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因为地震停摆的虚拟世界仍然拥挤。但电信方面表示,目前北美方向通信拥塞仍然严重。专业人士说,在茫茫大海中,从深达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海床上打捞起直径不到10cm的海缆,如同大海捞针。按照这样计算,修复的时间,并不容乐观。
受损海缆多为深埋海缆
三天后,因为地震停摆的虚拟世界仍然拥挤。
中国电信新闻处表示,启动海缆故障应急处理预案后,截止到2006年12月28日上午10点,中国电信至各方向的话音业务和专线业务已基本恢复,互联网中断的国际电路已恢复了近15%,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已达到正常水平的60%。
但电信方面表示,目前北美方向通信拥塞仍然严重。
“现在亚太地区已经调了5艘船在进行海缆抢修工作,其中已经有两条进入了现场开始了抢修作业。”中国网通综合部相关人士介绍。而在现场抢修的5条船中,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的“福海号”也在其中,“我们目前船上有50多人赶赴到了现场进行抢修”,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网络工程部负责人蔡海民说。
“由于地震造成的海缆断裂相对维修工作难度比较大”,蔡海民表示,目前现场检测基本结果是有11处故障点——中美光缆3处故障点、亚太光缆2处、环球光缆2处、亚欧三号光缆2处、C2C光缆1处、东亚光缆1处,“是否有新的故障点要看这两天新的检测结果”。
专业人士说,在茫茫大海中,从深达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海床上打捞起直径不到10cm的海缆,如同大海捞针。
而修复需要的时间,有专业背景的网友给出了一个基本计算公式——船到断裂点需要时间(维修船都不是快艇);现场找断点;打捞(海床有深度);海缆剥皮(光缆的皮厚,特别是海底骨干网的);融合光纤(比头发丝还要细,还得一根一根的融);打磨断点(不然会影响传输质量);重新包起来(防止再次断裂);最后重新放置于海底。
按照这样计算,修复的时间,并不容乐观。
受损海缆多为深埋海缆
一般情况下由于渔捞、海水冲刷等原因造成的海缆断裂,故障点只有一个,只要检测出这个故障点给予修复和续接就可以了。但地震是大自然的神力,地壳和海底地质发生变化后,往往造成海缆多处被拉坏,故障线路很长,或者有很多段都出现故障。
“这样抢修中判断故障点首先就很困难,其次续接工作也会复杂得多”,蔡海民介绍。而故障点的即时准确定位,是加速整个抢修过程的关键。
装有动态定位系统的抢修船到达海缆事故现场后,会用专门的检测装置检测到破损海底光缆的精确位置。之后,维修人员用船上专门的打捞工具——打捞锚,将破损段的海缆打捞到船上。而用什么样的锚,需根据不同海缆的情况,确定采用大型的还是小型的打捞锚。
确定之后,第一锚先确定海缆具体故障点,然后将故障点两端割断,第二锚将割断的海缆一端拉到船上。
这还只是整个维修过程的开始。断裂的海缆拉到船上之后,船上的钻头从两边接上光缆两端,通过两个方向的海底光缆登陆站,检测出光缆受阻断的部位究竟在哪一端,然后将有故障的一端进行续接,续接维修完毕后将这端放入海中,并用浮标进行标识便于再次打捞。
然后用同样的办法将另一端光缆也拉出海面,同样用上述方法和程序进行检测和续接维修,修好后将这端海缆与船上的备用电缆相连,然后将标有浮标标识下的另一端海缆打捞上来将两端连接在一起,这样一个故障点就修好了。
“在中国水域方面,2001年以后埋设的光缆都是深埋,所以打捞起来也相对困难”,蔡海民告诉记者,此次地震中的中美光缆二号、亚欧三号以及亚太二号都是埋在海底3米以下的深埋海缆。
据了解,2001年以前铺设的海缆都在海底1.5米左右,但由于埋设得较浅,比较容易受到渔捞破坏以及鲨鱼啃咬,所以2001年之后的海缆都采取了深埋。专业人士分析,这样的状况造成一次性打捞成功的概率非常小,需要不断打捞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