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张复良
我们在很多文件中经常说,“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的确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但又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中央在分析了国际形势后,确认我国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并紧紧抓住机遇,组织全国人民实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迅猛发展,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四位,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在电子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很多机遇,问题在于要注意发现并善于抓住机遇。
我们可以看一看,凡是成功的事例,都是发现了机遇,并抓住了机遇。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东西。
比尔·盖茨看到了个人计算机一定会崛起的必然趋势,于是下决心停掉大学的课程,集中力量开发用于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结果取得了巨大成功。
英特尔(Intel)公司在做半导体存储器已经很成功的情况下,看准了微处理器发展的光明前景,毅然转变发展方向,集全力于微处理器的发展,结果取得了世界CPU第一霸主的地位。
微软同英特尔联合建立的Wintel联盟,又形成了难以突破的技术壁垒。
这些骄人的成功案例证明,只有发现机遇,并紧紧地抓住机遇,企业才能迅猛发展起来。
当然,也并不是掌握着最先进技术的大公司就能够抓住机遇。在个人计算机起步阶段,一些大型计算机跨国公司的老板对个人计算机嗤之以鼻,有的甚至用讽刺的语气提问:PC(个人计算机)是计算机吗?其实,当其处于这种状态时,也正在失去一个巨大的机遇。人们往往容易受成熟技术的束缚,看不到新兴技术的伟大力量。在个人计算机发展的初期,大型计算机(Main Frame)已经达到非常辉煌的程度,在手中握有大型机技术的人看来,个人计算机又算得了什么呢!
抓住机遇、抓不住机遇或者抓错了机遇往往关系到一个公司的成败。
在大型计算机(Main Frame)向小型计算机(Mini Computer)发展的过程中,Word Star打败了王安公司的WPS小型计算机及其文字处理软件;在苹果个人计算机向IBM个人计算机转移时,Lotus123打败了电子表格的首创者Visicalc;在DOS向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转移时,众多软件商以Windows为平台开发了大量的应用软件,结果成就了微软的霸业,而Lotus和Word Perfect抓错了机遇,选择IBM OS/2操作系统为平台开发软件,结果就败下阵来。
因此,要不断发现机遇,还要慎重研究在机遇面前如何抓住机遇,抓得对还是抓得不对?总结前人的经验,我想我们应当把对机遇的研究纳入决策研究的日程。
当前在操作系统的发展方面,许多跨国公司和政府都反对微软的垄断,希望引入开放源码的Linux操作系统平台同微软进行竞争。这应当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但我的感觉,我们似乎研究得很不够,态度也并不鲜明和坚定。十余年来,Linux历经磨练已经成熟起来,在服务器领域已成为三大操作系统(Windows、Linux、Unix)之一,但在桌面计算机领域终未能对垄断的微软构成任何威胁。我个人认为,应进一步提高对Linux的推广应用重大作用的认识,把向Linux平台转移提到技术战略的高度,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据分析,有两大原因导致桌面Linux推广乏力。
一是由于Linux是开源的,并基本免费,同Windows的垄断价格相比,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开源,有许多人参加进来并做出贡献,每个人又都可以取得众人的成果,并能够以很低的成本进入市场。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众人拾柴火焰高”,但由于谁都可以修改,所以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版本,这与操作系统平台必须具有单一的标准性的要求又是矛盾的,结果造成应用软件开发商不愿意投入开发支持Linux的产品。应用软件开发商在Windows上开发一个产品,至多在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 Home Edition、Windows XP Professional和Windows Server 2003五个操作系统上进行测试,如果要想进入10个不同语言的国家,就要在50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进行测试。但如果有来自10个不同的厂商的Linux,那这个应用软件开发商就要在500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进行测试,哪个应用软件开商发又能承受得了呢?所以,应用软件开发商就不愿意针对Linux的需要进行开发。这就造成Linux由于缺乏应用软件而丢掉用户,形不成市场驱动力量。
二是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硬件厂商就不会来开发他们产品的驱动器(Device Driver),让他们的产品能够在Linux操作系统上使用。
一个用户在Linux操作系统上没有应用软件可用,又找不到外部设备配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当然就无法选择Linux,Linux于是也就发展不起来。
向Linux平台的转移,当前条件下是一个最佳机遇,是一个能够实现摆脱微软垄断的最现实可行的道路。虽然存在以上的问题,但经过多年的发展,Linux已相当成熟,在Linux平台上的应用软件虽然比Windows上的少,但也有了可观的积累。当务之急是,我国应与国际Linux业界和社区协作,共同制定一个桌面Linux的标准。只要集中起来支持一个标准,大家都向它靠拢,那么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中,Linux是一定会发展起来的。除Linux别无更好的选择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打破微软的垄断。
世界许多国家的政府,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几乎整个欧洲国家的政府,都在支持Linux。大型跨国公司,如IBM、Intel、Oracle、Sun等公司也都支持Linux。如果我国能够充分运用庞大的市场优势,以保障安全为切入点,由政府带头采用,再推广到企业和社会各界,形成倍增发展的态势,那就有可能使中国首先成为抓住Linux平台转移机遇的国家,而且收益匪浅。我想,如果搞得成功,我国有可能在三个方面获得重大利益。
第一,如果全世界使用最多的Linux操作系统是中国Linux厂商在中国市场上发展出来的,那中国的Linux厂商就会因此成为Linux的龙头并崛起。
第二,Linux成为事实标准后,软件厂商就会开发Linux上的应用软件,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加快向Linux平台转移的进程。
第三,因为Linux是开源的,新的CPU可以与之很好结合。我国自行研究开发的CPU因为得到软件的更大支持,也就可以进一步打破Intel公司在CPU方面的垄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