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空调8千万模仿秀 是否能咸鱼翻身

互联网 | 编辑: 2006-12-19 00:00:00转载

向奥克斯学习!——继位列国内空调行业前四强的奥克斯耗8000万巨资竞标央视树品牌形象之后,急于突围行业困局的长虹空调也于近日宣称,将斥资8000万用于其服务网点、服务信息平台的优化及专业队伍形象建设等,“以期打造领先行业的服务金牌”。

向奥克斯学习!——继位列国内空调行业前四强的奥克斯耗8000万巨资竞标央视树品牌形象之后,急于突围行业困局的长虹空调也于近日宣称,将斥资8000万用于其服务网点、服务信息平台的优化及专业队伍形象建设等,“以期打造领先行业的服务金牌”。

同属一个行业,同在一个时段,又投入同样的资金,长虹 空调这一模仿秀自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然而,与在行业中一向特立独行的奥克斯相比,多年来发展始终不温不火,甚至在空调行业白热化竞争中已呈现发展困 局的长虹空调,这种不切实际的跟风只能被认为是一种盲目激情状态下造成的理性缺失,就目前来说,长虹空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已经呈现出了不少弊端,而正是 这些客观因素造成了长虹目前的尴尬局面,使之无法形成自身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制度软肋

创立于1958年的长虹集团,给消费者更多的印象还是其彩电产品,的确,在进入中国空调行业的10余年时间里,长虹空调始终在二流与三流品牌之间徘徊,即使在长虹空调最为骄傲的2006冷冻年度,长虹空调在国内空调品牌的排位也仅是前十位中的后几位。

与奥克斯等空调一线品牌企业相比,渠道问题一直是制约长虹空调发展的最大瓶颈。

2005年之前,长虹空调一直与其彩电业务共用同一个 营销团队和渠道机构,但事实上,在家电产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特别是彩电与空调行业之间截然不同的运营模式,使得长虹空调无论营销网络、市场运作、渠道 分布、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均落后于其他空调品牌,此外,其售后服务也一度引起消费者质疑,并频频被媒体暴光,给长虹空调的品牌形象带来极大的损害。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自2005年开始,长虹空调开 始对其营销模式和渠道网络构建开始进行改革,并专门针对空调建立起了一套自主的营销团队和渠道商家网络,然而,尽管长虹亡羊补牢,但为时已晚,在先后遭遇 国外反倾销、国家新的能效标准出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06年度,空调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各大品牌纷纷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渠道整合和改进,而长虹空调由于原 先的模式基础就已不适应其产品销售,仓促之中再行改进则更使其落入人后,以长虹空调现有的营销团队和网络,只能艰难地支持住他现有的市场操作,但在不进则 退的市场竞争中,长虹空调还能否保持住这仅有的一杯羹,尚是一个未知数。

此外,作为一家大型国企,长虹同样存在着国企固有的弊端,体制、人员、规则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对长虹空调的市场操作等方面造成严重伤害。

盈利难题

尽管依托着长虹集团这棵大树,尽管浸淫空调市场研发与 销售已有10多年历史,但事实上,长虹空调长期的低迷使得其销售一直举步维艰,于其彩电龙头老大地位的影响力更是截然不同。直到去年,长虹空调的销量才超 过一百万台,艰难地跻身行业前十,而这一数据,与同样是后起之秀的民营企业奥克斯相比,尚不足其四分之一(奥克斯空调目前销量已达到480万套,其中, 330万内销,150万出口)。

作为家电业的主要领域,国内空调行业目前的发展已 经相对成熟,长虹空调在最初进入空调行业时,应该说时机上的选择还是比较准确的,如果在进入之初就有足够的资源,短期内实现销售的迅速增长和盈利应不是难 事,然而,由于长虹集团直到近几年才将空调作为其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使得长虹空调失去了发展的最好时机,这也造成长虹空调此前一度传出资金困境的消息。

而在与家电连锁卖场的合作中,长虹的经营利润 也备受业内人士质疑,由于空调利润的持续走低,使得许多二线和三线空调企业在与卖场的合作中落了下风,家电连锁依托压榨供应商的利润实现自身的发展已经成 为现实,海尔、奥克斯、美的、格力等一线品牌通过自建4S专营店等办法寻求了利润空间,也为其在与大卖场谈判中赢得优势,但长虹空调却仍旧在与家电连锁合 作中苦苦支撑,要想在与家电连锁合作中找到规模与利润的盈亏点,可谓难上加难。

此外,随着城乡一级市场的饱和,有前瞻思维的空调 企业早在几年前就已积极开展乡镇等三、四级市场的开拓工作,美的、奥克斯等行业巨头早已进军乡镇市场,并在部分地区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垄断,而乡镇市场最 为突出的特点是投入和产出周期长、网络分散,在这种背景下,进入乡镇市场已然晚了一步的长虹空调显然难以适应,而一旦彩电竞争进一步加剧,而空调业可增长 空间趋低、利润长期得到不到保证,长虹空调是否能够继续得到其集团的支持及投入,值得商榷。

激情背后

中国的企业向来不乏激情,这一点,在长虹空调身上也得到了体现,但对于关注和关心长虹发展的人来说,理性的思考、冷静的分析才是真正帮助他们不断发展的助推器。

依托于行业现状和自身机会,长虹空调在05冷冻年度的 发展有目共睹,这也使得更多的长虹人对其空调的发展比较看好,然而,这种盲目的激情和自信,除了带给了长虹空调一道看得见摸不着的海市蜃楼外,实在是一种 浪费时间的举动。这一点,也在随之而来的2006冷冻年度国内空调集体遭遇寒冬而得到有效论证,长虹人应该意识到空调市场并非其预料的那么乐观。

资料显示,通过营销改制,2005年长虹空调销售 首次突破一百万台,比2004年增长了近3倍左右,然而,现实是,尽管长虹空调的销量在2005年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销量的增长带来的是利润的降低乃 至“负利润”,使长虹空调出现了大幅亏损,到2006年,这种现象也未得到扭转,迫于此,长虹空调不得不以收缩市场为代价确保尽量少亏损,但即使如此,在 遭遇了原材料上涨等多种不利因素的06冷冻年度,长虹空调不得不以提价这一手段来保证利润,这使得长虹空调高端机的价格突然提升,让许多经销商接受不了。

此外,长虹空调大规模的市场收缩和广告、促销资源的大幅减少,使得其原有的代理商大为不满,加上长虹空调在之前的承诺政策、奖励等方面无法兑现,引起了渠道的激烈反应,使长虹空调在经销商和代理商心目中的地位直线下降,不少经销商直接表态将不再与长虹空调合作。

而早在去年就喊出要进军国内空调行业前四强的口号,在此时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结束语:中国的空调行业竞争已经达到了相对成熟的一个 阶段,任何一个品牌想进入或者想改变品牌格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目前的行业发展形势来说,长虹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再去浪费,不切实际的仿效或空洞的 口号并不能确保企业实现新的增长,而迅速确立自己的战略定位,利用核心竞争力体系形成自身优势,应该是长虹目前的首要任务。

当然,在长虹彩电已经做到老大这一位置后,我们不 能苛求长虹在短时间内又成为另外一个行业的最强者,但以长虹空调的背景和优势,没有将空调做大做强,无疑是弥足可惜的,所以,认清自身发展的优劣势,通过 有效规划实现空调产业的稳步发展,应该是每一个关注长虹、关心长虹的人士所要思考的问题。

衷心祝愿已在彩电行业取得骄人成绩的长虹,在其空调产业同样能够获得成功,并在空调行业中获得应有的市场地位!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