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的预测数据,全世界总体数据存储容量正以53.1%的增长速度飞速膨胀,到2009年全球磁盘存储总容量将达到195百万TB。在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所有IT领域中,存储犹如一块闪耀着金光的奶酪,吸引了无数的资本与厂商。这里是一个竞争残酷的市场,无数的厂商在一个相对狭小的领域施展腾挪,倾轧兼并的事件时有发生;这里同时也充满机会与希望,新兴的技术与理念层出不穷,未来还存在无限的变数与可能。
2006年行将过去,哪些厂商赚到了,哪些厂商赔了,哪些技术取得了突破,哪些依然在原地踏步?当我们全方位多角度透视厂商和用户的行为,系统把握市场关注焦点的同时,很多市场机会也逐步凸现出来。为此,IT168记者特约采访了Gartner大中华区存储市场分析师张瑾先生,为我们揭示2006年存储市场的种种趋势走向。
根据和张瑾先生的访谈,我们总结出2006存储产业的十大发展趋势,包括:
趋势一:中端涨势强劲,行业大客户成中坚力量
趋势二:竞争格局略有调整,HP、EMC业绩不佳
趋势三:国产存储夹缝中求生存,创新是关键
趋势四:虚拟带库(VTL)行业突破,大厂商是首要推动力
趋势五:备份整合成趋势,磁盘磁带不分家
趋势六:CDP,期待第一个吃螃蟹的用户
趋势七:磁盘接口之争已成定局,密度之争浮出水面
趋势八:存储交换又添新玩家,光纤地位不可撼动
趋势九:虚拟化止步不前,用户需求拉动不足
趋势十:应用遭遇瓶颈,专业存储管理成热门职业
趋势一:中端涨势强劲,行业大客户成中坚力量
张瑾:根据Gartner2006年前三个季度对外部控制器磁盘存储市场的数据,2006年国内中端存储市场涨势强劲,高端则基本持平。Gartner对三个等级市场的具体划分标准为:产品平均销售价在25,000美金以下的市场被列入低端市场,平均售价介于25,000至100,000美金之间的定义为中端市场,而售价高于100,000万美金的市场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端市场。
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中高端存储系统的主要消费者除了电信、金融等信息化建设较为成熟,存储应用走在国际前列行业大客户以外,政府行业的增涨势头也十分明显。这些用户的需求模式实际上应该划分到高端系统的应用范围。
今年中低端市场也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速度,驱动这部分中低端存储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并非我们真正意义上的SMB企业用户,而是政府、能源、教育、医疗等等行业用户,这些二线行业客户旺盛的信息化建设需求成为中低端市场稳步发展的重要动因。而真正意义上的SMB市场目前还处于极为初级的萌芽状态,在整体市场中的地位微不足道。
IT168 Sherry:Gartner的数据报告显示了中端系统增长强劲的趋势背后面对应的是国内高端用户存储需求的飞速扩张的现实,这些用户在采购过程中出于对成本因素的考量,很多用户会选择采用中端系统与高端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来满足其应用需求,成为了中端系统销售额持续上扬的背后动因。客观上反映了我国的存储应用阶段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
同时,中端市场段产品与应用的不匹配,还与中端系统本身日渐成熟稳定,软件功能不断完善,性能和可扩展性不断提高,足以在很多应用中担当实时关键任务有密切关联。
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国内真正意义上的SMB市场还没有释放出其应有的能量,而行业信息化则显示出不可估量的潜在市场。中国拥有全世界最为庞大复杂的政府机构,世界排名第一的人口总数形成电信、金融、医疗等行业无限的市场空间,全球制造业正大规模向中国转移,这些行业的管理改革对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IT软硬件采购带来了旺盛的市场需求。
趋势二:竞争格局略有调整,HP、EMC业绩不佳
张瑾:根据Gartner2006年前三个季度对外部控制器磁盘存储市场的数据,今年几大存储厂商可能的排名是IBM、HP、DELL、EMC、HDS、SUN、Network Appliance以及其他。相比去年排名,呈现出一些变化趋势。
首先IBM不仅保持了一贯的领先优势,同时进一步拉大了与其竞争对手的差距。IT168记者和张瑾共同分析其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高端产品的升级换代重建IBM的高端产品形象;第二,行业的广泛开拓让IBM整体存储销售得到均衡发展;此外,服务器销量增长对存储的带动作用也功不可没。
IT168 Sherry:IBM早一代高端王牌ESS “鲨鱼”基于IBM独有的存储体系架构技术,曾经在一个时间段内引领高端存储应用的潮流,但随着各大厂商高端产品的持续升级改进,“鲨鱼”与其同等量级的竞品相比已经丧失了原有的优势。为挽回在高端失去的阵地,IBM去年推出了新一代高端存储系统DS8000,这款新的高端存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表现究竟如何呢?
