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为何没有波及Google?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6-12-31 14:59:00转载

受台湾南海岸地震影响,中美海缆、亚太一号、亚太二号海缆、FLAG海缆、亚欧海缆、FNAL海缆等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造成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和地区性通信受到严重影响。从12月27日凌晨起,在国内,几乎所有美国网站以及服务都无法访问——MSN、Yahoo、Flickr等网站均一片空白。但是,其中有一个例外,就是Google。

在国际互联网中断的这段时间内,Google搜索引擎、Gmail邮箱以及Google旗下的许多服务都能够在国内正常访问。Google Talk成为许多商务人士和媒体工作人员最得力的网上通讯工具。为什么Google成了一个特例呢?这要从多年前的历史说起。

人们很难想象,Google这样一个精妙而伟大的系统竟然构建在几万台极不稳定的普通PC电脑上。每天,这些电脑都在出故障,而且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接连不断。是的Google建立在一堆不完美的机器上,但是,天才的程序员们用魔术般的代码回避了这些问题。

根据最后可见的数据,Google索引了80亿张网页。以每张网页10KB的体积计算,这些页面总共要耗去大约40TB的空间。每一秒,Google都要接受超过1000次的搜索请求,而且必须在0.2秒左右给出反馈。一旦有任何闪失,用Google乌尔斯"霍茨勒(Urs H-zle)的话说,"可没有机会去拉掉电闸让系统重新启动。"

2002年2月,由于某个数据中心的主电源跳闸,Google瘫痪将近1个小时。此后,Google就改变了自己的文件系统,任何数据都被存放在分别首控于3个电闸并位于3个不同支架的3台电脑上。当正常运作时,数据在网页服务器、索引服务器、文件服务器间高速轮转,并且瞬间传回客户端。如果遭遇损坏,即便一个拥有80台电脑的支架被断开连接,Google也能迅速完成再一次的备份,而且,并不中断正常的服务。

实际上,按照霍茨勒的说法,Google的"每台服务器都有50个备份"。Google复制服务器,甚至是整个数据中心。和2002年2月的情况截然不同,现在,Google公司为所有东西做好了跨数据中心的备份。如果整个数据中心出了故障,或因网络问题无法访问,Google系统会自动选择其它的网络路径,由其它数据中心无缝地提供服务,用户感觉不到服务中断。

无缝运算(Seamless Computing)由比尔.盖茨在2004年提出。当我们再度审视这个假想,Google已经在不经意间实现了对手纸上谈兵的构思。面对Google.com首页上的文本框,即便我们已经略知皮毛,却依然难以将其与背后庞大的支撑系统相联系。这样戏剧性的场景注定还会重演——未知的只是,Google的下一个舞台将会设在哪里。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