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行程基本就是两个字——开会。早上和品川车站里步履匆匆的东京上班族一起向前杀去,前往距离酒店不算太远的索尼东京总部大楼。这个地方我曾经在索尼A900发布会时候来过,这次依然是排队领取访客证、排队登上去19楼会议厅的电梯、排队下楼吃午饭、排队回酒店。
索尼RX100现场QA实录:1、企划
今天的行程基本就是两个字——开会。早上和品川车站里步履匆匆的东京上班族一起向前杀去,前往距离酒店不算太远的索尼东京总部大楼。这个地方我曾经在索尼A900发布会时候来过,这次依然是排队领取访客证、排队登上去19楼会议厅的电梯、排队下楼吃午饭、排队回酒店。
已经熟门熟路的索尼新总部大楼
CyberShot市场部负责人龙川先生为我们致今天活动的开幕词,他谈到RX100凝聚了索尼的最新技术的产品,是目前同类型小尺寸相机中的画质最高产品,对于这一点我并不否认。接下去索尼按照市场企划、外观设计和核心设计三波人员来和我们现场访谈有关RX100的产品细节。尽管这样的厂商访谈并不会有太深入的内容,也不指望真的突然爆料,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了解到关于索尼RX100的一些技术细节。以下是今天QA访谈记录,我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用红色字体点评了一下,敬请留意。
东京银座的某家二手相机店橱窗
下午会议结束后,我和几位同行的摄影媒体朋友搭电车前往银座的几家二手相机店。但令人遗憾的是,对比去年来这里时的报价,银座几家二手相机店的售价都不约而同的有了大幅上涨。总体来看,东京银座地区的二手相机价格似乎已经不再吸引人,有机会的话我后天再去大阪谈谈行情吧。
CyberShot企划部的暮石龙生 先生(RX100产品担当)进行第一轮关于产品企划的QA:
Q:RX100外观设计是偏消费时尚的(类似消费DC,无双拨轮),但定位比如菜单结构、性能等似乎是准专业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
A:还是为了保证产品便携性所以减少了按键和拨轮,使用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功能键和镜头环能够带来很多便利的操作,希望大家能够感受一下。
Q: RX100推出的背后的故事,为何如此设计?和曾经的R1是否有关联?
A: 从索尼的角度来说,一直想要做高画质小型化的产品,这是我们的强项。这款产品的历史并不长,我们充分发挥了索尼的优势,从而开发了这款产品。这个特点并不局限于相机领域,其他产品也是追求高性能小型化。和R1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只能说都是CyberShot里面最高画质的机型,所以沿用了R的命名。
CyberShot市场部负责人龙川先生
Q: 目前复古风潮流行,未来是否会有复古风潮的造型出现?
A: RX100设计方面最重要的理念是简练,这是一台能够随身长期使用的产品,并不希望它有一时流行的风气而会慢慢过时,我们希望它能有更长的生命。我们对于复古设计也比较有兴趣,在以后的设计中会把其中一些要素结合到产品设计里面。
Q: 索尼为何会在现在发布RX100这种产品?时间点选择?
A: 索尼在相机领域的三大技术优势:镜头、处理器、影像传感器,这三个技术都是索尼自己拥有的技术。通过更好的组合这种优势,我们自信的推出产品。当然,这必须等到我们认为时机合适后才推出,让大家感受到索尼带来的震撼。特别是专业人群,他们对照片的精度要求非常高,我们的全新2000w像素CMOS希望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
QA现场的RX100感光元件对比模型
Q: 目前有很多准专业相机采用定焦镜头,索尼是否会考虑定焦头和更小型化的机器。
A: 我们也意识到市场上有部分顾客需要定焦头。不过我们目前最先考虑是高画质的产品,可以通过定焦、大底等等要素实现。根据具体的产品定位,我们来考虑选择怎样的要素来实现高画质,我们会综合考虑这些要素来设计产品。
Q: 和NEX之间的定位关系?是否高于部分入门NEX机型?
A: 从本身而论,RX100的优势是镜头与影像传感器的一体化实现的优化画质,在它的尺寸级别中它的画质是最高的。NEX特点是可换镜头,根据用户需求自由组合拍摄表现,这是NEX的优势。要说谁的画质好的话,还要和环境,使用环境、方式等等有所不同。但必须强调在这个小体积里,RX100的画质是压倒性的!
Q: NEX和RX100都号称是单反/单电的“辅机之选”,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A: NEX用户还是会不断的换镜头来提升拍摄体验,而RX100则考虑更长期的机身镜头一体化的选择。他们使用和更新的方式都不太一样,差异还是比较明显。也没有规定说备机必须是便宜的机型,备机的意义是在无主力机型的情况下也是重要可靠的选择,比如无法携带大型产品的时候,备机也必须要有高画质高性能。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Q: 为什么RX100能够有类似单电的菜单结构,而且还能结合单电和微单的各种功能?
