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技术的发展,往往会向其原本的应用领域之外的市场扩散,光存储就这样一个例子。早期的刻录光盘都是老老实实的放在PC里使用,而当厂商将光存储技术与消费电子(CE,Consumer Electronics)产品相结合时,刻录光盘的舞台也在慢慢扩大——基于光盘的录像机出现了,之后基于
第二代DVDirect家族成员
转自:存储时代
第二代DVDirect家族成员
一项技术的发展,往往会向其原本的应用领域之外的市场扩散,光存储就这样一个例子。早期的刻录光盘都是老老实实的放在PC里使用,而当厂商将光存储技术与消费电子(CE,Consumer Electronics)产品相结合时,刻录光盘的舞台也在慢慢扩大——基于光盘的录像机出现了,之后基于光盘的摄像机也出现了。在另一方面,刻录机也从PC机内走了出来,摆脱了PC相对固定的空间束缚,厂商也渐渐的为它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功能,这其中,向CE应用的转变也逐渐成为了众多刻录厂商所共同的选择。在这里,索尼的DVDirect家族无疑走在了前列。
也就是在一年前,索尼第一次提出了DVDirect的口号,并推出了该家族的第一代产品VRD-VC20,它可以直接将DV摄像机上的影音资料转刻为标准的DVD-Video光盘,也可以通过标准的AV接口将其他影音器材播放的节目转刻录为DVD光盘,这一过程完全无需PC机的参与,省去了传统的素材截取——编辑/编码——制作——刻盘的繁琐步骤,受到了许多AV入门玩家的关注。不过,索尼官方并没有将这款产品引入中国,只是力富科技等索尼的代理商通过自己的渠道进了少量的货,广大中国用户都还无缘见到它。
VRD-VC20是索尼第一代DVDirect产品,从外观上看,你可能还会以为它是一个迷你音响的主机
一年之后,DV摄像机已经比一年前更为普及,中国大陆的DV用户数量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索尼也在这个时间推出了第二代DVDirect机种,并且将其正式带到了中国,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测试的VRD-MC1。
VRD-MC1产品简介
VRD-MC1产品简介(上)
VRD-MC1与VRD-VC20相比,你更喜欢哪个造型呢?
如果说VC20的外形还与CE产品沾点边的话,MC1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怪”,这一设计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但也并不让反感,只是在IT和CE产品里找不到与之类似的造型,我敢说不认识它的人,第一次见到它,不看驱动器面板上的光盘Logo,十有八九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但仔细观察它的功能按键与接口的布局,也倒觉得比较合理。
MC1的接口设计,一个USB 2.0、一组标准AV、一个S-Video和一个4pin-iLink接口
MC1的背后视图,可以看到右边的电源接口
VRD-VC20的接口设计,与MC1基本一样,但多了一电源的机械开关
MC1还集成了全能的读卡器,支持Memory Stick家族、SD、MMC、xD、CF等主流存储卡
MC1在控制键设计上引入当今时髦的十字键设计,与VC20相比简化了按键的数量,并增强了易用性。在接口方面,AV方面与DV方面并没有什么改进,同样是只进不出,即不能将它接到电视上观看视频,也不能将mini-DV接口用于1394接口与PC相连,因为连上也没用,与PC打交道只能通过USB 2.0接口。MC1有两个工作状态,一个是独立(Standalone),一种是PC/PRINT,前就是用来直接截取AV信号进行光盘刻录,后者就是通过USB接口与PC或打印机相连进行基于PC的刻录与直接打印。
MC1的一个亮点在于它集成了多功能读卡器,这个读卡器不光可以用来将存储卡上的图片直接刻到光盘上而无需参与,还可以在通过USB连接后,为所连接的PC机提供读卡服务。但是,虽然提供了三个插槽,但控制器只有一个,同一时间内,只能读写一个存储卡。也就是说,你不能同时插两个存储卡,此时它将什么也找不到。
MC1的另一个亮点则是在机身上方带有一个2英寸的彩色LCD,可以监控输入的图像信号以及浏览存储卡上的相片,非常方便用户的使用,这一点相对于VC20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改进。
MC1的基本技术参数与盘片兼容性,很奇怪,作为DVD+R/RW的主导厂商,反而在相关应用的盘片兼容性上,MC1偏向DVD-R/RW(如制作相片DVD)。另外,MC1也不支持8cm DVD光盘的刻录
VRD-MC1产品简介(下)
VRD-MC1产品简介(下)
VRD-MC1的核心还是一台DVD刻录机,鉴于产品的拆解比较麻烦,我们没有查看MC1的内部驱动器的型号,但从PC的检测信息上找到了答案。
在PC看来,MC1就是一台外接的索尼DW-Q30A刻录机,送测的产品Firmware比较老,我们决定进行更新
根据反复比较,我们选择了YYR6这一版本的Firmware进行后面的测试,Firmware的生成日期是2006年3月8日。这里要指出的是MC1也有自己的Fimware,与DW-Q30A不同,它是负责MC1整体操作的,目前网上的版本还不如送测的新,所以也就不用升级了
