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记者,我的工作就是写稿和组稿。由于工作需要及个人爱好的原因,我经常阅读书籍及报刊等并将有用的资料保存下来,以期待提交选题时的灵光乍现,或是盼望自己从中发现新的新闻线索。虽然平时经常在网上逛,也从中吸收文化常识、精粹文章,但感觉毕竟不如书籍和报刊来得全面和准确。而在实际阅读中,我却往往受当时条件限制,在书籍、报纸、杂志上看到好的文章时总是无法将它们完整摘抄下来,总觉得遗憾。
因此,我需要一款可以将纸质媒介上的资料摘抄并保存下来的工具。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识别率要高——有时摘抄、保存资料就是为了找到最准确的说法,如果资料总是出错,工具的效果岂不是大打折扣?二是要方便易用——受时间限制,它的操作过程不能太繁琐,否则我宁可手工抄写;三是体积要小巧,便携——出门采访带本本已经让我觉得辛苦,我实在不能忍受再带一个大大的摘抄工具。四是最好摘抄后以文本形式保存,数码相机拍下的资料是张图片,我想使用时需要再次进行识别,很是不爽。
最近,我的好友买了一款汉王随身抄资料笔,听说和我的期望值非常接近,赶紧向他借来,先用为快了!我拿到的资料笔型号是V16,初见它时,就让我爱不释手。磨光塑料外壳手感尚可,想必冬天使用起来也不会太凉;灰墨绿的颜色给我时尚的感觉,还不失典雅大方。笔身到笔头的长弧形过渡使它看起来很圆润,总之外观让我觉得挺有面子。而且,根据用户手册提供的技术参数,它的重量只有90克,拿起来感觉比我的“巧克力”还要轻一些,方便我外出时候携带。
由于需要经常性的摘抄资料,它的识别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我使用的过程中,它的识别率还是让我满意的,应该说没达到100%也有99%吧。在这里我需要向大家说明一点,就是V16的使用技巧。最早时我用它摘抄资料,出现的会有乱码;后来打电话到汉王售后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它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汉王OCR(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识别率都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用笔头扫过文字时,要注意速度,并且要将笔头上的小白点对准文字的中心,否则识别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以后都按照这样的操作技巧进行操作。果然,在扫过两三页文字之后,我就得心应手了,保证了正确率。在这里,我感觉有些不足的地方是,厂商应该在包装盒醒目位置注明或者在资料笔开机画面中突出说明使用注意事项,否则它的识别率还真是容易让人误解呢!
它的操作界面也很简单,我的感觉是国内厂商果然深谙国人的使用习惯:有一键进入摘抄的功能,而不是非要从菜单中选择。最早在朋友那里见过其它资料笔,一定要从菜单中选择开始操作,感觉使用起来不甚习惯。V16在这一点上做的就很好。但是它的按键略显局促。不过这也难怪,因为它有超大屏幕,具有20(字)×3(行)的显示水平,从笔中查阅资料很是方便。想笔身小巧,又想按钮不局促,两者不可得兼啊。
后来资料收集越来越多,虽说资料笔里能存储300万汉字,据说能装下四大名著,但是毕竟在笔中查阅资料也不是很方便,于是就想把资料导出来。我只需在菜单里指定文档输出格式——word或txt,再用USB口将它传入电脑保存即可。它还配备了红外传输口,用红外传输也是十分方便。
我还发现它的另一项强大的使用功能,就是翻译。开启翻译功能,它扫过单词后,能翻译成相应的中文。在阅读英文资料的时候,遇见不认识的单词,只要刷过,立刻能获得翻译,既能帮我阅读,还能提高我的英语水平呢。它还有标准的发音功能,对学习英语的人帮助可不小。
在我使用中,V16一直可以正常使用,供电倒没有出现问题。不过我认为,供电设备很重要。V16使用2节7号碱性电池,来自实验室的数据是它可以扫描3000次。若是将电池改为充电电池,不但可以节省一笔购买电池的开支,也可以将资料笔体积缩的更小,那就更精致了。在我把资料笔还给朋友时,赶紧问他是在哪里买的,我也要为自己配备这样的摘抄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