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鞠立:云计算带来IT和业务的创新

PChome | 编辑: 杨朝栋 2012-05-24 20:46:00原创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全球科技服务部整合科技事业部总经理鞠立分享《以云之力驱动业务创新》主题演讲。鞠立表示,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IT剧烈的变化,都为企业带来了针对变革和竞争的巨大压力。云计算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关注,它并不仅仅是因为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IT

【PChome现场报道】第四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于2012年5月23-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协办,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承办。本届云计算大会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云计算创新实践”为主题。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全球科技服务部整合科技事业部总经理鞠立分享《以云之力驱动业务创新》主题演讲。鞠立表示,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IT剧烈的变化,都为企业带来了针对变革和竞争的巨大压力。云计算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关注,它并不仅仅是因为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IT的创新和业务的创新。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全球科技服务部整合科技事业部总经理鞠立

鞠立介绍,IBM对云计算的理解,就是重思IT,重塑业务。IBM拥有非常雄厚的技术力量,同时具有端到端的实施能力。她表示,“IBM也是业界唯一一个可以真正把设想落地的厂家。”

以下为演讲实录:

实际上云计算并不是一个在近几年刚刚出现的新技术,早在20年前,IBM就已经把云计算的技术应用在了主机应用环境上。为什么在近几年云技术越来越多地吸引了大家的关注,并且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呢?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对IT的新需求。

经济和市场环境双重变化推动云计算发展

在去年的9月份,IBM在纽约召开了一个技术大会,邀请了全球700多个政界、商界和学术界的世界领导者,共同来探讨全球未来的发展趋势。与会上在论坛上各抒己见,有两条达到了大家的共识。第一,全球的经济将会在未来的十年重新布局;第二,技术的创新将会推动业务的转型,并且产生创造新的价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副总裁针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提出了几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金融危机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格局,新兴的经济体成为全球增长的一个重要主导力量。在2010年,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了70%。第二个观点,30亿人口将会逐渐富裕起来,并且开始消费,这将对全球的经济格局造成一个重大的影响。

再看中国的经济环境,在过去的十年里面,中国已经在全球的制造业,尤其是路桥建设、新能源等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个领先的地位,我们面临的新挑战就是如何向更高的价值发展?同时,低端的人力密集型的产业将会继续向南美、东南亚等人力更加廉价的国家转移。外向型经济由于成熟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不景气将会逐渐放缓,因此我们所面临的第二个挑战就是如何更快地拉动经济内需?

IT领域所面临的新挑战

正是由于这些经济布局的改变,对IT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首先是价值链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对IT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今天一个典型的制造商,将会使用来自全球35个合作伙伴的零部件,来做他的产品的生产和加工。那么如何能够更高效、无缝和低成本的实现这个业务的要求?对IT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第二个就是智能终端和互联应用的高速发展,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在2012年,预计全会有7亿台智能手机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4%,PC出货量翻番,中国手机将会有1.13亿台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56%。全球已经存在的网络用户已经达到20亿个。在巴西、日本、德国、印度等国家,60%的工人已经应用移动设备和移动应用,在美国,这个数据高达70%。正是由于这些行为模式的改变,以及智能终端和他们的互联要求,将对全球的海量数据造成一个快速的增长。从2007年到2011年,全球的数字数据增长了10倍。

所有这些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IT剧烈的变化,都为企业带来了一个针对变革和竞争的巨大压力。数据显示,在2000年,全球最大企业的排名榜上,在今天只有20%的企业存活下来,并且继续占据一个领先地位。换句话说,就是80%的全球领先的的企业在过去的十年消亡或者是被并购了。

如何更好地抓住经济转型的机遇,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并且能够得到一个智慧的成长呢?在2011年,IBM的CIO调查里面,我们针对18个不同的CIO做了访谈,60%的CIO把云计算列为其重要的计划规划、IT规划。其目的就是为了企业带来更多的业务分析和业务洞察力,为企业实现移动的解决方案,为企业优化和虚拟化现存的IT资源。由此可见,云计算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关注,它并不仅仅是因为技术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所带来的IT的创新和业务的创新。

云计算的三个阶段

现在行业上比较常见的一个说法就是虚拟化,IBM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对于企业来讲,云计算是一个旅程,并且它会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虚拟化的阶段,它包括了自动化、标准化、优化等等;第二个阶段,就是对资源进行动态的分配、监控和释放;第三个阶段,就是基于SOA的服务目录,把IT的支持转化为服务;第四个阶段,就是整合所有的服务和所有的资源,打造一个即买即用的IT架构,并且实现一个颗粒化的计费。这个旅途的最终目标,就是引入一个新的商业模式,通过IT为企业创造一个新的商业价值,这个商业价值有可能是更低的一个IT运营成本,也有可能是对企业的一个新的现金流和新的业务成长。

如果用一张图表来总结IBM对云计算的一个理解,就是重思IT,重塑业务。IT的变革很重要,它也是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但是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业务转型,让企业在一个急剧变化的经济环境下,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能够抓住企业转型的机遇,并且获得智慧的成长。

基于IBM对全球企业客户长期的认知和理解,大概有六种业务驱动因素会带来对云计算的需求。例如,成本的灵活性如何按需支付,如何能够支持业务的一个可扩展性,也就是对业务高速地发展和快速地缩减,能够满足双重的需求。再有,就是市场的适应性,如何能够更快速地把产品推向市场。如果屏蔽IT的复杂性,如何管理内容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连接性。

四类业务模式

把这些业务的需求归纳为四大类:第一类就是如何降低IT的开发成本和复杂性,如何建立一个新的基于云计算的数据中心;第二类就是如何帮助企业转型,把一个传统的既有的IT组织架构转化为一个云平台、云的架构;第三类就是获得及时的访问,获得一个即买即用的IT能力;第四类就是业务的创新模式。