DW-Q30A的PCB,采用的是中国台湾联发科的MTK1888E单一主控芯片
DW-Q30A居然不支持DVD+R DL的BookType的调整,让笔者比较意外
DW-Q30A刻录机是半年多前的产品,现在已经退市了,取而代之的是Q120,在索尼的网站已经找不到这款产品的信息,因此笔者对于索尼采用这么一款淘汰的产品作为VRD-MC1的刻录核心感到比较意外,但不排除日后的MC1会悄悄的更换DW-Q30A。
在下文中,我们也将集中于MC1的刻录/读取测试,至于AV单独制盘与打印,有现成的说明书教大家如何操作(不过推荐要仔细看),就不用我们再在这里多费口舌了,但仍会有制盘的试用,以考查在实时刻录时,MC1的刻录质量表现。
VRD-MC1光盘读取测试
VRD-MC1光盘读取测试
本次测试平台如下:
-
技嘉8KNXP主板(875P芯片组)
-
512MB双通道DDR-333内存
-
Pentium-4 2GHz处理器(100MHz FSB)
-
Windows XP SP2 操作系统
-
希捷酷 鱼7200.7 80GB硬盘(SATA)
-
质量测试平台:明基DW1640(Firmware版本:BSPB)
-
VRD-MC1内置的DW-Q30的Firmware版本为YYR6
测试用软件:
-
Nero CD-DVD Speed 4.51.1
DVD-5 ROM |
DVD-9 ROM |
DVD-R/+R |
DVD+R/-R DL |
DVD-RW/+RW |
CD-R |
CD-RW |
可能是由于USB接口的缘故,MC1的传输曲线并不是很平滑,不过速度表现还不错,属正常水平,接口速率也达到了Ultra ATA-33接口的水平。而且置身于MC1机身内,读取测试时的噪音也很小,但由于MC1周边密封比较好,所以也使工作时的发热比较明显。
在DAE的测试中,MC1的表现也还不错,不过比DW-Q30A本身还是差一些,这应该是USB接口的影响所致
VRD-MC1光盘刻录测试
VRD-MC1光盘刻录测试
威宝16X DVD+R | 威宝16X DVD-R | 明基 16X DVD+R | |||
TDK 16X DVD-R | TDK 16X DVD+R | 三菱2.4X DVD+R DL | |||
威宝 丽纹龙8X DVD+R | 威宝 丽纹龙8X DVD-R | TDK 8X DVD-R | |||
TDK 8X DVD+R(CMC) | 派乐士 8X DVD+R | 派乐士8X DVD-R | |||
铼德 8X DVD+R | 铼德 8X DVD-R | 柯达 8X DVD-R | |||
柯达 8X DVD+R | PIODATA 8X DVD-R | 威宝4X DVD+RW | |||
威宝4X DVD-RW | 明基52X CD-R | 威宝32X CD-RW | |||
怡敏信 52X CD-R | 威宝丽纹龙8X DVD+R 直录 |
整体的测试成绩来看,MC1的表现不错,这可能也与我们用的是比较好的盘片有关,因为我们相信,买得起MC1的人,也不会在盘片上过于吝啬的。
-
MC1仍然继承了索尼/建兴以往产品的特点,刻录曲线较为平滑,尤其是8X刻录时,基本没有明显的OPC控制点,而16X刻录时则增加了中端和末端的OPC控制,但我们对比了国外有关DW-Q30A的测试报告,发现DW-Q30A在16X刻录时只有前端的OPC控制,不知是不是后来新的Firmware改进而增加了OPC控制点,还是因为USB接口的原因产生的额外控制。
-
在16X刻录时,除了TDK的16X DVD+R表现稍差外,其他的盘片都获得了不错的刻录质量,而且基本没有-/+R的偏向性。不过,16X刻录的速度较传统CAV 16X的平均水平稍慢。
-
没有明显的OPC控制就需要刻录机在正式开刻之前做好功率的校准工作,从8X的实际刻录效果来看,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除了派乐士的8X DVD-R,其余的刻录质量都比较好,其中较难伺候的TDK 8X DVD-R的刻录效果相当好,而且也没有什么-/+R的倾向性,做到了比较好的盘片均衡。但是,由于采用的P-CAV方式中CAV过程较长,使得8X的刻录速度较传统8X平均刻录速度慢一些,其中DVD+R更为明显,说明MC1在8X DVD+R导出的效率方面还不如8X DVD-R做得好。在16X刻录时,也有类似的问题。
-
在DVD-/+RW刻录中,均是一次性直接复写通过,不过DVD+RW的刻录质量不是很好,但正常读取并没有问题。
-
在CD-RW的测试中,未能通过第一次的直接复写测试,速度也没有达到标称的24X,当进行一次全擦除后,再进行刻录,没什么问题了,可Jitter的表示差强人意。
-
在CD-R的刻录中,MC1的表现还是可以的,但Jitter的测试结果均不让人满意,看来用它来刻录音乐CD要小心了。
-
我们还对MC1进行从标准AV接口直接刻录光盘的测试,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为你不可以快进播放素材,所以只能以素材的长短还计算,或者是限定录制质量,但即使是以最高质量进行刻录,一张单层DVD光盘也要用时一个小时,最低的SLP质量模式可录12小时。我们最后使用威宝的丽纹龙8X DVD+R光盘以HSP的模式进行1个半小时的刻录。在这里,我们无法考查MC1内置刻录机实际上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刻录的,但我们最后出来的盘片进行了质量测试,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是IT还是CE?
