但是随着BIONZ处理器降噪能力的提升以及感光元件本身电路设计的进步,如今的这块APS-C幅面感光元件在高感方面已经赶上并超过三年前那块全画幅感光元件的水准。之前有网友询问这款感光元件在低ISO时的画质是否会比全画幅元件差,但我并没有这种感觉。

另外需要提示大家的是,有不少媒体朋友反映A65/77相机在拍摄后有时候会弹出一个黑屏并写“降噪程序处理中”,而此时相机的感光度可能并不是很高(比如ISO400/200)。经过一番研究我们发现事实上这与用户开启了机身内的镜头校正功能有关。如果用户启动了镜头的暗角、色散以及畸变的校正功能后,相机有时会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校正计算,而在这种计算时,A65/77机身一律会显示“降噪程序处理中”——这似乎是新机在显示方面的一个小BUG?或许等待新机正式上市后,提示文字内容会有所改变。

上面这张GIF动画显示了A65在搭配DT 18-55mm套装镜头后,开启与关闭镜头边缘暗角、色散、畸变校正的画面差异。可以看到,校正前后的画面效果差别很大,特别是镜头畸变校正能够让画面边缘原本呈现圆弧线的建筑线条完全取直。尽管这种校正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失掉画面边缘的图像信息,但对于提升画面整体出片效果功不可没——即使是最入门的套装头看起来最终画质也相当可观。当然,可能是因为这种校正动作需要BIONZ处理器进行大量预算,只要关闭此校正功能即能有效减少相机提示“降噪程序处理中”的出现几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考虑是否启用这个功能。

这里还展示了索尼A65机身自带的“照片创作”功能特效。该功能之前在我对NEX-C3的嵊泗拍摄中被反复提及,并得到了我的好评。而在A65新机中,我们又看到了新加入的“柔焦”、“HDR绘画”、“丰富色调黑白”和“微缩景观”等新特效。虽然索尼在机身内后期影像处理方面进入的比较晚(宾得等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较为完整的机内处理功能),但这位后来者却显然吸取了各家所长,迅速提供了效果出色且应用方便的照片创作特效。我之前曾经使用NEX-C3的“强反差单色”拍摄过一组黑白摄影作品,而这次的“丰富色调黑白”却依靠类似HDR的多张不同曝光照片叠加的方法创造出一种画面灰阶层次极端丰富的新黑白模式。这不禁再次激发了我的创作激情,让我迫不及待的想要使用A65/77拍摄一些新黑白作品。

我还将对索尼A65进行更多的试用和拍摄,也会尽快的把我在使用这款产品时的心得汇报给大家,敬请期待!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