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感谢索尼中国公司的邀请,使得我能够再一次通过熟悉的东京-京都-大阪经典线路,较为深入的体验索尼“黑卡”CyberShot RX100相机。按照惯例,我在旅行结束后将放出一批以宽屏1920*1200分辨率为主的壁纸。考虑到这些图像的实用性,因此我尽可能的在横构图的索尼RX100样张中进行挑选,选择那些画面元素相对简洁,对视觉影响较少的图片。由于是以美观为第一要务的壁纸作品,所以这些图片或多或少的进行了一点后期处理,但主要都只是简单的裁剪+曝光调整,个别图片轻微调整了画面饱和度和曝光,总之是尽可能的反应索尼RX100的原始效果。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些壁纸。
对于索尼RX100,本站DC部门实际已经做了一篇相当详细完备的评测报告,具体地址如下: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519922.html 可以说,通过这篇评测大家已经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黑卡”的情况。不过我也发现由于评测周期较短,加之常规评测流程对于产品深度的发掘毕竟有限,因此我想结合自己在日本试用“黑卡”的情况,谈谈我对于这台索尼CyberShot旗舰的看法。
首先,正如索尼自己所宣扬的那样,黑卡不愧为目前索尼消费DC中的旗舰产品。它拥有CyberShot历史上最佳的画面表现,同时它也很罕见的兼有消费DC与α可换镜头相机的各种功能,总之是一款索尼数码影像在消费领域的代表之作。这款产品与它的竞争对手们相比,优势相对明显。举例来说,对比佳能G1X,本机在体积方面和AF速度方面拥有很大优势,对焦快便携性好是索尼RX100的长处。尽管对比G1X,它的感光元件相对较小,但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也并没有发现它在高感光度画质与G1X有明显的差距;在对比一些采用更小面积感光元件机型的时候,索尼RX100的1英寸(同尼康CX幅面)CMOS又充分能够展现高感光度、高曝光宽容度以及部分浅景深特性。虽然我们认为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随着感光元件性能的提升而面积逐渐减小,但在目前阶段来看,“大底”依然拥有决定性的优势。索尼的这块1英寸规格CMOS虽然对比大部分可换镜头相机产品面积要小,但对比传统消费DC的感光元件,毕竟还是大了许多!同时,它那枚最大F1.8光圈的蔡司镜头也给黑卡加分不少——由于采用不可换镜头设计,该镜头的后组镜片可以尽可能的贴近CMOS。相比之下,尼康1系统就不得不接受“要么同等体积镜头光圈没人家大”,“要么大光圈但体积更大”的局面。更何况尼康1系统在像素方面也比较令人遗憾,仅为RX100的一半——但高感光性能却并没有明显超越索尼。
当然,我并不是说索尼RX100黑卡就已经完美,对于它我同样认为索尼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认为索尼RX100的这枚F1.8光圈蔡司镜头在广角端的画质要比长焦端要好。也就是说,随着焦段的延伸,该镜头的画面锐度和解析力会有所下降。当然,这种下降的幅度并不是很明显,但如果考虑到光圈的缩小,我不得不说如果RX100镜头让我来设定的话,我一定会牺牲掉一点变焦望远能力而获取更统一的画质与更大的长焦端最大光圈。另外,该镜头在长焦端的最近对焦距离长达50mm,这对于期望能够依靠特写方式获得较浅景深的用户而言是一种打击。事实上本机的确能够拍摄出较浅景深的特写照片,但我通常都是依靠在广角端拍摄,并尽可能保证主体与背景距离越远越好(比如夜景中的啤酒照片);
其次,本机拥有非常丰富的机身内特效滤镜,也就是“照片效果”。比如我自己就很喜欢那个“玩具相机:暖色”效果,在京都拍摄时大量使用了这种特效。不过我也必须指出,由于黑卡机身过于小巧,机背上无法容纳更多的实体按键,因此无论是选择机身特效还是在MR模式中调用某一种用户预设模式,都需要反复进入菜单或者通过Fn键进行翻找,结构复杂操作繁琐。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索尼NEX刚推出时也因为其菜单结构不够人性化而遭用户诟病,希望RX100在未来能同样依靠固件升级改善这个问题。另外,这些照片效果是对于原始图片信息进行机内处理的产物,它们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画面品质带来影响。比如启用“玩具相机”特效会让画面解析力明显下降且暗部细节丢失,这是该滤镜本身画面风格所决定的,用户在使用时必须有心理准备。如果想要保留RX100原始的高解析力画质又要实现类似玩具相机的暗角效果,我还是建议用户后期用PS处理吧;
第三,可能是为了给下代产品留出必要的升级空间,所以索尼RX100本身还有一些硬件特性值得改进。比如为什么这样一款旗舰型产品没有考虑内置wifi和触摸屏/翻转屏?为什么没有加入无线充电功能而且电池性能对于一款专业备机而言略少?(一次充电大概300张,我希望能达到500张。)这些问题想来索尼并不是不知道,但即使只是当前配置就已经足够确立黑卡在同类产品中的领先地位,所以这些并不算高深的技术都被索尼雪藏了,估计到第二代产品时就会一一被加入到新机身内。
总体而言,我对于索尼RX100黑卡相机在本次日本之行中的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大概可以给个75到80分的样子。这个分数并不是单纯以“消费DC”的水准给出的,而是可以勉强冲击一下更高层次的可换镜头相机水准。
得分点基本是对于它出色的便携性、良好的广角端画质、大光圈镜头和较好的高感光性能(ISO 800完全放心使用,ISO 1600可用且还有多帧降噪模式,基本无需脚架就能应对各种弱光场景)、无比强大的动态范围调整DRO(使得在正午强光下拍摄包含细节的风光照片变为可能)以及我喜爱的几种机内特效;
丢分的地方在于相对薄弱的电力、还不够专业的操控与菜单设计以及一些硬件方面的设定,比如长焦端光圈、并不怎么实用的镜头前转环、最高1/2000s的快门限制以及没有wifi、触摸翻转屏之类。
坦率的说,我本来在这次行程中还偷偷带了一台其他品牌的可换镜头相机,但最后仅仅是在第一天还偶尔用了一下那台机器,在其后的几天时间中我都没有拿出它而是纯粹使用索尼RX100黑卡完成了全部拍摄。也就是说,索尼RX100已经能够满足我旅行摄影的画质、操作需求而无需更高级别的机身介入。
最后还是要说一下价格问题。目前索尼RX100黑卡的官方售价在4000元以上,实际市场里预计3800左右能够拿下,我觉得这个价格高了。虽然黑卡在性能画质上都已经有一定水准,但目前显然是NEX-5N、F3这样的可换镜头机型性价比更高一些,毕竟它们的APS-C CMOS画质更好且套机的便携性也并不算差。所以,除非你对于相机体积问题相当敏感,对于索尼RX100的便携性非常中意且无法接受“奶昔”或者松下“女友三号”这类可换镜头微单大小的话,那么不妨再稍微等一等。个人觉得索尼RX100如果能够把售价降低到3500元以内甚至3000出头的样子,那么这款“黑卡”就相当值得入手了!