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变迁:DAS直连方式是否会成为历史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6-12-06 06:00:00转载

DAS虽然仍有一定空间,但这种空间会日趋狭窄,NAS和SAN必将成为存储市场的主流应用。

  直连方式存储(Direct-AttachedStorage,简称DAS)已经有近四十年的使用历史,DAS曾是无数用户解决方案的首选。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关注它,即使关注,也是用DAS的弊端去解读NAS和SAN的优势,那么,DAS对用户不再有用了吗?DAS是否会成为历史?

  DAS曾经是主流

  DAS被定义为直接连接在各种服务器或客户端扩展接口下的数据存储设备,它依赖于服务器,其本身是硬件的堆叠,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

  曙光技术支持中心深度专家曹振南告诉记者,从技术角度来看,DAS系统使用RAID提高传输速率。基本可以让普通硬盘的性能提高1倍左右,但是,单层RAID性能的提高也很有限,对于要求更高性能的场合来说,只能通过使用更高端的硬盘来实现以及通过使用更多的硬盘来增加DAS系统的容量,这已经成为DAS系统的瓶颈。

  为了突破单层RAID技术的瓶颈,推出了TLR(2层RAID)技术。2层RAID可以使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两倍,可应付多种多样的磁盘事故,而且可以使RAID控制芯片的带宽增加一倍,可以带更多硬盘而不影响数据吞吐量,通过TLR技术可以无限扩充DAS容量。

  DAS安装方便、成本较低的特性使DAS特别适合于对存储容量要求不高、服务器数量较少的中小局域网,其优点在于存储容量的扩展简单,投入的成本少而见效快。

  由于技术以及网络等大环境的限制,在存储系统发展之初,DAS存储已经是打破封闭存储的界限产生的一个可扩展的新概念,而由于当时信息技术发展还比较缓慢,信息量非常少,采用DAS存储已经能够满足当时主流企业的存储需求,DAS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宝德科技售前经理钟加栋说:“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数据量的爆涨,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了DAS无法顺应时代的事实,NAS、SAN逐渐成为市场主流。”

  网络存储成为替代

  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数据存储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提了出来,人们发现DAS数据存储设备面对存储数据的激增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不能适合管理部门希望将分散存储的数据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的需求。

  首先,DAS存储系统不能提供不同操作系统下的文件共享。由于DAS自身没有操作系统,使得它只能服务相应的服务器或客户端,对其他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请求,DAS无法予以理睬。

  其次,由于DAS设备与相应服务器或客户端靠SCSI接口连接,当存储容量不足时,想在网络中添加新的DAS设备的时候就会遇到麻烦,如对网络数据存储设备进行容量扩充时,如果相应服务器或客户端上供安装SCSI接口卡的槽位数量有限,如果还想应用同一种操作系统,就必须再次采购另外的服务器或客户端机器,成本再次增加。

  最后,DAS数据存储设备不是独立的存储系统,向DAS设备中存取数据时,数据必须通过相应的服务器或客户端,服务器在完成自身工作的同时,必须应付客户端对数据存储的请求,再加上网络带宽的限制,因此当并发用户数量增长的时候,服务器性能会急剧下降,甚至会造成服务器因为不堪重负而罢工。

  钟加栋说:“NAS系统采用了独立的存储操作系统,扩展性能强大,数据交换速度有很大的提升,技术含量相对较小,系统各项指标成本相对低廉,这些优势使得其占领了高中低端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SAN系统采用光纤技术传输,把存储系统传输速度上升到一个顶尖的高度,而且存储量的扩展性也是超强,这些优势使得其占据了大型机构高端存储的大部分市场,并在中端存储市场的关键应用中大面积铺设。现在众多厂商如IBM、HP、曙光、浪潮、宝德等产品都能很好的支持NAS和SAN存储系统。

  专门对比NAS和SAN,我们可以发现:NAS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更便于管理,而且价格相对低廉;SAN具有光纤传输的高速度,并且将所有存储设备置于单独的光纤网络中,便于维护。

  DAS仍有一定空间

  DAS直接连接存储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这种连接方式已经在企业的解决方案中甚少被采用了。

  曹振南说:“从市场需求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徘徊在DAS架构即可满足的应用程度。DAS作为传统的存储解决方案在一些中小企业存储中仍然有一定的应用空间,因此它在一段时间内还不会成为历史。”

  DAS适合那些对数据容量要求不大,并且对数据安全要求不是很高的应用。未来,用户在以下情况中仍然适用DAS存储:当用户的服务器在地理上非常分散,很难实现远程互连的情况下;用户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要求其存储系统必须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时;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对价格成本的承受能力限制、以及实际应用对存储的需求不高,只需DAS架构即可满足的情况下。

  虽然如此,但企业业务数据量将不断增加,当业务应用更加推陈出新和趋向复杂化,数据共享、大集中和统一管理也成为大势所趋,NAS和SAN技术的应用必将会被广泛接受。如:IBM、HP、HDS等厂商倡导的虚拟化存储技术在整合和管理异构存储环境方面也值得关注。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