张瑾:从IBM新一代高端产品DS8000在客户层面的应用看,市场上DS8000的负面声音明显减少,表明DS8000逐步成为一款受到广泛欢迎的高端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这款产品重新建立起用户对IBM高端产品的信心,稳住了IBM在高端市场应有的地位。同时,我们看到IBM的产品在各个行业的标案中都频繁出现,表明IBM的行业发展结构非常健康,相对而言某些厂商则带有较强的行业偏重,往往是在有限的几个优势行业中做的较好。
IT168 Sherry:我们看到以往HP与IBM在各大榜单上的情况是旗鼓相当各有得失,今年这种榜单上的翘翘板现象已经有所改变,HP的存储业务似乎一直没有起色,那么造成两家公司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是什么呢?
张瑾:HP的份额下滑首先体现在服务器业务上,HP今年无论PC Server还是Unix系统的市场份额都受到IBM的挤压,存储在很多项目中作为服务器的周边设备更是竞标过程中很容易被砍掉或缩水的部分,因此HP在服务器业务上损失的市场份额直接导致了其在存储市场丧失更多的领地。
IT168 Sherry:HP本身的存储业绩约有1/3来自于低端产品线,这部分DAS直连存储系统的销售对服务器的依赖尤其严重,这也是HP服务器业务一旦受挫,在存储业务的影响也尤其严重的原因之一。
今年似乎是EMC的多事之秋,从年初爆出的秘书门事件以及后续发生的一系列人事变动,让我们得以窥见EMC内部暗流涌动的势力争斗,对销售额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业绩下滑。根据Gartner的数据,DELL在前两个季度市场销售情况都好过EMC,在第三季度被EMC赶超,两家厂商最终的排名位置还需要看第四季度的表现。
趋势三:国产存储夹缝中求生存,创新是关键
张瑾:今年国产厂商整体表现稳步发展平稳上升的趋势,在国际大厂产品覆盖和市场推广不断向下延伸,对本土中、低端市场造成直接压力的环境下,有这样的增长速度已属不易。
IT168 Sherry:国产存储厂商目前发展受限的原因仍然在于创新不足,本身与存储乃至整个IT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基础有密切关系。目前,大多数厂商的产品都通过OEM合作而来,摆脱不了OEM厂商的单纯定位,产品同质化严重,增值空间狭小。这些国际大厂集中全球的资源优势与国内厂商竞争,如果国内存储厂商无法完成从同质化到增值化的转型之路,就很难继续在更高一层次的游戏规则下和国际厂商展开竞争。
趋势四:虚拟带库(VTL)行业突破,大厂商是首要推动力
张瑾:今年虚拟带库(VTL)已经进入到一些行业大客户的应用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VTL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已经不短,但早期主推VTL的厂商在中国的规模都较小,如飞康、Sepaton等等,这些小型的厂商的市场推动力十分有限,无法引起足够大的行业用户的重视。
今年推广VTL原厂商,普遍通过OEM等等方式与一线的存储大厂达成紧密的合作。目前几乎所有的存储大厂,包括IBM、HP、EMC等等,都已经有了自己较为完善的VTL产品线并投入实际的销售。Network Appliance也迅速跟进VTL市场。只有依赖这些大型厂商的行业推动力量,VTL才能真正进入到包括金融、电信、政府这些DataCenter级别用户的应用选择列表中,而只有这些行业用户的示范性应用才能产生对整体市场的产生足够的Copy效应,打消小型用户对VTL的疑虑,从而推动整个VTL市场的发展。
另外一个对VTL今后的发展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是重复数据删除(data de-duplication)技术的成熟与普及。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可以只备份经过更改的数据,这与传统的每周或每天备份所有数据的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就意味着重复数据删除可以大量地削减需要备份的数据量,可以真正意义上降低用户的总体成本,因此意义重大。
