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不归路 我的摄影故事 下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04-03-28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我的摄影之路 题材篇一

本文作者:幻影日月草

然后再来说说我的摄影题材吧,说白了,就是我喜欢拍什么样的照片的问题。

从一开始,我就喜欢拍风景,无论是自然的,还是城市的。后来外出旅游的次数减少,我就着重拍摄上海的一些场景。上海近年来城市的变迁日新月异,"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也不光是口号而已。其实,我所在的城市,有很多很多值得细细玩味的所在,自然也有无数可以拍摄的绝好素材。

在风和日丽的假日,骑上我的老坦克,听着Walkman中的音乐,背上我的单反相机,看着地图,选择一条外拍的线路,然后出发!!在音乐的伴奏下去寻找属于我的素材。这就是我的快乐。

城市在发展,很多新的东西出现了,必然让很多旧的东西走进坟墓。姑且不论上海市的未来规划是不是合理,但是我知道,这些走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风雨历程的东西,是上海发展的见证,我不能让他们就这么走了,我要用我的相机,去留住他们最后的一瞬。因为相机是用来凝固时间的,是用来诉说故事的。见证上海发展的历程,见证上海消逝的历史,我想,我有这个责任,这也是所有上海色友的责任,呵呵,说远了。总之新天地这种地方不适合我,我想我不会去拍的,因为那不能代表上海。

所以,越来越多的老建筑,旧道路从上海消失了,但更多的旧建筑和老道路出现在我的照片里!!

要拍摄城市的变迁,自然免不了要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拍摄对比照,下面是一组对比照,请大家砸砖(图27~图47)。

图27:1994.1.1 黄浦公园江边拍摄浦东,建造中的东方明珠。

图28:2002.3.23 同一地点同一目标拍摄。东方明珠。

图29:1994.1.1 金陵东路外滩天桥向南拍摄。

图30:2002.3.23 同一地点同一方向拍摄,中山东二路。

图31:1994.1.1 金陵东路外滩天桥西侧向北拍摄外滩。

图32:2002.3.23 同一地点同一方向。拍摄外滩。

我的摄影之路 题材篇二

图33:1996.12.12 四川路桥上向西北拍摄,可以看到河中有很多船只。

图34:2002.3.22 同一地点,河中的船只消失,岸边的绿色开始出现……

图35:1997年夏天,从黄陂路看人民大道。

图36:1997.11.8 同一地点拍摄。

图37:1997年夏天,建设中的上海大剧院。

图38:1999.7.21 建成开放的上海大剧院。

我的摄影之路 题材篇三

图39:1997年夏天,上海商城向东的南京西路。

图40:2002.3.23 同一地点,恒隆广场已拔地而起。

图41:1997.2.10 建设中的上海体育场。

图42:1997.11.8 建成开放的上海体育场。

图43:西苏州路昌平路附近的苏州河滨正在改建。

图44:焕然一新的苏州河滨。

我的摄影之路 题材篇四

图45:老上海电视塔拆除纪念1。

图46:老上海电视塔拆除纪念2。

图47:老上海电视塔拆除纪念3。

规模比较大的三次拯救老建筑的外拍活动,一次是01年的苏州河25座桥拍摄(具体地址:http://digi.pchome.net/cool/2002/8/11/2_15597.php?rpcount=147);一次是02年3月,历时3个月的苏州河周边建筑拍摄,这次规模比较大,用去胶卷9卷,但至今没有进行数字化;规模最大的一次,始于03年7月,至今仍未结束,就是把原来南市区拍个遍,也就是说,在每一个路口都向各个方向拍一张照片,当然重要的地方再多拍几张,这个计划称为"伟大的南市"。至今外拍9次,记得头两次在夏天,我骑车从远在普陀的家到南市去,冒着38度的高温,边拍照边做笔记,汗流浃背。每次外拍都要拍300张左右的照片,回家后再编排,重命名。我的愿望是把南市地图重新绘制一遍,配上照片。

现在大部分道路照片已经拍摄完成,只剩下一些收尾工作,粗略估算了一下,大约有2500张左右,呵呵,改天放几张让各位砸砖。之所以选择南市,因为这个区比较小,反复来回耗时不多。但是,这个区的道路密度和复杂程度是别的区远远不等比的,这也是对我的一个考验。在拍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人问我在拍什么,并不断猜测着我的身份,从拆迁办,到记者,到档案馆,到城市规划局,就没有一个人猜出我是个业余摄影爱好者,最离谱的是有人说我是台湾特务,专拍上海的"阴暗面"放出去破坏新中国的形象,无语ing……

我记得这些好奇的人之中,有这么一段对话,比较有代表性。那人是是一个中年阿姨。

"小伙子你在拍什么呢?"

"我在拍这些老房子。"

"这些破烂有什么可拍的,后面新造的高楼才好呢。"

"那些东西,一百年以后再来拍也可以,但这些老房子,很可能明天就消失了,你说我该拍哪个?"

