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Smart IP”解决方案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6-12-19 17:10: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摘要:Internet对运营商的冲击是全方面的,传统运营商都面临着转型的压力。运营商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和维护IP承载网,处于IP产业链的上游,但是在IP价值链中处于下游地位,由于技术进步运营商传统主营业务持续贬值中,中兴通讯提出的SmartIP解决方案,利用运营商掌控IP产业链

第一页

摘要:Internet对运营商的冲击是全方面的,传统运营商都面临着转型的压力。运营商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和维护IP承载网,处于IP产业链的上游,但是在IP价值链中处于下游地位,由于技术进步运营商传统主营业务持续贬值中,中兴通讯提出的SmartIP解决方案,利用运营商掌控IP产业链的优势,重构IP价值链,把IP多业务承载网演进为IP多业务承载控制平台,助力运营商转型。

关键词:IP,智能化,差异化保证,精细化
 
1. 概述
在国内,传统电信业务高速发展的空间已趋消失;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加剧,以及VoIP等新的基于Internet的业务的冲击,传统电信业务收入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传统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型,是目前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必然的选择。承载网IP化是这一转型的技术基础,一方面是传统电信业务的IP化,另一方面是基于IP的新业务开展。在这样一个转型进程中,运营商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把传统电信业务迁移到IP平台上的同时能够保证原有业务的质量,保证现有业务的用户体验;另一个是如何在一个开放的竞争充分的IP平台上确立竞争优势。在整个IP产业链上,目前运营商还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因为运营商握有网络资源和用户接入资源;但在整个IP价值链上运营商处于价值链的下游,一方面为了继续维持产业链的优势地位投入巨资建设和维护IP承载网,另一方面受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把自己演变为“管道运营商”,在整个IP价值链上是投入产出比最不协调的一个环节。如何在IP化的时代背景下,保持现有业务的稳定,并发挥产业链主导的优势取得在价值链上的优势,是运营商转型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兴通讯Smart IP承载网解决方案正是为了运营商转型的这一重要需求而提出的。Smart IP的核心思想是把IP多业务承载网演化为IP多业务承载控制平台,Smart IP不仅仅是承载网,可以用来承载多业务;同时它是一个业务控制平台,可以实现对承载网上业务的控制。

2. Smart IP框架
下图是Smart IP框架结构。
接入层和承载层构成IP承载网,IP承载网与控制层构成Smart IP多业务承载控制平台。IP承载网提供资源,基于RACS架构的控制层提供策略,业务层的业务根据业务特征和业务要求向控制层下发业务特征和SLA请求,控制层通过策略调用IP承载网资源满足业务要求。


3. 基于“精细化、智能化、差异化”的Smart IP
Smart IP是一个基于业务感知的有差异化保证的智能IP多业务控制平台。它与传统的IP多业务承载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从带宽资源的运营到业务资源的运营;运营商出售带宽资源只能把自己演变为“管道运营商”,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运营商必须把带宽资源细化为业务资源,从对粗粒度的带宽的控制演变为对细粒度的业务控制,为了应对这一转变必须实现对业务的感知。第二,从简单的带宽控制到智能的业务控制;带宽资源是单一的,业务资源是多样的,而且业务对承载网的要求是千差万别的。传统的对承载网的控制方式无法满足业务资源运营的需要,承载网必须能够根据网络状况动态的调整策略去适应业务的需求。业务的承载和对业务的控制必须能够更加的分离以适应这种灵活多变的需求。第三,从差异化到差异化的保证;传统的承载网承载多业务需要承载网对不同的业务能够提供差异化的策略,但是业务差异化需求无法得到保证。当网络资源充足的时候,所有业务的需求都能够得到保证;同一类业务,当网络资源不足的时候,所有业务的需求都不能够得到保证。这样的状态使得运营商无法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在运营中获得高收益,为了满足业务需求不得不投入巨资对网络进行升级扩容。

Smart IP把网络的带宽资源精细化为业务资源,通过物理上分离的承载和控制灵活的调度控制这些业务资源组合成具有不同等级SLA需求的业务,并把这样业务流引入到具有SLA保证的承载网逻辑平面满足业务要求。下图是Smart IP核心思想的示意图。


 

1.1.1 精细化
 精细化是实现IP多业务承载控制平台的基础,精细化是为了实现承载网对业务的感知。在承载网的边缘(业务终结点上)必须能够识别出不同的业务,业务终结点设备通过DPI技术识别出业务,并接受来自控制层的控制策略,对业务流进行承载控制。精细化使得运营商对承载网的控制粒度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为运营商商务模式转型提供了基础。

1.1.2 智能化
 Smart IP智能化的一面由基于RACS架构的资源管理控制体系来体现。RACS是ETSI的TISPAN NGN体系架构中的一部分,主要负责策略控制、资源预留、接纳控制以及NAT和Firewall穿越等。如下图所示,RACS管理IP/MPLS CORE的资源,一个新的业务流接入进来,业务层向控制层的RACS发起接入请求,RACS根据承载网状况和预先配置的策略决定是否允许新的业务流接入,当RACS决定接纳新的业务流的时候,RACS一方面通知业务层,另一方面把新的业务流的特征和承载网需要采取的策略下发给承载网边缘的业务终结点设备,由业务终结点设备完成对新业务流的识别和策略控制。基于RACS架构的资源管理控制体系是实现业务差异化保证的基础,新的业务流的接入,首先需要考虑承载网现实的状况,看承载网是否能够承受这一业务增量;同时RACS需要考虑是目前所能够提供的控制策略是否能够对新接入业务进行有效的控制。

(未完,请翻页)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