但如果一分为二的看重复数据删除,虚拟带库的硬件产品通常是按容量来销售,而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一方面给用户带来投资保护方面直接的好处,另外一个方面大幅度砍掉了用户购买VTL产品时的需求容量,降低虚拟带库产品的容量销售额。因此各厂商是否真正愿意应用和推广这项技术目前尚不明朗,需要进一步观望。尽管目前这些厂商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已经成熟到了一定程度。
IT168 Sherry:VTL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传统磁带库,与传统磁带库相比,尽管VTL拥有更高的速度、更好的扩展性能、更快的恢复速度,但VTL单位存储空间的高昂成本,使得VTL所带来的收益很难直接体现在投资上。这也正是阻碍VTL推广普及的重要原因。基于磁盘备份的重复数据删除与VTL紧密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投资回报率,解决VTL普及推广的价格瓶颈,毫无疑问对VTL的广泛应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尽管重复数据删除事实上砍掉了厂商VTL产品的部分容量销售额,直接影响到厂商的最终收益,但根据IT168所看到的情况,目前大部分厂商都毫无保留的宣称他们已经掌握了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并不遗余力的在推广重复数据删除所能带来的种种优势。相信这种情况是源自于用户需求和厂商竞争两方面合力带来的结果,源自用户需求的市场拉力再一次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成为主导力量。
趋势五:备份整合成趋势,磁盘磁带不分家
张瑾:今年磁盘存储市场和备份恢复市场表现出一定的融合趋势。以往,虽然大部分存储厂商的产品线都跨越了磁盘存储到近线存储到备份恢复,但总体来说,磁盘存储和备份恢复似乎属于两个市场圈,表面上没有太多的重合的地方。然而今年的趋势是,备份恢复厂商进一步加大了与磁盘系统大厂(IBM、HP、EMC等等)的融合与合作,而这些综合性的存储大厂也更加关注并支持备份恢复类产品。
今年VTL市场的发展实际上也得益于这一趋势。我们看到很多VTL厂商与存储系统主流厂商的紧密合作,才真正把VTL带入行业大客户备份方案的选择清单中,从而加速VTL从白皮书走向客户应用的步伐。
此外,赛门铁克于不久前刚刚宣布:将于明年发布的网络级备份恢复管理软件NetBackup上将会提供磁盘备份的接口,这也是备份市场与磁盘市场融合的有力证明之一。众所周知,目前的备份软件仍然以磁带库支持为主,磁盘介质似乎属于备份恢复的非主流介质。赛门铁克这一举措的深层次含义在于:磁盘介质作为备份恢复的次要选择,已经得到主流备份软件厂商的重视与承认,开始登堂入室。
IT168 Sherry:除了主流备份软件厂商对磁盘备份的支持以外,重复数据删除、CDP(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持续数据保护)等等基于磁盘介质的备份优化技术,也大大促进了非磁带备份的发展,尤其CDP可真正意义改变用户备份应用的模式,给备份未来带来无限的可能与生机。
磁盘真的能够取代磁带库吗?IT168和Gartner都不这么认为。尽管现在有重复数据删除,尽管CDP对目前的备份应用模式产生根本性的冲击,尽管磁带备份本身还存在种种缺陷,但作为久经考验的离线存储介质,磁带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Gartner的数据显示今年的磁带库市场虽然不能说有所增长,但基本保持了一定的水平。未来可能的趋势是:磁带备份、VTL和磁盘备份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共存,且融合的趋势将愈演愈烈,磁盘和磁带,VTL和磁带组合而成的多级备份将成为未来备份应用的主流方向。
趋势六:CDP,期待第一个吃螃蟹的用户