"说得也对。"

拍摄"伟大的南市"过程中,大多数接触者是很和善的,但也遇到过一次蛮不讲理的,相持了很久,被我侥幸逃脱,还好S602安然无恙(具体情况请见这个帖子:http://digi2.pchome.net/2003/9/24/2_79010.htm)。

我看过弄堂地理的一些照片,拍得不错,我拍照片就比较欠缺人文内涵,完全是包含丰富信息的地理照片,希望今后改进。

我的摄影之路 全景篇

有时我也会有意拍一些全景照片,放上其中几张,大家砸砖(图48~图52)。制作软件:虹软全景大师3,很不错的软件,简单准确。

图48:黄浦区东部。

图49:南京路西藏路环形天桥。现在已经拆除了。

图50:瞿溪路菜常。

图51:大渡河路的新电塔。

图52:武宁路桥东眺。

我的摄影之路 夜景篇一

除了城市建筑题材的,还回去拍摄一些应景作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99年的12月31日,南京路。那时的人,多得难以想象,我从没见过那么多人在南京路上出现,说得夸张一点,连摆三脚架的地方也没有。在外滩,从高处向下望,一大片黑压压的人群,估计没有一百万也有好几十万了,真的,有种恐怖的感觉。

在外滩拍完夜景(图53,图54)摆渡到浦东的渡轮上,也乘满了人,我想今晚是完了,船一定会沉,还好渡轮晃晃悠悠到了浦东。我拍摄了一些当时停泊在东昌港务局码头的奥丽安娜号游轮(图55,图56),然后到陆家嘴拍摄焰火。在陆家嘴一个偏僻弄口卖年糕的外地女孩怎么也没想到,1999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卖出的炒年糕竟然比前面一个月卖得还多,因为这里也聚集了无数的人(陆家嘴高楼灯火辉煌,图57)。我早就决定要拍摄一张新千年纪到来瞬间的自拍照,所以下午就对好了表,一秒不差,然后架起三脚架,调好角度和焦距,在23:59:50按下自拍键(X300s的自拍时间为10秒),然后站好位置,摆出笑容,于是这么一张照片就在焰火升起的瞬间永远地定格了(图58)。零点过后,人群渐渐散去,我扛着三脚架,一个人在夜幕中走向渡轮码头,在这一刹那,我有种摄影师的自豪感。

回到外滩,想在这里休息一会儿,早上拍摄日出的,但是冷得受不了,所以在外滩附近的一个同学暂住处趴了一会儿。5点刚过,再次出发,在走过中山东一路隧道时,我惊呆了,因为隧道两旁横七竖八地躺满了人,更令我惊讶的是,那些人并不是衣衫褴褛的乞者,而是西装革履,穿着整齐的人,原来他们都是等待看日出的。这种景象大概一千年只有这么一次吧,我至今在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用相机拍下这珍贵的一幕。来到外滩,挑了一个不错的位置,摆好脚架,等待着新千年的曙光,终于,太阳出现了(图59)。

图53:1999.12.31 陆家嘴夜景。

图54:1999.12.31 外滩夜景。

图55:1999.12.31 陆家嘴灯火辉煌的高楼。

我的摄影之路 夜景篇二

图56:1999.12.31 奥丽安娜号游轮。

图57:1999.12.31 奥丽安娜号游轮停靠在东昌路港务局码头。

图58:2000.1.1 00:00:00,定格新千年到来瞬间。

还记得这个小蓝脸吗?

图59:2000.1.1,外滩,新千年第一缕阳光。

其他的花花草草也拍的,只是不会特别去外面专门拍花草虫鸟。

至于人像,是我严重薄弱的地方,在买S602前,根本没有正规拍摄过人像,只拍过一些到此一游的亲友同学照片,所以虚化背景对我很陌生。买了S602后,看了一些帖子,开始有意识地拍摄一些人像照片,希望DSLR是一个新的开始。

还有所谓人体摄影,恕我文化层次低,很难不把它们和下流地俗联系起来,我想我永远不会去拍的,看也不看。

新闻事件摄影,则属于记录生活的一部分,对于不是记者的我,有很强的偶然性,不过有时候对于连续很长时间的新闻事件,也会特意去拍,比如地铁四号线事故拆房现场(具体地址:http://digi2.pchome.net/2003/7/6/2_69231.htm)。

在这里,我要提出我自己的一个看法,对我而言,记录生活、享受乐趣是我摄影的两大目的,相信也是大多数业余摄影爱好者的共同目的吧。所以,我认为,要实现这两个目的,现阶段,一个DC是远远不够的(这里不涉及DC VS FC之争,仅仅指DC),DSLR+超便携DC才是最佳的搭配组合。至于中间的那么多嘛,应该是明白这一点前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些相机的命运,要么被卖掉,要么被雪藏,要么作为大型外拍时的备用机,要么,作为应酬机借给别人也可以。如果对我的观点有异议,欢迎砸砖。

最后一点,一百个人摄影可以处于一百种不同的目的,我拍的照片主要是给我自己看的,因为我相信这么一句话:"照片是记忆的索引",看到照片,不管多么久远的事情,也能立刻浮现在眼前,不管是悲伤的、快乐的、烦恼的、惆怅的……因为这就是生活。我的照片可以给别人分享,但是不强求被人的赞同,更不会去追求什么什么奖。因为,我是为了自己而摄影,不是为了别人。

我的摄影之路将会继续下去,我也不知道会走向何方,但是,我会记住一句话,也希望大家能够记住:"相机是凝固时间的工具,相片是诉说故事的伙伴"。

关于本文的更多讨论,请访问:http://digi.pchome.net/cool/2004/3/22/3_102685.php?rpcount=97

想要了解更多当天数码酷热文章,请直接访问PCHOME数码频道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