结语点评:是IT还是CE?
作为一台DVD直录的产品,MC1也是比较好用的,虽然操作界面是英文的,但在笔者试用的过程中,很容易上手,只有一些比较复杂的设置操作才需要说明书的指引。从最终的编码效果来看,也很不错,在笔者的DVD影碟机上回放没有任何问题,画面质量完全达到可用的水平,说明MC1在即时编码方面做得比较到位。
从外置刻录的角度来说,笔者也不怀疑MC1的刻录表现,作为一台刻录机,MC1可以说是称职的,选用本文测试用的大部分光盘,都可以得到不错的效果,但关键在于用户怎么去用MC1。
刻录机明显是IT的角色,而DVD直录又跨入了CE的范畴,MC1将两个融合在了一起,但是两边似乎都有些欠缺。毕竟MC1的价格近3000元,不是个小数目,购买它的用户有理由要求更多。要知道一台DVD录像机也差不多是这个价格了。
作为一款基于DVD的CE产品,MC1只具备了AV输入而没有AV输出的功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另外,在直录的制作方面,MC1最终生成的光盘界面也较为简陋,只有标题菜单,没有章节菜单;不能为标题取名,也没有动画显示,这些比较基本的装饰是每个DVD制作软件都具备的功能。当然,我们不能指望MC1具备DVD制作软件那样的功能,MC1的附件中,也没有AV连线、没有S-Video连线、没有iLINK连线,只有一根USB连线,从这点来说索尼已经将其定位于偏向IT应用的产品。
当在独立模式下放入DVD-ROM电影光盘,MC1会提示说不认此光盘格式
MC1直录后的DVD光盘播放画面,非常简单,只有一级菜单
然而,对于一款3000多元的外置刻录机,MC1的能力又不足够:较低的双层光盘写入速度、不支持DVD+R DL的BookType设置、不支持DVD-RAM的读写、不带有光雕(LS,LightScribe)、不能以1394接口连接PC(在传输稳定性方式,1394还是有优势的)等等都让感到有些遗憾。尤其是LS,对于以转录DV录像为主的产品,盘标打印应该是个比较人性化的功能,我相信为自拍的录像或是相册制作盘标是个有用的功能。
还有就是,在独立状态下,MC1有明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但在PC模式下却没有,除非看PC屏幕,否则你不知道MC1在干什么,是刻录还是录取?没有指示灯给予提示。另外,MC1取消了机械式的电源开关也留下了一些隐患。笔者在试用时,发现MC1对于某些盘片的反应速度很慢,有时在工作模式的切换时,由于切换的时机的问题,也会陷于“假死”的状态,这时想退盘就没有反应,想关机,可只有一个电子按键开关,而这种情况下,电子开关往往也不起作用,就如同PC上的刻录机吃盘了,但按退盘键不好使一样,最后只能拔了电源线,再重开。如果有个机械式的电源开关相信就好很多了。
说以上这些,并不是否认MC1这一产品,事实上他给笔者的印象相当不错,但笔者是测试人员,并不是用户。当我以用户的角度看这款产品时,总会有些迷茫,总觉得再完善一些,哪怕是再贵点,卖点也会更为鲜明。至少对我来说,可以买到一个能当外置刻录机用的DVD录像机的确是更有吸引力的。
索尼VRD-MC1《存储时代》购买建议:我相信,想以2888元购买MC1的人不会是贫穷的,而这款产品从基本的直录功能到基本的刻录功能与质量来说,都是可以满足需求的。以它的表现来看,把MC1看作是能直录DVD-Video的外置刻录机更为合适。MC1更适合那些喜欢玩DV,但在后期制作喜欢“偷懒”的用户选用,就看直录出的光盘能不能符合这些用户的要求了。
更多精彩的最新配件资讯,请点击进入 硬件中心!
大家如果对本栏目有任何建议、意见或任何IT配件资讯的投稿,欢迎发邮件到hardnews@staff.pchome.net,我们会尽快给予回复。最后,硬件频道全体同仁感谢大家对PChome一贯的关注和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