张瑾:CDP是对目前备份应用模式产生根本性冲击的一项技术,他将备份的RPO(Recovery Point Object,代表当灾难发生时允许丢失的数据量)和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系统恢复所需要时间)需求目标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使当前备份和恢复性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近年来CDP成为业界的宠儿,到今年几乎所有存储软件厂商基本都拥有了自己的CDP产品,2006年尽管CDP在厂商层面有如此的繁荣景象,用户层的部署却寥寥无几,在CDP进入到主流市场之前,还需要有一部分敢于吃螃蟹的用户。
用户对CDP的态度迟疑不决的原因还在于CDP本身发展的不成熟。CDP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包括到底能支持多少操作系统?能支持多少应用?应用过程中对原有系统冲击有多大?这些问题如果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CDP就不能真正做到普及应用。
IT168 Sherry:研究IT产业的技术发展规律我们可知道,技术并非越新的就是越好的,好的技术也并非一定就能得到发展普及。事实上一项新技术的发展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出现的时机,是否有主流厂商支持,是否会对原有系统带来强烈的冲击。CDP可说是备份恢复领域内的一次革命,这正是CDP的价值所在,然而也正是因为CDP对原有备份恢复模式的革命性改变,成为了CDP走向用户应用的绊脚石。
CDP的未来可能与整合有关,它至少要成为架构的一部分或者至少是备份策略的一部分,成为任何一个切实可行的数据保护方案的必要特性。
趋势七:磁盘接口之争已成定局,密度之争浮出水面
IT168 Sherry:如果把眼光投向硬盘这个领域,我们看到SAS取代SCSI成为下一代硬盘接口主流标准应该基本已成定论,并且基于SAS良好的性价比和扩展性,SAS还将进一步侵蚀SATA和FC的市场份额,扩大SCSI的领地范围。2006年,我们看到包括SAS接口卡、SAS适配器、SAS控制器、SAS硬盘等等产品纷纷问世,整个SAS的生态圈已经逐步发展成熟,2007年普遍认为会是各存储系统厂商集中推出SAS存储系统的高峰期。
张瑾:除了硬盘接口以外,高密度2.5英寸硬盘的发展在明年将会是一个较为关键的年份。2.5英寸高密度硬盘通过垂直磁记录技术的采用,大幅提高单位空间内硬盘存储容量。除了在个人消费领域广阔的发展空间外,企业存储市场也将成为2.5英寸硬盘发挥作用的舞台。
IT168 Sherry:单位硬盘空间存储密度大幅提升后,一些以往需要外置存储系统才能满足的存储需求,将重新回归到服务器内置系统内,中低端存储市场有可能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另外一个方面,当大容量数据存储将不再作为存储的门槛,存储产业将会趋向于两个方向发展,第一是数据存储系统发展达到单机PB级别,真正成为海量存储设备;第二是存储产业将更为关注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如此海量的数据存放在单一存储设备或者硬盘上,一旦发生灾难或者意外所造成的数据损失将不可估量。
张瑾:实际情况是,2.5英寸硬盘的采用会对现有的存储架构和硬件体系将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存储系统厂商的态度目前还暧昧不明。是否能得到足够规模的存储系统厂商来支持和推广,成为这项技术发展的关键。如果到明年仍然没有存储系统厂商愿意在这项技术上投入,恐怕这项技术的发展前景将令人担忧,很有可能成为众多湮没在IT行业发展长河中的新技术之一。
趋势八:存储交换又添新玩家,光纤地位不可撼动
IT168 Sherry:FC、iSCSI和infiniband可说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三个存储网络标准,随着今年LSI第一款SAS交换机的问世,标志着SAS正作为一个网络存储连接标准进入我们的视野,SAS作为SCSI的下一代标准,在磁盘接口领地内的未来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在主机接口领域,SAS相比光纤除了成本低廉外并没有太多的性能优势。您认为SAS在存储交换领域的发展前景如何?