A: 它的菜单结构展现了它的偏专业风格,因此使用了一些了类似α的菜单设计。同时它又是一款CyberShot相机,因为还有一部分入门用户使用,所以我们还是尽量使它的操作能够简单化。我们为一些进阶用户设计了这款操作也可以简单但同样拥有高画质的产品。因此我们把一些在NEX上非常受欢迎的特殊功能也用到了RX100身上,让大家有更多样化的拍摄体验。
索尼RX100机身设计细节
索尼RX100机身设计细节
Q: 1英寸规格的影像传感器是否会成为RX系列的未来标准配置?
A: RX100的定位是在CyberShto里提供最高画质,在研发今后的产品时我们也将从如何提供用户最高画质的小型机作为根本设定。毕竟,这才是RX系列的第一台机型,我们觉得未来会有很大的可能性,但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总方向是“最高画质”。
Q: 是否认为使用大影像传感器是抵抗手机拍照最好方式?未来在消费DC中是否也会使用大的影像传感器?
A: 的确目前手机的拍摄功能的增强对消费DC产生了威胁,但从更大的视野来看手机拍摄的崛起是把原来不喜欢拍照的人带动起来养成了拍摄的习惯。今后,随着大家习惯拍摄后,他们会对手机拍摄的画质感觉到不足,想要追求更高的画质。要满足这些需求,不只是用大影像传感器就能实现,还有类似更大的变焦,更多的相机功能等等全面发展才能满足。(该论点与我去年访问索尼DC负责人陈宁先生时得到的答案近似,看起来这种‘手机拍照与数码相机相互促进’的论调是索尼内部的共识。)
Q: 2000万像素的RX100的像素密度似乎已经超过了NEX,高感画质如何来平衡?
A: 不用用户对于像素的需求不同,当然2000w像素的噪声水平和1000w的不同了,但是索尼还是以保持整体高画质前提下不断提升像素。每年我们对于像素的提升同时也要让抗噪减噪能力不断跟进。RX100用户中还是有很多人需要高像素,我们也有能够把2000w像素优势充分展现出来的镜头系统。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对于一些竞争对手,我们的产品在降噪方面还不逊色而且在高精度方面远远超出(上面这句让尼康情何以堪?)。特别提一下,我们RX100的镜头是新的AA设计,我们并不认为2000w像素是有点过了,这个像素的选择是正确的。
Q: RX100搭配的蔡司镜头是否依然是蔡司设计索尼制造?
A: 是索尼和蔡司共同设计共同制造的。
Q: 既然说NEX的乐趣是不断更新镜头而RX100可以有更长的使用周期,这是否意味着RX100的开发周期会更长一点?
A: 最影响产品开发周期的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所以目前很难说这个周期会长一点还是短一点。但是我们会竭尽所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Q: 是否考虑将RX100的影像传感器出售给其他厂商?
A: 这个牵涉到元器件业务的范围,超出了我能回答的领域。
Q: 作为一款定位给专业用户使用的产品,是否对RX100进行了强度试验?
A: 在耐久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符合索尼的一些相关标准。我们对它的耐久性还是比较有信心,特别是铝合金机身对于牢固性和轻便型都有很大贡献。
索尼RX100现场QA实录:2、设计
Q: 作为一款便携的专业机型,RX100目前没有触摸屏幕和翻转屏幕,未来是否会有增加的计划?
A: 翻转屏幕对于使用者是更方便,但如何在确保轻便的前提下还是需要考虑。对于这种考虑性我们完全保留。
Q: 黑卡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哪里,是否有什么参照机型?
A: 我们RX100没有参考其他什么型号或者产品。其设计原点是知道有一个新开发的高性能镜头的尺寸规格,所以这个镜头来设计一个尽可能简洁的机身。所以,镜头是RX100机身设计的起源!
Q: 大部分专业机型都带热靴,对于高端用户很有必要,RX100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
A: 初始设计时就定位最简单最直接的体系,所以没有考虑过包括热靴在内的各种配件设计。(所以大家也就不要再追问诸如镜头接环啊什么的了。。。)
CyberShot企划部的暮石龙生 先生(左)与
创意中心DI产品和颜色材料设计部 宫下身 先生(右)
Q: RX100镜头镜筒折叠后靠近焦平面,这在设计方面有什么特色吗?
