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巴斯人像镜王75mm F1.8试用报告

PChome | 编辑: 徐嘉 2012-07-23 06:30:00原创 返回原文

所谓一席话点醒梦中人啊,对于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我打算还是要用实例来证明它的优秀。简单来说,就是“生命不息,放毒不止!”

奥林巴斯的人像镜王到站

对于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这支镜头,我本来想要认真的去拍摄一点评测样张,然后来做一些对比图/畸变测试图/暗角测试图什么的。但是由于这两天忙于公司半年总结和外地出差,始终没有机会完成这些任务,心中不免有些着急。但一位朋友的话提醒了我:你觉得对一款标准人像头有必要去做这种测试吗?你只要告诉大家:这个头能否全开光圈使用,是否有优美的焦外柔化,是否对焦迅速准确以及这支头是否值得购买就可以了。恩恩,所谓一席话点醒梦中人啊,对于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我打算还是要用实例来证明它的优秀。简单来说,就是“生命不息,放毒不止!”

于是,我对于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的工作立即就从“放毒”开始着手。先是请同事小星星带着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与E-M5上公司静物平台拍了一组外观图,顺带着还要用E-P3和同样昂贵的12mm F2镜头做陪衬;接着就是在连续几天内拍人像拍汽车拍猫猫并接连不断的在微博、博客上晒图。好吧,相信等到大家看到这篇文字的时候,早已经对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流下满地口水了吧?

关于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的产品美图,请访问: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524802.html

装载了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的E-M5机身

和稍早之前发布的12mm F2镜头一样,奥林巴斯也是把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作为旗舰镜头进行设计,因此在用料方面不遗余力。我们很少能够在一枚镜头当中连续看到三枚ED低色散镜片以及两片HR高折射镜片。对于一枚10片9组的镜头来说,单单是在镜片方面的投入已经让人感受到奥林巴斯的诚意。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结构图

另外,和12mm F2一样,该镜头也用上了奥林巴斯的Zuiko Extra-low Reflection Optical镀膜,简称ZERO镀膜。从目前得到的资料来看,该目前得到的资料来看,该镀膜早期是应用在奥林巴斯的医疗光学设备上,用以消除镜片的眩光和鬼影现象。特别是针对逆光环境确保成像质量。之前我们在评价奥林巴斯12mm F2时就曾经谈到过该镜头的抗眩光能力相当不错,理应也是与ZERO发挥功效有关。

带有ZERO镀膜的奥林巴斯镜片

然而,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吸引我们最重要的元素还是其近乎完美的焦外表现。下面这张图片来自我第一次拿到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镜头后对准桌面上的飞机模型随手拍摄了一张。大家可以观察其极其醒目的浅景深效果,特别是焦外日光灯管柔美化开的表现。按照官方的解释,该镜头为了获得一个美丽的圆形焦外光斑,不光把光圈叶片做成圆形,而且对镜片组也进行了特别设计,确保即使是在F1.8光圈全开的情况下,边缘部分的光斑也是正圆型而非椭圆或者带有棱角形状。我们可以在其官方网站上看到奥林巴斯骄傲的宣称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镜头能够有效避免焦外模糊的二线性和边缘杂色,而在我们的实际拍摄中也的确证实了这一点。

使用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拍摄的第一张画面

将这枚重量达到305克的人像镜头拿在手中观察,58mm的口径的确并不算大,但前组镜片的尺寸却显得相当惊人。镜头上有一层显眼的绿色镀膜反光,无论是在灯光还是在日光下都显得深邃神秘。

超大口径的前组镜片上有绿色镀膜

与之相对的是,金属卡口包围着的后组镜片的开口也很大,这可以有效的保证镜头边缘光线以较为垂直的角度射入,以避免镜头出现暗角。有媒体朋友测试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后认为该镜头在F1.8光圈全开时会有一定的暗角显现,但我觉得这一点点暗角对于人像镜头而言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反而还有增加画面视觉效果的作用在。

同样大口径的后组镜片与金属卡口

令人惊叹的卓越画质

我原先用一组对比图片来展现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的镜头锐度,但后来发现从F2开始一直到F16都很难辨别画面之间的锐度差异(无论是在画面中心位置还是边缘),而F1.8和F22下也仅仅是锐度稍有下降。