张瑾: SAS在存储交换领域应该还会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SAS究竟能够挤压出多少原属FC的市场份额则要看市场主导,需要有一些足够规模的厂商支持。
虽然目前LSI已经有SAS交换机推出,但LSI无论从资金投入、行业影响力以及产业链整合能力上,都无法独力形成对主流市场的推力,不能代表存储交换标准发展的主流趋势。而主流的存储交换厂商已经在光纤和iSCSI市场赚到足够多的钱,未必愿意在SAS上作更多投入。
iSCSI的发展会有一个成倍的增长,前提是iSCSI份额的基数本身很小。一方面我们知道目前已经有足够多和足够大规模的厂商在支持iSCSI,另外一方面,10GB以太网正在主干网上得到应用。当网络带宽已经到达一定阶段的时候,这些以太网的应用开发商也会大力推动一些基于10GB以太网的应用,例如iSCSI。
现在的iSCSI产品更多的基于windows平台,而当10GB以太网标准普及后,IP SAN性能有大幅的提升,必然也会开发一些基于非Windows平台的高端的应用,未来支持更多关键业务的平台也并非遥不可及。
分别从FC和iSCSI的发展历程来看,FC的发展最早从1GB到2GB到4GB,基本都是两倍速的增长,而以太网的标准则是从十兆到百兆到千兆到万兆,基本都是10倍增长速度,除了技术原理本身以外,存储网络领域的厂商规模和投资与以太网领域都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因此即使新一代光纤标准(8GB或者10GB光纤标准)能够得到提前应用,以太网的下一代标准也很可能会把光纤甩到后头。IP SAN无论从市场需求还是厂商推动层面看,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IT168和Gartner都认为:现在预言IP SAN将取代光纤存储网络似乎还为时过早。目前,国外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存储用户都已经在使用光纤存储网络。iSCSI的应用会给用户原有的存储系统带来较大的冲击,用户未必愿意承担风险来使用IP SAN,而光纤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成熟、久经考验且不必对现有的系统作较大改动。
趋势九:虚拟化止步不前,用户需求拉动不足
IT168 Sherry:实际上广泛意义上的虚拟化现在采用已经非常普遍,现在基本所有的存储产品都带有某种虚拟化功能,例如RAID、HSM等等,但是另一方面,市场上炒作已久的通过虚拟化实现异构存储整合的市场在今年并没有突出的进步。您认为用户在存储整合的虚拟化应用方面裹足不前的原因在于什么地方呢?
张瑾:用户需求仍然是虚拟化发展的瓶颈。虽然用户意识到互操作性局限给他们带来的不便,但实际上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对虚拟化整合资源的需求还并非非常急迫。中国用户的存储空间利用率还非常低,对他们来说,是否需要使用虚拟化功能来利用这部分数据还需要进一步观望。总体来说,用户对虚拟化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在存储资源管理、综合利用磁盘空间等等问题上已经开始有意识去考虑某些虚拟化产品或者功能。
IT168 Sherry:事实上,虚拟化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企业,对于规模较小,对信息化程度依赖不高的企业,在考虑部署虚拟化的时候,还需要综合考虑到虚拟化所带来的管理复杂性的提升、人员成本的投入、信息系统的依赖、虚拟化技术本身的可靠性,性能和向后兼容性等等问题。
趋势十:应用遭遇瓶颈,专业存储管理成热门职业
张瑾:如果把存储市场分为硬件、软件和服务的话,Gartner针对中国用户的市场调研数据表明,用户普遍认为服务将成为未来存储投资的重点。实际上反映的情况是,用户在购买存储系统后,发生了一些管理和使用上的瓶颈,存储资源应该如何管理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存储系统如何分配资源支持不同应用系统的工作?都成为用户现阶段使用存储系统的问题,因此用户迫切需要一些针对存储系统管理方面的咨询,来促使用户在存储系统方面的投资得到回报。
Gartner预测:未来所有的大型机构将会配备专业的存储管理人才,来帮助企业制定和执行跨越整个应用系统和平台的统一存储管理策略,而现在的情况是大多数企业由普通的网管员来兼管存储系统。未来这些在企业内部担任存储资源管理任务的人员来说,应该懂得最新的存储技术,掌握存储系统实际操作的技能,并有能力根据企业运营状况协调不同部门对存储资源的需求。Gartner认为这些企业内部的存储管理职位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较为热门和抢手的职业。
和张瑾先生的谈话接近2个小时,整个交流过程始终轻松而愉快,我们发现张瑾先生不仅仅思维敏捷、谈吐幽默,对于产业的看法也更具独到的预见性和前瞻性。Gartner作为国际权威的第三方调研机构,一直以独立的视角思考和观察存储乃至整个IT产业,所得出的结论也更具权威性和公立性。
通过和张瑾先生的访谈,我们揭示出存储产业发展的一些发展趋势,有些属于正在进行时,有些需要更长远的时间来印证。我们希望这些趋势的展露,不仅仅是帮助厂商把握存储市场的可能的商机,更重要的是,帮助所有身处存储行业中、或者关注存储产业发展的人,包括厂商、集成商、服务商和用户,通过对存储产业发展规律的分析和把握,以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