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砂锅:移动搜索将怎样引领便利生活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6-11-25 13:00:00转载 返回原文

在近日举办的富迪科技无线通信应用与服务技术研讨会上,Google公司移动工程研发总监李文飚为记者描绘了未来移动搜索带来的一系列便利生活场景。

1您想象过未来可能出现的时尚生活吗:从杂志上看到喜欢的文章,用手机对准一照,手机上就能链接出相关网页;购物时,用手机对准商品扫描,就会迅速搜索到相关产品的价格,让您“货比三家”。神奇吗?这就是移动搜索,那么——移动搜索将怎样引领便利生活?

不敲击键盘,不点击鼠标,如何随时、随地、迅速获取所需信息?未来的无线搜索技术,也许将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惊喜体验———

消费者去市中心买西装,只需将手机照一下商场,通过定位技术传到搜索引擎,手机就会显示相关信息,如该商家卖服装资质如何、有什么西装品牌;进入商场购物,看到心仪的款式,利用手机镜头扫一下价签,规格、材质、单价等数据信息相继录入,网络很快进行搜索,“货比三家”后,告诉用户性价比是否划算;购物完毕,对着手机发出语音指示“出租车”,搜索引擎则迅速搜到最近的出租车,几分钟后,的士已经停在你面前……

在近日举办的富迪科技无线通信应用与服务技术研讨会上,Google公司移动工程研发总监李文飚为记者描绘了未来移动搜索带来的一系列便利生活场景。

那么,移动搜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目前还存在哪些技术瓶颈?比较传统互联网搜索,又如何探索新的盈利方式?

无处不在的搜索体验

当搜索变成一种生活习惯时,多媒体的互动互通将成为必然。例如,看到互联网和杂志的文章,用手机一照,就能显示相关网页;看电视选秀节目,不用做拇指运动,只需对屏幕中喜爱的选手“咔嚓”一下,就完成了投票;购物,也可以通过手机迅速搜索,比照价格等。

“众多无线通信技术最新服务与应用的出现,将会给未来的数字生活形态带来深远影响;同时用户对语音品质需求的提升,也将刺激系统服务供应商发掘更多元的商机。”

富迪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黄炎松告诉记者:“用户对高质音讯以及各种环境下使用的需求,将促使移动设备进一步丰富功能,打造出移动设备的佩戴式平台,真正解放双手,大幅提升数字生活的便利。” 2

技术瓶颈阻碍应用普及

目前,一家大型网络搜索公司在用户调查统计中发现,每人每天至少会使用搜索一次。除了传统的互联网,很多用户都希望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即时获取信息。无线搜索技术的应用,必将成为未来移动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移动搜索孕育着无限商机,但是,很多专家也认为,移动搜索尚无法与互联网搜索方式相提并论。李文飚认为,移动搜索还存在诸多障碍,如基于定位信息的服务还不成熟,GPS定位技术并没有大规模应用;缺乏与运营商、门户网站的整合以及站内(互联网)与站外(联通、移动)内容之间的整合;基于搜索的针对性服务还不健全等。移动搜索普及也存在瓶颈,如移动内容不会在所有终端出现,覆盖面较小;速度太慢;输入字体困难;因为物理格式限制,屏幕太小等。

“中国的移动搜索仍面临很多挑战,如因为中文输入方式繁琐,难以普及;广告市场初显苗头,但缺乏规范”,在李文飚看来,未来移动搜索必须建立以下三大研究平台:一是移动内容的管理平台;二是对于环境的感知平台,如定位信息的获取,但同时又要妥善处理用户信息,避免隐私权纠纷;最后就是优化的搜索体验平台。

因此,与会专家认为,下一代移动搜索应聚焦在无线网络速度、输入方式改进、高分辨率相机和语音输入与识别等关键技术。同时,大家也呼吁建立和规范新兴的行业标准。

移动搜索,商机何在?

Google能够存活下来,得益于把搜索结果与相关的广告链接起来。竞价排名在互联网搜索产品的经营中也取得了成功,那么,手机的普及性、移动性、便捷性是否能使移动搜索具有更广阔的市场价值?

据李文飚介绍,国外部分公司现在已经开始拓展移动搜索业务。例如AT&T短信搜索,主要就是针对基于地址的黄页搜索;英国的AQA(AnyQuestionAnswered,意为“任何问题都能解答”),收费却非常昂贵,搜索一个问题就需要付费一欧元。

专家分析,目前,移动用户数量已超过4亿,是固网互联网用户数的3倍,再加上移动搜索使用的便捷性,移动搜索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与其他的增值业务相似,移动搜索业务的发展需要包括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在内的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随着移动搜索业务的引入、成长以及成熟,移动搜索服务的市场将完全不同于、也不逊色于固网搜索服务,在未来,我预期移动搜索是不收费的,它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商业模式。”李文飚表示。
记者 陈磊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