A: 我们前面谈到要在镜头以外部分要尽量简化,机身要越轻薄越好。我们看到机身前缘镜头外缘有一个凸起,看起来能让机身比本来更薄一点。另外,也要考虑按钮和拨盘的操作手感问题,如果机身太厚的话会很难看且操作不容易,反之也是如此。所以经过大量的权衡和平衡后达到目前这样的机身造型。
Q:有没有考虑为RX100增加一款手柄覆皮?另外以后能否有防水设计?
A: 在设计时先以便携性优先,所以当时取舍的时候为了便携和一体性方面没有加入覆皮。防水问题也是如此,可能会导致机身进一步放大,所以为了便携性我们放弃了这一点。虽然没有三防性能,但是我们在CyberShot的防水防尘性能上还有一些特性。另外,我们会有一个皮套提供,可以改善一些手感。
Q: 能否将RX100的特效实现拍摄一次保留两张(原图+特效)的效果?另外,照片后期现只有两种效果,以后能否增加?
A: 我们也意识到消费者对于效果的需求越来越多,我们会在今后的设计中进行考虑。目前阶段我们还是先实现拍摄前就确定效果的思路。
索尼RX100的皮套
Q: RX100的LCD防刮性能不强,能否做的更硬一点?
A: 我们提供了一个硬贴膜的配件可以给用户选择。(汗,果然符合我们中国人凡屏幕即贴膜的特质。。。)该贴膜还有一定的光学设计,能够保证画面的屏幕效果。
Q: 由于镜头外缘突出机身一点,所以装在三脚架快装板时会蹭到。
A: 这是一个问题,有些三脚架快装板可能比较软,不会有太大影响。(这真是一个问题,总不能让我们换三脚架吧。。。)
去掉外壳的索尼RX100皮套
Q: 目前RX100似乎不能支持移动电源的USB供电,这个在外出时不方便。
A: 理论上是支持移动电源的,但可能有些不太符合RX100的电压要求的关系而无法使用。(后来根据我们测试,现场的一台三样Eneloop移动电源的确可以实现USB充电。)目前这个电池也已经是同尺寸中的最大电力电池,我们还会继续研发更大容量的电池满足用户需求。
Q: 那个右下角的“?”键不能设置为自定义键特别可惜。
A: 右下角这个按键还定义为删除作用,所以我们还是要确保这个键能够方便用户尽快学习使用,是作为一个“保险”键来设定的。所以没有把它定为“自定义”功能。以后随着功能的展开,我们会考虑用户的这方面需求。
Q: 机身上的蔡司蓝标贴纸是否会继续保留下去?
A: 这里有一个镜头和机身关系的关系。由于我们的RX100机身并非是蔡司相关,所以我们不能在机身上做固定标记。但目前我们的镜头上无法刻标,所以也没有把蓝色蔡司标记放上去。
去掉外壳的索尼RX100皮套(反面)
Q: 能否透露下相机外观设计的一些基本准则是什么?
A: 我们首先要考虑快门的位置!手持的稳定性(安定性),还有拇指和食指的位置基本决定了相机使用时的握持感。主要是这一点。另外,本机机身侧面的非直角设计、机身背后的一个凹槽的设计也是让机身看起来更加轻薄一点。而起那个凹槽能让拨盘操作更方便一些。机身正面的那条装饰线高度也能让机身看起来更协调。如果我们要调整机身的宽度或者高度,那么这条线的位置也会有所变化。
Q: 目前RX100的机身厚度是否已经到了极限?
A: 基本是的。除了传感器以及镜头相关电源等等部件都要放在机身后部,所以这基本已经达到了机身厚度的极限。
Q: 放在牛仔裤口袋内,电池仓盖开关很容易被误蹭开。。。
A: 这个我会考虑的。(话说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过这个难道不是因为我太胖的关系吗?)
索尼RX100现场QA实录:3、技术层面
RX100设计最高负责人 影像事业部第二部担当部长 星先生表示 虽然RX100相对其他厂商的类似产品出现的晚了一点,但性能很好。六月开始发售,在全球跟进,市场反馈不错。我们相信中国用户也对这个产品有不少的肯定,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把更多的信息传递给中国的用户。
操作系统 界面负责 皆见先生
画质方面 色彩 降噪 上田先生
镜头设计 加藤先生
画质方面 周长波先生
Q: 同等尺寸下,索尼如何作到像素比尼康1系高一倍但画质看起来依然很好。
A: 的确如此。实际是索尼在CMOS领域是全球领先的第一厂商,从设计和制造方面已经考虑到了降噪问题。加上有良好的后期降噪系统,从两方面实现很好的降噪表现。大家担心的高像素高噪音问题得到了好的解决。另外,镜头也是和2000w像素影像传感器配合设计,它们共同作用保证了画质。
Q: 在镜头设计方面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A: 在普通情况下,如果影像传感器提升了4倍,理论上镜头也要大四倍。但是我们这次做了一些特别的设计,比如我们的AA镜头设计(超薄镜头结构);比如我们驱动镜头伸缩马达做到镜头内部,有效的减小了体积;另外我们的镜头驱动系统原来把各种部件坐在一起,但这次我们把防震系统的驱动部分分离设计,也减小了体积;此外,传感器和镜头的结合也采用了新的结构,可以进行微米结构的调整以确保小型化和超高的精度以及画面边角的画质。
Q: 是否用到了2010年三月的超小镜头、超硬镀膜专利?
