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拍照拷贝不走样之进阶篇

互联网 | 编辑: 2004-03-08 00: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大家是否想过,要得到一张好的照片,中间有许多步骤。相机,镜头,记录介质,扩印,后期处理……。从取景到最后得到影像(照片或者图像),任何一个环节有问题都可能使照片失败,并不是相机高级一些就能万事大吉的。

拷贝不走样的重要关键—镜头

本文是《大家来玩拷贝不走样》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上篇请见玩摄影?大家来玩拷贝不走样!

让我们来看看摄影拷贝不走样游戏中的最重要角色——镜头。镜头在摄影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购置摄影器材时,化费最多的并不是机身,而是镜头。照相机的镜头受到了光学设计、加工工艺及装调技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光学原理上的限制,要对物体成完全理想的像是不可能的。无论多么高档的镜头,实际所成的像与完全理想的像总是会有一定的差异,这种成像的差异就是镜头(或者说成像光学系统)的像差。

在介绍像差之前,先说一下两个概念:

1,近轴光线和远轴光线的概念。

近轴光线和远轴光线都是指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它们都成像在光轴上(下图中画的是主光轴情况)。缩小的光圈可以拦去远轴光线,而由近轴光线来成像。

总的来说,镜头的像差可以分成两大类,即单色像差及色差。

镜头的单色像差五种,它们分别是影响成像清晰度的球差、彗差、象散、场曲,以及影响物象相似度的畸变

以下就分别介绍五种不同性质的单色像差。

球差是由于镜头的透镜球面上各点的聚光能力不同而引起的。从无穷远处来的平行光线在理论上应该会聚在焦点上。但是由于近轴光线与远轴光线的会聚点并不一致,会聚光线并不是形成一个点,而是一个以光轴为中心对称的弥散圆,这种像差就称为球差。球差的存在引起了成像的模糊,而从下图可以看出,这种模糊是与光圈的大小有关的。小光圈时,由于光阑挡去了远轴光线,弥散圆的直径就小,图像就会清晰。大光圈时弥散圆直径就大,图像就会比较模糊。

必须注意,这种由球差引起的图像模糊与景深中的模糊完全是两会事,不可以混为一谈的。球差可以通过复合透镜或者非球面镜等办法在最大限度下消除的。在照相镜头中,光圈数增加一档(光孔缩小一档),球差就缩小一半。我们在拍摄时,只要光线条件允许,可以考虑使用较小的光圈来减小球差的影响。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4 页1234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