针对这些不同的四个类型的需求,IBM提供了标准化的、可复制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在这里着重谈一谈IBM在全球公有云的服务能力。

在2010年的5月份,IBM在全球发布了公有云服务能力,迄今为止,全球只有两家厂家具备覆盖全球的公有云能力,一个是主要定位在消费类客户,另外一个就是IBM定位在企业类客户。我们的公有云交付能力有三个特点:第一个,全球部署了七个公有云的交付中心,三个在美国,两个在欧洲,两个在亚洲,一个在日本、一个在新加坡。这七个交付中心将会为全球客户提供实时不间断的公有云服务。这七个交付中心统一由美国的一个指挥中心来管理和管控,IBM的收费模式实际上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第二个特点就是IBM的公有云服务能力,是提供可供服务承诺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基于IBM的公有云服务平台,已经有两千多个企业的应用提供商经过了认证,把他们的应用放到公有云平台上,例如SAP,今年已经有一家中国的企业,这是一家提供动画渲染的SAP,也通过了系统的认证,把他们的应用放到了我们的公有云平台上。

接下来,谈谈三个案例。第一个案例,就是帮助企业从一个传统的IT架构转型为一个基于云平台的IT架构的典型案例。这是一家国内大型的保险公司,他们在全国有30多家分公司,每一家分公司都有自己的IT架构,都有自己的应用和自己的IT管理人员。客户希望通过数据中心的一个整合,能够实现业务系统的统一管理、统一运维,并且提高他们的IT资源使用率。IBM为客户制定了一个数据中心发展战略,我们为客户建立了一个基于云模式的数据中心,把他全国的应用系统逻辑整合到新的运营平台上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统一的运维。通过云计算工具的实施,我们把他客户散布在全国各个IT公司的资源,建立一个共有的资源池进行实时分配、监督和实时释放。同时,我们给客户建立了一个共享的测试云环境,为客户的系统部署大大提高了部署的速度。这是一个案例。

第二个案例,是如何利用IBM的云计算技术能够帮助客户进行他的业务创新。这是一个全球最大电信服务提供商之一。他们在全球具有非常高的品牌知名度,在全球拥有非常多的忠实用户,他们的业务发展策略之一,就是要搭建一个自己的公有云平台,能够拓展他们的既有业务。经过一段时间的可行性分析之后,他们决定与IBM形成一个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在IBM既有的公有云平台上,搭建他们自己的公有云品牌和服务清单。为什么选择IBM作为他们的战略合作伙伴呢?其中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快速上市。在他们的既有客户的观察里面,他们认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接受和购买基于公有云的一个IT服务能力。这种基于公有云的IT服务能力实际上是黏性非常大的,如果他们可以以一个合理的价格提供一个很好的公有云服务,这些客户中间会很少有变动。因此他们认为如何能够尽快地占领这个新兴领域,将是组成他们最重要的一个竞争优势,IBM非常成熟的全球公有云平台最好地满足了他快速上市的需求。第二点就是方案的复杂性,根据他们自身的可行性研究,他们认为,如果搭建自己的公有云平台,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还会需要很长的时间,几个月甚至几年。期间,市场非常有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技术的复杂性,其中的中间件,工具的选择,以及如何保持一个技术和功能的先进性,都会大大地提高项目实施的风险。最终经过评估,他们认为与IBM的合作,能够屏蔽这些技术的复杂性,使他们能够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第三点就是生态系统。他们认为IBM平台上的两千多家ISV的生态系统将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附加价值。这就是我们在全球的实际案例,通过IBM公有云技术,帮助我们的客户能够实现他们自己业务的创新和业务的发展。

第三个案例,是一个全球最大的化工制造业的客户之一,他们的工厂遍布北美和亚洲各个国家。在过去很多年的发展前提下,他们在每一个工厂都有独立的自动化系统,这些自动化系统数据相互无法整合,并且任何一个系统发生异常,都会非常大的影响他们工厂的生产效率。我们为这个客户搭建了三个云平台,首先是把他们25个现有的各自独立的自动化系统整合到了两个云平台上,从而实现了数据整合、资源优化、灾难恢复能力的要求。系统云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这个客户资源使用和部署的时间,从过去的几天时间降低到了现在的几分钟。移动云的实施,实现了企业对移动应用的一个要求,能够使决策者通过移动设备或者智能终端随时随地查看工厂的运行情况。

为什么认为IBM是企业在云计算方面最好的合作伙伴?首先是因为IBM有非常雄厚的技术力量,在今年的3月份,美国的科技博客对全球21家科技企业进行了技术创新能力的统计,IBM以超过7万个专利技术遥遥领先,仅在去年一年,IBM就取得了6800多项专利技术,同时IBM也是第一家把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列为公司单独收入的企业之一,每年我们在这方面的营收超过十亿美元。在云计算安全和风险控制方面,IBM的专利技术超过三千项。正是由于IBM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能够为我们的企业转型保驾护航。

第二个原因,就是IBM能够具有端到端的实施能力,IBM提出了“重思IT、重塑业务”的口号,IBM也是业界唯一一个可以真正把这个设想落地的厂家。刚才我谈到了几个国际的实际案例,实际上在昨天我们的论坛上,现身说法的一些国内客户,例如交通银行、中国石化、新奥、中航信、孵化平台等等,都是把科技创新转变为业务创新的实际落地案例。

最后,非常希望能够利用IBM雄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对行业的洞察力,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在抓住这样一个经济变革的机遇,实现自身的转型,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