我在奥林巴斯日本官网上找到了一张该镜头与相对廉价的45mm F1.8以及当年4/3时代的神镜之一150mm F2的MTF对比图,只能用无语来评价该镜头的MTF表现。即使撇开官方网站的“王婆”嫌疑,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在各档光圈下的画质表现也都可以用“卓越”来形容。

三款镜头的MTF图

下面我们来用一些实拍样张来检验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的真实画质。尽管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没有什么机会独立为这支镜头进行外拍,但我还是找各种机会让这支人像镜头能够尽可能的表现一下。以下所有照片都仅仅做缩小后期处理而没有其他任何PS。画面分辨率长边基本都在1200px,大家可以拖拽图片到新窗口内观看大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对于畸变的抑制。作为一款等效焦长达到150mm的中长焦镜头,本镜能够在任何环境下保持横平竖直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在虹桥机场等候飞往温州的班机时,对着窗外虹桥开发区方向拍摄了这张照片。且不论画面前景中的落地窗格,即使是画面边缘的建筑物线条也完全都是笔直的。

观察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的畸变

趁着其他客人在等候登机的时候拍摄了下面这张画面。此时阳光正从镜头侧前方射来,给正在登机口的旅客头部描绘上一层淡淡金边。得益于ZERO镀膜的效力,整个画面不但全无任何眩光鬼影出现,在直射光芒边缘也几乎看不到画面反差有任何下降。

事实上,我们根本不用担心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镜头的锐度问题,特别是当我们在使用它开大光圈拍摄特写的时候。该镜头中心部分的锐度近乎达到极致,即使只是收缩一档光圈就可以达到锐度极限。这是我在某家五星级酒店自助餐厅中随手抓拍的一幕,当时相机被设置在自动挡上,实际光圈为F2.2。

F2.2与局部切割

这是画面中食物装饰的100%切割。好吧,面包条(?)上的芝麻历历在目,质感十足。我发现在默认状态下,奥林巴斯E-M5的画面似乎还有一点过度锐化的倾向,特别是观察面包条与背景的交界边缘。当然,这也与镜头中心部分本身锐度极高,将焦点物体与背景完全切割分离开所致。

F2.2局部切割

那么,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在全开光圈下画质会达到怎样的效果呢?既然是一款人像镜头,那么我们请美丽的实习生同事Nina MM作为我的模特友情出镜一下。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在光圈全开的条件下拍摄的。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后期处理空间,照片在拍摄时使用了人像色彩模式,因此看起来色彩略有些清淡。

F1.8人像与局部切割

看到这张照片,我曾经担心的问Nina MM,是不是会觉得镜头太锐利以至于MM应该再去补补妆?不过我们的漂亮妹纸表示自然的就是美的,我也觉得脸上带一点点小雀斑同样非常可爱啊!^_^ 好吧,我们还是把话题转回到镜头本身——毫无疑问,如果说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作为一款人像镜头有什么缺憾的话,我们只能怪它的锐度太高了——即使是全开F1.8光圈!

F1.8人像与局部切割

一切都好。。。除了价格

下面有更多一些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拍摄的样张。与其说是用来测试镜头的样张,还不如直接了当的说是在放毒。这些照片同样是拍摄于前几天的几次活动比如公司半年总结会,比如去嘉定试驾Volvo的C30EV电动车,比如说是去名猫体验馆给PEN系列的MM用户们做讲座,但我还是尽可能的选择了一些此前没有发出过的图片。和前面一样,请直接拖拽图片到新窗口内观看大图。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样张

由于镜头本身必须再80cm开外才能合焦,所以这枚镜头并不太适宜于在较近距离内拍摄物体特写,好在较长的焦段本身补偿了对焦距离。无论在哪一档光圈下,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都表现出极其锐利的焦内和自然柔美的焦外画面。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样张

同时,由于本镜头也采用了奥林巴斯的MSC静音马达,所以无论在怎样的光线环境下,该镜头都能配合E-M5的FASTAF在极短的时间内悄然无息的完成对焦工作,无需等待也不用担心对焦失败。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样张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样张

