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上书要求放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6-12-04 00:00:00转载

在中美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即将召开之际,美国企业界向布什政府发出了要求促进对华出口的强烈呼声——美国应放宽甚至取消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

上周末,包括全美制造商协会、美国商会、美国商用软件联盟以及全美对外贸易委员会等24家美国企业团体联名向美国商务部写信,要求当局修改或是放弃在今年7月份出台的限制47类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的议案,并称政府试图通过立法限制中国获取所谓“敏感技术”根本行不通,甚至会适得其反,到头来损害的还是美国企业的利益以及美中经贸关系。

波音微软打头

尽管美国商务部尚未公开这份据称长达42页的联名信,但据美国媒体报道,微软、波音、通用电气以及英特尔等都在发起公司之列。而接受这封信的是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BIS),后者专门负责军民两用技术的审批。

今年7月,美国商务部颁布了一项草案,强制47类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商提供证明,表明中国进口方不会将其产品用于军事目的,具体产品涉及软件和飞机部件等。据悉,该草案目前仍在征求各方意见,可能在明年初某个时候最终敲定。

而此次联名上书的24家企业团体称,他们现在的“基本立场”,就是美国政府在和出口商充分协商后,“撤销或彻底更改”其对华出口管制新建议。

上海美国商会副主席缪志成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双方的充分沟通和讨论,最终有望推出一个更好的(对话高科技出口)监管方案。”

事实上,在上述议案刚出台时,就有许多美国企业表示强烈反对,之所以在此次高调提出此事,可能也是考虑到下周即将举行的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下周四至周五,由美国财长保尔森带队、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以及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等人参与的美国高级代表团将来到北京,与中方官员就全球经济增长、世界贸易机制以及国际能源和环保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讨论。

损人不利己

“拟议中的管制方案给美国公司带来了沉重的守法成本,也妨碍了美国对华政策,但却没有带来任何实际好处或是起到任何预期效果,”美国企业团体在信中表示,“如果本意是阻挠中国在相关技术方面的军事应用,那这个议案肯定是毫无用处的。”

美国企业界的担忧主要有两点:一方面,美方的严格管制可能把原本属于美国企业的订单拱手让人,因为中国完全可以从欧洲或是其他地区企业获得美国人不愿出口的技术,况且像航天导航系统、电脑网络硬件以及无线电放大设备等产品中国自身已经具备生产能力;另一方面,按照议案,美国企业如果要出口受管制产品到中国,必须出具相关企业的证明,这无形当中增加了美国企业的成本。

这些企业团体还在信中指出,拟议中的对华出口管制规定不仅不会给美国带来安全好处,而且将损害美国在其他方面加强美中关系的努力。

不应过分乐观

“我们是希望美国企业多发出这样的声音,给予中国更多世贸成员应该享受的公平待遇,”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对记者说,“来自企业方面的更大压力,多少也会影响到政府的最后决策。”

不过,专家也提醒说,指望美方马上大幅修改甚至完全放弃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也是不现实的,中国方面必须做好“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金伯生分析说,首先,尽管布什政府近期表现出来的立场是支持扩大对华出口,但不排除其内部仍有持不同意见的利益集团,况且新近掌控国会的民主党在对华问题上并非那么友好;其次,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美国要否定一项政策跟制定政策一样往往都要花很长时间,所以,要推动美国放大对华科技出口,“我们要做长远的打算。”

从美国商务部方面的表态也可以看出,美方不可能轻易否定对华科技出口管制案。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的部长助理帕迪拉上周就表示,布什政府会讨论到美国企业界对于新议案的担忧,“但撤销议案显然不在我们的考虑之列,因为该草案是基于美国的根本政策立场推出的。”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