A: 这次没有用到这两个专利技术。这次关键还是用的就AA镜片技术,中间镜片厚度极薄很小巧,这也让整体镜头很小巧。索尼在小型电子线路封装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比如说机身内的两层电路板之间能加有多种部件,我们能够让所有部件的高度完全一样。为了让一些较高的部件能够放入,我们能让某个电路板中间出现一个凹陷以容纳更大的高度。这种技术是非常强大和先进的。
索尼RX100设计人员合影
Q: RX100为什么自动切换微距而无需手动按下微距模式?
A: 目前整个CyberShot都是自动切换到微距模式,比较方便。我们在镜头方面有一些光学设计方面的不同之处,可以让一个对焦镜片直接改变位置进入微距拍摄模式。我们的对焦速度也比对手快一些。我们把对焦范围设置的比较宽,这样对于对焦速度就要求比较高。因此我们在镜头内部设计时把对焦镜片位置做了调整,以求让对焦速度更快一些。
Q: 目前而言光圈和影像传感器对体积有决定性作用。未来是否会有突破性的技术改变这个现状?
A: 实际RX100机身本身就是一个突破,我们未来还是会在高画质和小体积方面做出突破。希望未来将会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
Q: 发现RX100相机在快速变化光照环境时,机身测光的变化速度低于对焦速度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A: 测光变化太快也不是很合适,因为有时候场景光线稍微变化下测光就变换很大,或许对消费者也不适应。我们是可以把速度做快的,但现在是设定一个大部分消费者都能接受的值。(这是我提出的疑问之一,但厂商的回答基本还是可以让我信服的。)
从品川站前往银座
Q: 长焦端的光圈还是有些偏小,而且最近对焦距离有点远。
A: 首先是要考虑相机的尺寸能够放到口袋了,所以在最大光圈和50mm的最近对焦距离都是为小型化付出的代价。我们也了解用户对大光圈和最近对焦距离的需求,我们希望能够在未来机型中实现这两点。
Q: 索尼RX100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是提升高感光度性能吗?
A: 更小更高画质反复提及到了。所以我们未来前提上是先保证高画质然后再小型化。RX100推出市场后高端用户专业用户对RX100评价不错,我们也绝对不会辜负用户们的期待,把高画质进行到底!很遗憾今天我们暂时不能说更多了。
Q: 在选择RAW和RAW+JPG后就无法使用照片效果了,电池性能也不是很给力,快门速度最高只有1/2000s,是否能加入ND滤镜?
A: 目前的确如此,我们今后会做相应改进的;电池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觉得现在的电力已经基本够用,但是听用户反馈看起来还是有必要提升;由于这次采用的是镜间快门,而镜头和感光元件尺寸比较大,所以快门速度不是很高。另外也是同样的原因无法加入ND滤镜,我们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会尽量改善的。
Q: 我们还要有翻转拍自拍、还要有触摸屏、还要有WIFI、还要有安卓系统、还要。。。
A: 好吧好吧,我们会努力的!(泪奔中~)
银座的索尼Building
Q: 相机设计是从影像传感器到镜头再到机身这样的顺序吗?
A: 由于索尼自己有镜头和影像传感器的设计能力,所以通常这两方面是共同进行的。而有一些企业因为需要向外购买影像传感器,所以步骤可能不同。这也是索尼产品更新速度更快的原因,而且对于产品的市场定位也会更准确一些。不光是镜头和机身,各种部件都是在相互促进的开发和更新,这样产品的整体研发速度就会更快。
Q: 镜头分辨率的极限是?RX100里的四片非球面镜是玻璃还是树脂的?
A: 随着影像传感器的提升,镜头分辨率也必须不断提升,对于镜头的加工精度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于镜头和影像传感器之间的角度调节精度也越来越高,RX100的调节精度就是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我们必须要用微米级的仪器来做高度调整。RX100里的非球面镜最大一片是玻璃,其他的几片还不方便公开。主要是为了更小更便携,并提升减少色差和畸变的性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