在这次对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的试用过程中,我有机会拍摄到不少有关猫咪的场景,无论是自己家中可爱的“小刚度”还是在名猫体验馆中看到的各色猫猫,都成为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眼中的模特。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样张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样张

在拍摄这些猫咪的过程中,我始终采用简单直接的对焦方式,将镜头对准猫咪们的眼睛。即使是在走动当中,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和E-M5也能较好的捕捉下猫咪们的动态。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样张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样张

虽然现在我们已经较少的关注画面的紫边问题(有不少相机都可以用机身内矫正的方式消除紫边现象),不过我还是想看一下镜头在大光圈情况下是否有明显的紫边出现。下面这张照片采用的光圈是F2,在画面中心的明暗交界处有较为轻微的紫边情形出现,我个人觉得这样一点紫边应该不会对画面能产生怎样的影响,相信大家也能够同意我的意见吧。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样张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样张

其实根本无需长篇大论,奥林巴斯的这款新高端人像镜头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相当出色的镜头。无论是在M43还是放眼整个可换镜头相机领域,该镜头从做工到对焦性能到最终画质都不愧为“高端镜头”之名。我们把这枚镜头分别与奥林巴斯E-M5和E-P3机身配合,不管是在类SLR结构还是类旁轴结构上,这枚沉甸甸的全金属大口径(相对而言)镜头都表现非常出色,让我们始终对其垂涎三尺。

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与12mm F2

我们把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装在E-M5上,而把同样银色的12mm F2广角配给E-P3。好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到了奥林巴斯M43阵中的顶尖组合,不管是从外观还是从实用角度出发,这对组合的威力都足以让其他微单对手们感到“鸭梨山大”。不过,这只是撇开价格因素来谈的。

无论是奥林巴斯E-M5还是索尼NEX-7,这两款产品都被厂商赋予了与其他微单产品不同的定义。如果说我们把常规所见的微单产品看做是填补消费DC与DSLR之间空白,或者是用来替代入门级DSLR之用的话,那么这两款售价接近万元级别的产品都是带着“专业机种”面貌出现的。和索尼的那枚E卡口蔡司镜头一样,不管是之前的12mm F2还是现在这支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奥林巴斯都极力把它们打造成可以与真正的高端DSLR镜头相媲美的产品,而它们也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包括价格。

奥林巴斯M43目前的最强组合

我们过去很难想象一支75mm的F1.8镜头可以卖到7000元人民币的高价,尽管它的等效焦距达到了150mm,尽管它的做工和成像的确非常强大,但我们依然觉得这个价位的镜头光圈应该似乎应该是F1.4而非F1.8。所以,当朋友问我自己到底怎么看待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的时候,我只能说两个字:“好。。。贵”!

是的,好虽好但真的太贵。

本着不能把人民币当橘子皮用的精神,我只能遗憾的表示除非你真的不差钱,否则似乎还是那支塑料材质但看起来同样银光闪闪的45mm F1.8镜头更值得推荐。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受其焦段设定的影响,相对于45mm F1.8在应用范围方面略显狭小,基本也只能在一定距离外拍摄半身或者大头人像(拍拍猫咪特写倒也不错)。如果你想要拍摄MM全身的话,恐怕只能一退再退直到退无可退。当然了,你硬是要和我说150mm拍全身很正常我也表示理解,毕竟当年我也很彪悍的端着那支等效300mm的150 F2定拍妹纸来着。不过,从实际角度来看,目前2XXX元的45mm F1.8同样能够实现M43阵营中相对难得的浅景深效果外加焦段既可以大头也可以全身,所以看起来似乎更容易让人接受一点。当然,我们必须意识到45mm F1.8的成像品质与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相比还是有相当距离的(即使看官方MTF也能清晰的发现这点)。 不过,对于人像拍摄而言,画面是否能达到极端锐利并非是第一要务,画面边角部分是否成像略微偏软或暗角明显一点,其实也可以接受。。。所以,M.Zuiko Digital ED 75mm F1.8是给那些追求极致的高端用户使用,我等普罗大众还是拿着轻便灵便的45mm F1.8耍耍吧!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